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藝術類高職院校相繼出現。因主客觀原因,對藝術專業學生開展英語教學難度更大。為改善這一困境,筆者以藝術類學生的特點為切入點,通過教學實踐的不斷探索,思考了一些可行的英語教學策略和方法。
一、藝術類學生的特點
藝術類專業學生具有鮮明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主客觀兩方面。
1.客觀方面:
(1)英語基礎較差。他們多注重專業能力而忽視了文化課程,中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不理想,表現在詞匯積累缺乏、句法語法的掌握不好。
(2)教材的內容實用性不高。和其他專業使用相同的英語教材,內容與其專業聯系不夠緊密,實用性有待加強,無疑減弱了學生的積極性。
2.主觀方面:
(1)學習心理上存在消極的心理暗示。大多數藝術類學生很容易因遇挫產生消極的心理暗示。表現出缺乏上進心和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自主性的特點。
(2)學習思維上偏感性和形象性。相較于理性和邏輯性,藝術類學生更能接受激發其感性和想象的事物,更傾向于充滿情感體驗的課堂活動。
(3)學習態度上較隨意散漫。學生注意力很難集中,缺乏遵守課堂紀律的意識。與教師的互動性較差,易造成課堂缺乏活力、沉悶的氛圍。
二、對藝術類學生英語教學的一些策略
結合上述藝術類學生的特點,筆者試圖從內容組織和形式安排兩方面討論可采取的措施策略和教學法,包括課內教學各環節的針對性優化和課外活動的有益補充。
1.內容組織:創新與繼承的結合。在內容方面,筆者充分考慮學習主體的基礎和學習材料的有限性,力求創新與繼承的結合,對英語教學的內容進行了適當補充。創新指利用現代教學技術,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繼承則是注重鞏固基礎。主要體現于課堂導入和課堂呈現階段。
(1)課前及課堂導入:以創新吸引學生。因學生想象力豐富,筆者在日常教學中注重課堂導入,常將現代潮流、熱點話題、專業知識等亮點融入主題,試引起學生的注意與互動。
案例一 college clubs
首先播放一高校自制的社團簡介趣味視頻,同時要求學生留意各社團的名稱,而后自主思考英文表達并分組討論想加入的社團。任務型教學法有利于學生更專注留意主題,而小組討論的形式既降低了操作難度又提高不同程度學生的參與熱情。這有助其對課文學習的情緒和心理上做好準備。對藝術設計系的學生,課后還安排為社團設計英語海報的作業,充分結合其專業特點。
(2)課堂呈現:以繼承鞏固基礎。因學生基礎薄弱,筆者十分重視詞、句等語法層面的知識。如結合音、形、義的特征,引導其在單詞記憶中尋找規律、總結方法。講解單詞使用的例句,也和學生的專業緊密結合,也可適當發散補充。
案例二 talent shows
本文講述中國達人秀冠軍卓君努力實現舞蹈夢想的故事。對舞蹈專業的學生,詞匯方面增加各類別舞蹈和動作的術語。通過這種聯想和發散的方式,筆者引導學生總結聯想和意群記憶的方法,使其印象深刻。
2.形式安排:以活動為載體,增加趣味性和互動性。以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應對學生缺乏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以活動為載體的方式可改變課堂枯燥、單調的模式,促進學生打開心扉,更積極地投入英語學習。
課堂練習:充分運用角色扮演、趣味比賽、臺詞模仿等形式。
案例三 starting college
本文講述大學第一天的趣事,筆者將課文的自我介紹設計為學生的角色扮演,使其對文中的句子和作者的感受理解更深刻。同時,增加課堂的感染力,讓學生們能投入其中。如播音主持和表演的學生就表現得非常活躍,少了畏難和排斥,多了積極與體驗,體會到學英語的趣味性。
案例四 talent shows
以中國達人秀的比賽為背景,設計校園達人秀。鼓勵學生參加比賽以展示技能:如舞蹈系的同學可以選擇其他舞種、藝術設計系的同學可以選擇展示作品等。引導學生展現自我,并和英語學習有機結合。
3.課外補充:注重跨文化交際。
英語教學的課外拓展。英語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課堂的時間遠遠不夠。課后可組織英語演講比賽、配音比賽和英語辯論賽等活動。甚至還可以成立英語學習興趣小組、英語角或者英語社團。增加跨文化交際方面的內容使之更有趣、豐富。
總之,藝術類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受多因素的綜合影響。筆者通過思考和分析這些因素,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相應的教學策略,優化了教學環節并提高其學習興趣。當然,還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以后會繼續通過學習新理念,勤思考、勇創新。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實現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Biggs,J.B.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tudy processes and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outcomes[J].Higher Education,2001(8):88-94.
[2]文秋芳.英語學習者動機、觀念、策略的變化規律與特點[J].教育研究,2004(3):214.
[3]郭燕玲.藝術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現狀和設想[J].太原大學學報,2008,9(2):100-101.
作者簡介:楊婧,重慶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現任文化藝術職業學院英語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