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瑛
【摘要】本文對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及其有效性進行了研究,互動教學模式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和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對學生學習興趣、信心、創造力的培養都有重要作用。要想充分發揮其有效性應該做到:轉變教學觀念;巧設問題;角色轉換;群體互動。
【關鍵詞】初中英語 互動教學 有效性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初中英語教學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適用英語教學,互動教學模式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有重要作用。
一、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性
能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互動教學模式能結合教學目標和內容,通過有趣的課堂導入、生動教學情境的營造和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積極與教師、同學互動,注意力更加集中。可以挖掘學生的創造力,在互動過程中,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問題。這不僅是學生對課堂知識思考、理解的過程,也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思想碰撞的過程,可以激發其創造力。可以促進學生的自我解析和激勵。學生在互動過程中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及與其他人的差距,促使其調整學習方法。此外,互動教學中的問題和教學任務有不同難度、特點,每個學生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這對他們有重要的激勵作用。
二、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
1.轉變教學觀念。教師要認識到灌輸式教學方法的落后性及其對英語教學的消極影響,要結合新課程標準認識互動的課堂活動、活躍的課堂氛圍對英語教學的積極意義。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案,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其引導者、評價者,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教師要創新英語課堂學習活動,吸引學生主動參與,使互動教學模式的優越性得以充分發揮。
2.巧設問題。提問是常見的教學方式,要想構建互動課堂,問題的設計不僅要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還要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營造生動具體的問題情境。這不僅能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還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互動課堂中的提問不是簡單的問答,而是雙方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在提問過程中注重英語知識的擴展,這樣才能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求知欲和熱情。如在學習譯林版八年級下冊的英語教材中《Unit2 Travelling》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景點的圖片,并向學生提問:“Which place do you want tovisit?”、“Where are you going?”、“What should we bring with us when traveling?”。學生對旅游話題感興趣,就會積極參與到探討活動中,活躍了課堂氣氛,也使學生對接下來的教學內容感興趣。學生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也會熟練掌握一些句型和單詞。
3.角色轉換。英語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要想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滿足學生學習英語的需求,就要在互動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角色轉換。角色轉換是指結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學生、教師扮演教材中的各種角色,實現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練習。角色轉換這種互動方式能讓學生在簡單的復述對話或課文的過程中,學習、表達知識,對自己和教師的角色有更清晰的認識,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他們會更主動、富有激情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有效的理解、掌握知識。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Unit1 This is me》時,可以讓學生兩人為一組,相互自我介紹并轉換角色介紹對方。這不僅使學生掌握了“My name is”、“Im”的句型,還加深了他們對第一人稱及第三人稱的理解。
4.群體互動。群體互動是指多個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在教學時結合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相應的活動讓小組同學參與。在活動的組織開展過程中,要求小組的每個成員都要開口說英語。多個同學一起用英語交流使英語變得生活化,這能克服他們的恐懼心理,培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并逐漸培養他們的英語應用交際能力。如在學習九年級上冊《Unit7 Fimls》時,可以讓小組同學相互用英語介紹自己喜歡的電影,學生會為此查閱資料,學習更多的英語知識。這不僅培養了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還擴展了英語知識面。
三、結束語
互動教學模式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和合作的意識等,此外這種教學模式也符合英語這一學科的特點。初中英語教學應用這種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要注意符合學生實際問題、學習活動的創設。
參考文獻:
[1]王迎春.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及其有效性研究[J].校園英語,2017(12):166.
[2]沈虹飛.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及其有效性研究[J].中學生英語,2016(26):41-42.
[3]何智平.淺析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及其有效性研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