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真拉姆
摘要:為了全面推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深化教育改革,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探討了在新課標要求下,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現方式方法多元化,并說明教學方法多元化的重要性。
關鍵詞:教學實踐;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多元化
新課標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較高的教學要求和全新的挑戰。由于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并不能完全并有效地實現新時期教學目標,故要求教師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采取多元化方式,不僅要傳授最基本的數學知識,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激發興趣,提高學習自主性。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多元化教學方式的必要性
數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應用性極強。但回顧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單一,課堂較為枯燥乏味,只注重傳授知識而偏廢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自主探究激情,這與新課改中教師教學方式多元化、學生學習自主化的要求已不相適應。為此,教師需加大對學生的引導與激發,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多聯系生活實際,結合實際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數學素養。由于學生的學習水平存在差異性,教師必須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也對多元化教學提出要求。
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更符合學生個性心理發展,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這與我國新課改精神相契合。另外在多元化教學模式下,師生互動更加頻繁,有利于教師更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狀況,因此也豐富了教育教學評價方法。
二.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前提
1.教學目標的完整性
在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同的教學方法能達到不同的效果。各種教學方法可能殊途同歸,但同時使用卻可能多此一舉,甚至互相妨礙。這也是很多教師對教學多元化理解的一個誤區。因此,教師要對教學目標要做完整考慮,再進行多元化的豐富有趣的課堂設計,來達到最佳教學效果。例如,在教有關鐘表的知識時,教師應將真的鐘表或雖沒有電卻五臟俱全的紙質鐘表模型帶入課堂,讓學生觀察鐘表上三種指針的區別,并認讀時間。同時,也可讓學生自己動手,在鐘表上調出自己的作息時間,這種互動和結合生活實踐,不僅加深了學生對這堂課的印象,加固了對鐘表知識的理解,也可以使教師一窺學生的作息時間是什么樣的,休息是否充分,體育鍛煉有無,學習時間長短等等。可謂一舉兩得。
2.教學內容必須連貫
數學學科系統性極強的特點,在小學數學中就有很明顯的體現,小學數學知識點的緊密聯系以及教材編寫的環環相扣,要求教師全面掌握教材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在講新知識點時多聯系多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在講新知識時也可對后面的知識進行鋪墊,這樣就能做到教學過程中知識點連續不中斷和有效銜接。例如在講長方體正方體等多面體圖形時,就能用到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知識,既能溫故知新又能提高學生數學邏輯思維。
三.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中的實踐
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學多元化建立在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和受教育者狀態多元化的基礎上。
首先,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可以體現在教學資源的豐富性上,比如翻轉課堂,以多媒體等新型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動態的,圖文并茂的課堂PPT,并鼓勵學生自信大膽地進行線上學習嘗試。比如在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等多面體時,可以讓學生進行手工制作、用實物來認識立體圖形,也可以用電腦畫圖或建模軟件來制作上課所需要的多面體。另外,開展情境教學,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特點和興趣愛好及成長經歷,可以創設與他們生活興趣相關的情境來導入教學,這樣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激情。
其次,教師要注意不同接受能力的學生對新知識的吸收消化能力是有差異的,以及不同階段(年級)的學生學習差異性,并尊重差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分層教學要求教師掌握全體學生的學習狀況并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水平,對于那些“學習不好”的同學要有耐心、多鼓勵,積極引導他們,努力挖掘他們的優點和長處,采用適合他們的教育教學方法,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堅信所有孩子都有可造之處,都是可造之才。而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應提高一點點難度,讓他們能更上一層樓。
再次,還應積極地嘗試多種學科相結合、互相滲透的教學模式,以便讓學生體會到多種學科領域之間的互通性的相關性,在實際生活的運用中,多種學科知識也不是互相割裂的,就像我們人體的各個系統雖然各司其職但也相互配合,緊密聯系。
最后,要勇于創新。教學過程是個師生互相反饋和學習的過程,所謂教學相長。教師在進行多元化教學的過程中,能更好地了解學生,要隨時隨地地調整自己的教學心態,提高自己對多元化教學的理解,對教育的理解。小學數學教學的多元化不應只體現在語言信息技術等方面,還需要不斷地改革與創新,樹立先進、符合新時期發展要求的教學理念,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在多元化教學過程中,創新不能只停留在教師單方面的努力上,還應鼓勵學生多提問,多探索,教師為學生答疑解惑的過程就是師生間動態教與學的過程。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何種方式,從哪個角度切入來引導學生發問,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也是值得多多嘗試的方法。對敢于大膽思考,勇于提問的同學要給予肯定,并對其問題進行正確的引導,課堂時間充裕時,還應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深化和升華,引導全體同學的討論和深思。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新課改如火如荼開展之時,小學數學教師應打破傳統教學觀念和模式的禁錮,樹立多元化教學理念,并深化對此理念的理解,大膽嘗試運用,大膽創新,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正確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肯定,激發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自信心。并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景學習,實行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習自主性。本文重點探討分析了情境教學、分層教學、翻轉課堂幾種新型教學模式,廣大教師還需要積極開展學習和探索,使小學數學教學方式不斷豐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春枝.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多元化[J] 大經貿,2016,年第02期
[2] 陳麗玲. 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元化”學科知識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