趙小玲
摘 要:《英語課程標準》指出,高中英語教學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激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問題導學”式教學模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問題導學”的課堂教學,能實現知識與能力的統一。有效的問題導入式的課堂不僅教學效率高、教學質量好,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也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 本文就“問題導學”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談幾點體會。
關鍵詞:“問題導學”;高中英語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233-01
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教學,特別是高中課堂一直是以“教師講,學生聽; 教師寫,學生記”為主。教師始終扮演主角,學生只是教學活動中的配角,甚至是觀眾,這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也就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那么,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呢?我們認為“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有效的突破口。
一、“問題導學”式教學模式的涵義和流程
1、“問題導學”式教學模式的涵義。“問題導學”式教學模式是在新課程改革的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新型教學行為規范,這種教學模式強調堅持以問題為核心,以探究為主線,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相結合,學生探究與老師引導探究相結合,是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參與課堂教學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打破了常規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學先行,以學定教,將學生推到前臺,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全方位挖掘學生的潛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問題導學”式教學模式的流程。“問題導學”式模式包括以下環節:⑴教師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針對每節課的學習內容編制出學案;⑵學生利用學案作為導航,在自主學習課(以前的自習課)前30分鐘對新課或復習課內容預先進行自主學習,后20分鐘小組(共6組)成員合作學習討論;⑶各小組代表在課堂上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⑷老師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點撥、補充、總結歸納并給各小組的展示評價打分;⑸最后老師下發達標檢測題對當堂所學內容進行練習以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在我校已經大力推行了一年多的時間,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主動學習、能力遷移、合作探究的過程,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廣大師生的普遍認可。
二、“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課堂中運用
首先,應該貫徹“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
1、要讓課堂教學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主體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方法讓學生自己總結,過程讓學生親身經歷,困難讓學生設法攻克,規律讓學生自己發現,結論讓學生自己得出。通過研究,比較、建構逐步形成學生自己的知識框架,并發展相應的能力。
2、發揮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我們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意味著教師責任和作用的減少。相反,這樣的課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學習將成為沒有目標的盲目探索,討論交流將成為不著邊際的漫談。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課前認真編寫導學案,主導教學方向。二是通過觀察、了解學情,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參與到存在困惑的小組幫助其解決困難。三是營造課堂氛圍,通過積極的評價、鼓勵,讓學生在民主、積極、愉悅的氛圍中學習。
其次,通過“問題導學”式課堂教學,實現知識與能力的統一。
新課標下強調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自我學習、自我評價,但在現階段還很難完全實現,高考一考定終身,注定了應試教育必然有其存在必要性,而“問題導學”課堂的探索,就是希望通過這種模式,用能力的培養,來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實際上,這也是新課標的真實內涵,而“問題導學”課堂教學,就是對應試與能力合二為一的一種有效嘗試。有效的“問題導學”課堂不僅教學效率高、教學質量好,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也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
三、運用“問題導學”式模式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合理分配時間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嘗試運用“問題導學”式教學模式時,一個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時間不夠用。筆者就有這樣的經歷,剛開始運用教學模式時,設定好的教學任務往往完不成,原應本節課完成的達標檢測環節只能推到下節課。經過反思,發現原因在于沒有合理利用學案,把學生應在課前主動掌握的內容都壓在了課堂上,造成時間不夠用。找到原因以后,我合理分配了課堂教學時間,學生自主學習課完成的內容,直接讓學生展示答案,有疑問的地方再一起探究,這樣就能在設定的時間里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2、部分學生主動性差的問題。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表現機會不均等,存在部分優生獨霸課堂的現象,少數學困生不思考、不參與討論,不主動表現自我。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加強了小組長的責任感,實施小組成員成績捆綁制。在實施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上互相幫助,更應注重非智力因素和團結協作意識的培養,提高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四、總結
總之,“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使用對英語教學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新課程改革不僅給高中英語教師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而“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無疑是一次有益的嘗試,隨著“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日益成熟,一定會使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關于“學案導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吳文花《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20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