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改輝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當代教學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同樣也是如此。所以,誦讀教學法作為一個能夠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教學方法,便合情合理的出現在了語文課堂之中。然而,由于部分教師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影響,不能很好地應用誦讀教學法,所以,我們要做好教學思想的轉變工作,要借助誦讀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論述,以為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和語文素養,為他們的未來生活夯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誦讀教學法 教學實踐
語文是學生學習漢語的主要途徑,是傳播我國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這就決定了學生們要加強自己的誦讀訓練。而誦讀教學法就是在培養學生誦讀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其它語文素養的教學方式。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且,如果誦讀內容選擇合理的話,更能夠提高學生對文化的認識,進而提升學生的整體氣質和素質。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合理地選擇誦讀內容,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使學生們在誦讀過程中不自覺地養成良好的誦讀習慣,并逐漸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文化水平,進而為國家培養出優秀的人才。下面,我就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通讀教學法。
1、誦讀詩詞,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課是一門學習漢語的課程,所以他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而在曾經的應試教育時代,教師總是不能夠重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從而使學生們素質得不到合理有效的發展。現在,我們要及時改正這種錯誤。因為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不僅有利于學生的交際能力的培養,也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增強,所以教師們應通過合理的誦讀方式加強對學生誦讀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在講授《早發白帝城》時,我為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在授課即將結束時,對學生們說:“這首詩歌表達了作者遇赦后的愉快心情,更將這種心情與壯麗多姿的江山和長流輕快的順水行舟融為了一體。那么,各位同學你們能不能試著作者當時的心情將這首詩朗誦出來呢?”這時,學生們在我的引導下有模有樣地朗誦起來。不久后,我對學生們說:“現在大家來聽一聽名家的朗誦,并比較一下自己和名家之間的朗誦差距。”然后,我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們播放名家的朗誦,學生們都被名家的朗誦震撼到了。我為了維護學生的自信心,就鼓勵他們,并指出名家的朗誦功底不是一朝一夕練成的。然后,我讓學生們模仿著名家繼續朗誦。除了在課上讓學生誦讀古詩,我還會讓學生們誦讀課內外的現代詩歌。久而久之,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越來越好,在交流過程中的底氣也越來越足,就連寫作的能力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梢?,讓學生們誦讀詩詞可以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通讀古文,提升學生文言文的語感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使用的書面語言,是我們現代人與古人進行交流的橋梁,所以,通過誦讀古文的方式,從小培養學生文言文的語感是一件十分具有遠見的事情。而且,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小學語文的教材之中,也加入了一些簡單的文言文課程,這是非常好的一個舉措,既方便了學生們誦讀古文,提高學生們對文言文的語感,也有助于學生們日后的文言文學習,進而將學生們培養成有助于復興中華民族的人才。
例如:在講授《自相矛盾》這節課時,我為了鍛煉學生文言文的語感,同時,也提高學生對這則寓言的理解和現代意思的把握,就先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們播放一段有趣的動畫短片,提高學生對這則寓言的興趣。之后,我正式進入授課,為學生們掃除文中難以理解的字詞,并和學生們共同將這篇文章進行翻譯。最后,在學生們徹底學會了這篇文章后,我就要求學生們誦讀這則寓言,達到誦讀熟練的地步。在其它的古文課程中,我也會使用這樣的的教學過程,時間一長,學生們的對文言文的語感就逐漸養成了。而且,由于學生們文言文的語感越來越強,所以促進了我之后的古文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根據我現有的經驗來看,我相信,通過誦讀古文的教學方式,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們的文言文語感,還能促進學生們在中學時代學習文言文效率的提高,進而讓學生們變得更加優秀。
3、誦讀經典,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
經典誦讀是近年來各校普遍應用的一種教學活動,目的就是要將我們的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下去,進而,加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尤其是在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誦讀經典,傳承文化成為了一線語文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之一。所以,在教學時,我們要借助誦讀教學法來引導學生去閱讀經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使學生在誦讀中去感受經典,并在領悟經典中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進而,幫助國家培養出一批能夠博采眾長、繼往圣、開來學的優秀人才。
例如:在講授《孔子》這節課時,我就對學生們說:“孔子是我國的圣人,是儒家的創始人。在中國數千年的發展史中,一直是以‘儒家為宗,佛道輔之方式來維護天下的太平。而在我過文化的傳承上,孔子也有很大的貢獻,如,為《易經》加入十翼、刪頂《詩經》、作《春秋》等?,F在同學想不想見識見識儒家的經典呢?”學生們聽了我說的話,都對儒家的經典產生了極大地興趣。而我就趁熱打鐵,根據新課程標準,讓學生們逐步誦讀《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和《論語》等經典,進而培養學生們對中華文化的興趣和認識,為他們未來的成長打下基礎。
當然,可以誦讀的書籍是十分豐富的,如我還經常讓學生們誦讀優秀的散文,提高他們的寫作時的謀篇能力;讓學生們誦讀一些國外文學作品的精彩片段,提高他們對國外文學作品的興趣等。總之,誦讀教學法是一個十分出色的教學方法,如果可以合理運用,那將對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提升產生極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劉明琳. 誦讀教學法在小學古詩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州大學,2016.
[2]張柳.誦讀教學法現狀與重構[J].快樂閱讀,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