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欽苗
高一新生以初中英語學習水平來面對高中龐大的詞匯量,新的閱讀教材,不熟悉的新老師,新的教法以及考試新題型,顯得是那樣的力不從心。他們過分依賴老師講授的英語學習行為,以遠遠不能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在高一過渡時期,英語老師需要更多的耐心來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盡自己所能,培養新生自主的英語學習行為,盡可能提高新生的英語水平。
一、高一新生學習狀況綜述
我所任教的1601、1602班,學生英語學科的功底不太好,高一入學考試兩個班的排名也不理想,學生上課回答問題時很難順利的說完整一句話,用英語回答問題談不上,更不用說闡述個人觀點。英語學習的另一難處是聽不懂老師的口語指令,習慣聽漢語翻譯式講解。有時老師說翻到哪一頁的指令,他們都會跟著讀。其次學生聽不出老師講述的重點難點,不會做筆記。希望老師把所有知識點都寫到黑板上,這樣使一節課的容量特別少,無法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他們的學習方式是純碎依賴老師講授的被動學習方式,缺少主動和積極參與的態度,缺少學好英語的自信。第一次月考,學生連簡單的閱讀填空都做不好,不愿嘗試著去尋找信息,不善觀察信息之間的聯系和照應,結果60%的學生這道題都是空白卷。面對學生種種不適應高中英語學習的局面,我也是特別心急,感到壓力特別大。經過對前階段教學的冷靜思考,我認為要把學生帶入高中英語學習狀態,必須有百分之百的耐心。要充分考慮學情,降低教學目標,對預設的課堂程序并不要步步完成。重在培養學生的自信和學習英語的熱情,促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在和學生展開對話的前提下,我和年紀組其他老師積極探討有效解決學生英語學習困難的途徑。
二、探索解決困難的途徑
1.對學生進行學習心理輔導。
(1)學習動機輔導。學習動機對學習活動有推動和維持作用。一方面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近期性學習動機,把過去,現在的學習和將來的學習聯系起來,以保持長期的近期性學習,激勵遠景學習動機。另一方面,初始階段的任課教師也應多交流學生學習情況,攜起手來,共同努力,激活學生學習動機。
(2)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而不是把自己當成“學術權威”,讓學生多實踐,多思考,在實踐中尋求學習的“快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3)學習意志輔導。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考試結果大多不理想,有的同學礙事自暴自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利用教材對學生挫折教育,培養學生百折不饒、奮斗到底的意志。
2.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要使學生學習成績有所提高,特別是針對高中英語的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是掌握有效學習方法的前提條件和必要保證。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1)制定學習計劃,養成課前預習習慣;2)專心上課,勤記筆記;3)及時復習,反復練習。
(2)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策略和方法。教師注意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只有學生掌握獨立學習的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記憶詞匯時,教給學生“大聲朗讀,據音識記,分散理解”的方法,鼓勵學生在背記過程中口、手、腦、耳并用,調動各種器官,使注意力高度集中,達到深刻記憶的效果。幫助學生運用艾賓斯浩遺忘曲線規律,及時復習,鞏固,做到“聽到即能想到,讀出即能寫出。”另外,學生掌握獨立的學習方法是需要一定時間去探索和實踐的,因此初始階段抓基礎很重要。
(3)考試技巧及心理輔導。對待高一新生的特殊情況,要盡快把他們從中考題海中“解放”出來,正確認識高考。一方面教學過程中滲透高考知識信息,不斷提高學習的思想認識;另一方面,重視學生個體的體會,讓學生多實踐高考題型。其次還要傳授一頂的應試技巧,如單選題,從常用動詞的搭配、固定句型、句子語境等高度來確定答案。聽力、完形、閱讀等都有響應的解題技巧,完成試卷的順序也各有選擇。所有這些,教師應一一想學生講解清楚并反復操練,從而做到有備而戰,輕松上陣。
作為一名教學一線的英語教師,我總是期盼著學生的點滴進步。無論我們面臨的困難有多大,只要我們改變現狀并積極嘗試。我深信,學生會走過迷惘,走向成熟。他們的英語學習必定會贏來碩果累累的秋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