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蒙
【摘要】現(xiàn)代英語教學主張讓學生在體驗感知的基礎上,豐富語感,注重語用,在貼合實際的語境中自然地習得語言知識。英語教學中逐漸將著眼點放在學生學習的過程,發(fā)揮教師適當引導,積極啟發(fā)的作用,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恰到好處的“點撥”就顯得尤為重要。英語教師如何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點撥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是本文重點探討內容。
【關鍵詞】小學 英語教學 點撥
葉圣陶先生說:“教師之教,不在于全盤教授,而在于相機誘導?!边@里的“相機誘導”就是指在恰當?shù)臅r候,給學生以“點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巧妙地運用“點撥”策略呢?
一、精煉的語言,指點迷津
教師在學生思考受阻的時候,用精煉的語言,點到重點,說出要害,讓學生瞬間明白問題癥結所在,找到問題解決切入點,獲得高效的學習效果。點撥語言運用方式不同,所起作用和效果也不同。
1.階梯式點撥,層層剖析文意。小學高年級英語課本包含大量故事閱讀、長對話閱讀,可根據(jù)文本內容和難度設計分層問題給學生回答,檢測對文章的理解程度,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給予關注和適當點撥,引導其到文章中尋找恰當答案。
(1)縱向式文本,層層點撥??v向式文本,即文章內容邏輯步步深入,連續(xù)發(fā)展,前后具有明顯的遞承性。在這類文本中,教師可以因勢利導,相機點撥,指導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回答。
(2)橫向式文本,平行點撥。橫向式文本,即文本內容之間不是承遞關系,而呈現(xiàn)并列關系,各部分之間往往具有一定的共性。教師則可以讓學生自己到文本中找出關鍵信息進行填表。然后提出一些對比式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找到主題句(Topic sentence)和關鍵詞(Key words)。
2.從旁式點撥,完成遷移任務。完成基礎的語篇教學后,教師為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通常會給出相似語境的遷移任務。為了降低遷移難度,可給出兩份材料間的相同要素,啟發(fā)并提示學生。
3.發(fā)散式點撥,擴充知識量。新課標指出:英語課程要既有利于學生發(fā)展語言運用能力,又有利于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是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逼綍r教學中要堅持滲透創(chuàng)新意識。
4.聚合式點撥,加強重點。
(1)聚合式點撥,讓詞匯網(wǎng)絡更清晰。在詞匯教學中,不能孤零零地教授某個單詞,而要將這些單詞通過語句、語境以及單詞間關系,串聯(lián)起來,編織成一張緊密的單詞網(wǎng),這樣單詞才不易被孤立、被忘記。例如把水果類、球類單詞,聚合在一起,整體記憶,形成牢固的單詞記憶網(wǎng)絡。
(2)聚合式點撥,讓語法規(guī)則更突顯。聚合式點撥可以使語法規(guī)則更明顯地體現(xiàn)出來。如呈現(xiàn)多個現(xiàn)在進行時句子點撥學生:你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有什么共同特點?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討論、總結,對該語法點有著更為深刻且通透的認識。
二、輔助性體態(tài)語,表情達意
1.生動的動作點撥,加深理解。小學生天性比較好動,因此在教學中要更多的運用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簡稱TPR)。它強調語言和動作之間的協(xié)調,認為言語活動伴隨動作能夠增強記憶。這種方法的運用,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在此基礎上的一些游戲更是妙趣橫生。
2.微妙的表情點撥,豐富交流。美國心理學家艾帕爾.梅拉列斯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學生接受信息的總效果=7%文字+38%語調+55%面部表情。有時候,恰當?shù)谋砬楦茏寣W生明白你的意思,“此時無聲勝有聲”。師生間的交流默契通過教師微妙的表情變化得以實現(xiàn)。
3.熱情的目光點撥,增加勇氣。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教師祥和的目光和微笑,可以給學生們帶來安全感和信任感。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只有當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才可能出現(xiàn)更高級的,社會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因此,教師溫和的目光,創(chuàng)造著溫馨的課堂氛圍,學生能更放松舒適地進行求知活動。
三、“點”在關鍵處,“撥”在節(jié)點上
安徽省特級教師蔡澄清提到“點撥教學法”時這樣認為,所謂“點”就是點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英語課堂中,要讓點撥發(fā)揮更大功效,那就要求教師要“點”在學生思考遇挫的關鍵處,“撥”在學生思維跨度的節(jié)點上。
1.學生新舊知識過渡處。在學生新舊知識之間存在聯(lián)系與差異,教師要恰當?shù)剡\用對比、類比等方法,對學生進行點撥。將學生易混淆的地方區(qū)分開,找準知識間的聯(lián)系性,結構上的關聯(lián)性。幫助學生實現(xiàn)從未知到已知的認知思維跨度,進一步地完善學生的英語知識網(wǎng)絡。
2.學生思考困惑處??鬃诱f:“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學記》中也有言:“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本褪钦f,鼓勵學生自己先進行主動探究,積極思考。當學生思考上遇到困惑處,教師再予以適時點撥,這時學生在自己思索量變的基礎上,就能夠完成思維上質的飛躍。
總之,英語教師要深入地研究教育教學規(guī)律,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教學教法,才能使自己的點撥技巧日勝一日。在學生們學習成長的路上為他們指點迷津。
參考文獻:
[1]魯子問,康淑敏.英語教學方法與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