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杰,劉百辰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基于ASP.NET的教學質量測評系統設計與實現*
劉忠杰,劉百辰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教學測評是評價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對教學質量測評不同用戶使用特征的研究,設計了一套教學質量測評系統。系統采用ASP.NET MVC5框架開發,開發語言C#,數據庫SQL Server 2012,針對不同用戶開發了豐富的數據統計報表、數據導入導出、測評參數靈活設置和教師自建測評問題等功能,實現了教學質量測評基礎數據的高效管理。通過對測評基礎數據的收集、處理和分析,為評價、判斷教學質量提供更為全面、準確的依據,為學校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和改進教學管理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B/S結構;ASP.NET;高校教學;教學質量測評
為研究如何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本文使用ASP.NET MVC5技術設計和開發了一套教學質量網上測評系統。通過研究教學質量網上測評,有利于高校明確辦學方向,對優化教學實踐環節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MVC是一種成熟優秀的開發模式,它使應用程序的輸入、處理和輸出分開,使用MVC的應用程序被分成3個核心部件:模型、視圖、控制器。MVC架構擁有清晰的開發架構與明確的對象分工,降低了軟件開發的復雜度,使軟件更加易于維護。本文采用了ASP.NET MVC5框架技術進行系統開發,ASP.NET MVC5是一種構建Web應用程序的框架,它將一般的MVC模式應用于ASP.NET框架中,并且添加了一些新的特性,比如身份驗證過濾器和過濾器重寫等。新增的身份驗證過濾器先于授權過濾器執行,從而允許訪問ASP.NET Identity提供的用戶聲明及運行自定義的身份驗證邏輯;而過濾器重寫意味著可以使某個控制器或操作不執行全局過濾器。
傳統的教學質量素質測評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客觀分析了傳統測評的特性,提出了一種基于Web系統的教師教學質量測評系統的實現新思路。本系統采用B/S結構進行開發,總共分為十二大模塊,分別是課程管理、課程常見問題管理、課后反饋管理、題庫管理、測試管理、教學情況管理、記分冊管理、專業建設管理、課程學習總結、學習情況統計、短信接口集成和推送。系統功能結構如圖1所示。
系統通過學生對教師教學實際情況進行的有效反饋,對教學質量及教師水平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為后續教學工作的改進提供依據,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本系統主要有2種類型的教學質量測評,它們分別是學生網上評教、教師同行評教、二級學院教學考核小組評教。根據這3種類型的測評,我們把系統角色劃分為5類:系統管理員、二級學院管理員、二級學院教學督導、教師和學生。

圖1 系統功能結構圖
通過對比其他相關教學質量測評系統發現,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構建基于Internet的B/S構架的信息平臺已經成為趨勢,B/S構架能有效提高監測觀察數據實時收集、處理、分析的能力,為評價、判斷教學質量提供更為全面、準確的依據。本文最終采用軟件架構為B/S開發模式,開發工具Visual Studio 2015,編程語言C#,數據庫SQL Server 2012。由于不同用戶的角色不同,登錄后進入的系統界面也不同,下面我們將針對系統管理員、教師和學生3個權限的用戶來介紹系統的功能。
系統管理員具有最高系統權限,可以進行教師自建測評、學院學期測評、教師同行測評的數據參數設置和數據管理維護,同時可以在歷史數據中查看各種統計分析結果,并設置各二級部門的基本信息數據、課程信息、課程題庫信息和教學信息等。
教師可以查看自己的測評結果,并對自己所上的課建立測評和進行在線考試,同時可以對所在部門的其他同事進行測評,這些測評結果都可以導出為Excel表格數據保存下來。
學生界面主要有2個功能,即學期測評和教師測評。學期測評是本學期結束時對所有課程進行的測評;教師測評是學生所在班級的任課教師針對自己上的課進行的自建測評,是教師自己想提升教學質量而設置的功能。學生測評流程是先登錄系統,然后選擇相應的課程,并在調查問卷中打分。
本文使用ASP.NET MVC5技術設計開發了一套教師教學質量網上測評系統,通過采集學生、二級學院教學督導、教師同行之間的基礎測評數據建立教學質量測評系統數據庫,結合數據統計分析與數據挖掘,能夠客觀地發現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技能,為學院領導制定教學計劃、改進教學制度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對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教學質量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1]王丹,常亮.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22):79-80.
[2]張魯華,任滿杰,孫毅.高校教學常態監測數據庫的建設探討[J].高教學刊,2017(14):37-39.
[3]唐東存.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12):256-257.
〔編輯:劉曉芳〕
TP311.52
A
10.15913/j.cnki.kjycx.2017.24.142
2095-6835(2017)24-0142-02
常州市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編號:CE2016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