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支偉布莫 劉姍姍
摘要:大學英語讀寫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能否進行課堂的有效教學非常重要。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合理設計課堂教學安排,增加課堂教學互動,緊密聯系課堂內外,本文從這四個方面探討促進大學英語讀寫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 大學英語 課堂教學 有效教學
很多教師在大學英語課堂上非常注重話題的趣味性和課堂氣氛的活躍度,把一門讀寫課上得熱熱鬧鬧的,借助于多媒體的功能,課堂上充滿豐富的圖片、音頻、視頻等資源。然而熱鬧過后,學生卻收效甚微。這種不關注課堂教學效果,一味追求氣氛的課堂,顯然違背了課堂教學的本質。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礎環節。上好每一堂課是教師的天職,每一堂課都應當追求教有實效、學有實效。(楊惠中,2011)。
一、明確課堂教學目標
沒有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一堂課的教學效果難以保證。就如航海沒有方向標,盲目前行,結局難料。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安排都基于課堂教學目標而產生。如果沒有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教師就會隨意安排課堂的教學活動,活動的成效如何便不受重視,教學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大學英語讀寫課堂是一門綜合讀寫技能學習的課堂,沒有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或是課堂教學目標非常模糊,不利于教師的教學,也不利于學生學習語言知識和英語應用能力的訓練。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明確了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使他們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中能夠有效地使用英語,滿足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發展的需要?!闭n堂教學目標因基于此宏觀目標,設置具體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是具體的、可操作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目標應包括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學習的目標,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培養的目標。應具體到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詞匯、句法、篇章結構理解、對主題的探討、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書面輸出能力的訓練。檢驗一堂大學英語課的課堂教學效果,就是對基于其課堂教學目標安排的教學活動和教學流程觀察,檢視這堂課是否實現了其課堂教學目標,才能判斷課堂教學是否有效。
二、合理設計課堂教學安排
有了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教師才能進行課堂的教學設計,安排教學活動和教學流程。讀寫課不同與視聽說課程,課堂教學應處理好課文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很多教師喜歡一開始就解讀課文的形式,分析文章的結構,直接告訴學生課文分為幾個部分,各個部分講了什么內容。在學生對課文還一無所知,或是還一知半解的時候,直接給出這樣的結論,這個教學安排影響并不好。這樣的安排打擊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學生沒有參與課文形式的理解探索過程,對提高今后對文章結構理解的能力沒有積極影響。因此,合理處理課文內容和形式在順序上的安排,先對課文內容進行足夠深入的講解,對課文提供的信息、闡述的觀點和態度、課文主題進行討論過后,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結構進行歸納和總結,學生能夠吸納,才是有效的課堂教學。
另外,讀寫課上的內容學習部分應在課堂教學的時間分配上占有較大比重。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分析和討論課文主題、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表達,學生用英語的表達和思維方式學習、討論、理解課文的內容、主題、態度。教師應安排對課文細節的關注和理解,讓學生在細節中深入理解課文,在與教師、同學的討論和探討中,學生能在深度和廣度上對英語學習有進一步的提升。
三.增加課堂教學互動
教師精心設計好的教學活動安排,如果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效果由此可想而知。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在課堂上講述的部分很多,學生很多時候充當的是聆聽者的角色,完全沒有體現出《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提倡的“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應該是有機融合在一起,才能促進一堂課的有效教學。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主要依靠學習者主動建構,師生通在課堂上過互動來建構的知識體系,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讀寫課雖不同于聽說課,也不能忽略交際的重要性,英語學習的目的就是應用,而互動學習就是實現目標的途徑,互動本身也是重要的交際能立,所以在課堂教學上互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應極力增加課堂教學的互動活動安排,包括教師與全班學生、教師與個別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學,這些互動都能促進有效的課堂教學。
四.緊密聯系課堂內外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提倡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重視在線網絡課程建設,把相關課程放到網絡教學平臺上,使課堂教學與基于網絡的學習無縫對接,融為一體。建構主義教育家也特別強調學習者的自主建構、自主探索。學生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先行自主學習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進而在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參與更多的輸出性學習,學生吸收更多,技能鍛煉時間相應增加,同時也能夠促進有效的課堂教學。
沒有相應的課前和課后外語學習是不完整的。課堂教學其實應該是學生課外學習的向導(束定芳,2010)。相比之下讀寫課涉及很多的輸入,才能有較好的輸出結果。因此教師緊密聯系課堂內外,在課前安排好課外學習的任務,引導學生完成課前的自主學習,課上就能進行基于網絡自主學習的輸出性教學模式,能把寶貴的課上教學時間大部分用于學生輸出性能力的訓練,而不再是基本知識的傳授,達到“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更有效。
總之,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合理設計課堂教學安排,增加課堂教學互動,緊密聯系課堂內外,從這四個方面著手,能從一定程度上促進大學英語讀寫課堂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束定芳.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我們教什么,怎么教?---寫在首屆“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閉幕之際[J].外語界,2010,(06):26-32.
[2]楊惠中.提倡有效教學---從“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談起[J].外語界,2011,(02):14-18.
[3]王守仁.《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要點解讀[J].外語界,2016,(03):2-10.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阿支偉布莫(1983—),女,彝族,四川甘洛人,武警警官學院 講師。
第二作者:劉姍姍(1983—),女,漢族,河南新鄉人,新鄉學院 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