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金玉
(十堰市太和醫院:湖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湖北十堰442000)
財務風險導向下的醫院內部控制方式探討
連金玉
(十堰市太和醫院:湖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湖北十堰442000)
醫院在經營發展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財務風險,隨著醫院經營規模的擴大、就醫患者的增多、醫療服務質量的改進,其面臨的財務風險也不斷增大。為了提高醫院財務管理能力,醫院要抓住財務風險的關鍵控制點,進一步完善醫院內部控制體系。因此,從預算控制、收支業務控制、資產控制、投融資控制四個層面入手,對基于財務風險導向的醫院內部控制方式的實施進行探討。
醫院;財務風險;內部控制;資金風險
為對預算風險進行有效防范和控制,醫院領導必須對此予以足夠的重視,并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預算管理力度,嚴格按預算管理流程開展預算工作,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醫院預算管理流程圖
在當前的新形勢下,國內醫院的治理結構發生了變化,為加強預算控制,醫院可在新型治理結構的各個職能科室中設立預算管委會,由其全權負責預算管理制度的制定及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等工作。
依據相關規定要求,在預算編制的過程中,應按照醫院的總體發展目標;并結合當年的工作任務,由預算管委會制定各科室的預算目標,各科室則應對分配到本科室的預算進行細化,并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在此基礎上形成預算明細表,報預算管委會,再由預算管委會對各科室的預算明細進行分析,形成年度預算草案,上報醫院管理層進行審核,獲批后形成最終的預算方案,由管委會負責監督執行。
相關規范指出,應按預算批復結果對各項收支進行合理安排,以此來確保預算的嚴格執行。基于這一前提,醫院在預算方案的制訂上,必須結合各個科室的實際情況對預算進行合理分配。在具體分配時,可參考如下指標:科室規模、重要程度、上年度預算目標的完成情況等,預算方案一經確定必須嚴格執行。
在預算監督上,醫院應當建立健全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并制定相應的獎懲細則,按各個科室上報的預算完成情況,對其進行考核。完成情況較好的科室應給予適當的獎勵,完成情況不好的科室則應進行相應的處罰,以此來調動各科室的工作積極性,確保預算目標的實現。
我國現行的規范規定,相關單位必須遵循科學合理地原則,對崗位進行設置,在此基礎上明確崗位職責,同時,要保證收款程序與會計核算程序相對獨立和分離。鑒于此,醫院在收款方面,應當編制切實可行的管理細則,具體的收費程序為:患者按醫生開出的收費單到收費處繳納相應的費用,由收費處進行核實,確認無誤后收取相應的費用,并為患者開具已收費憑據。收費處將收取的費用提交給財務部門,并由財務部門進行審核,確認無誤后入賬。為有效避免上述程序出現差錯,醫院應當加強對收支業務的控制,可實行日對賬和月結算制度。針對住院患者拖欠醫療費用的情況,醫院可以制作患者欠費卡,并建立相應的收費管理系統,按患者的實際繳費情況對財務收款數據進行核實。
相關規范指出,單位應對支出管理制度加以健全,并制定相應的標準和實施細則;同時要設置合理的崗位,確保資金支出的各個環節相分離,對報銷流程進行明確,對核算歸檔進行控制。鑒于此,醫院在資金的支出上,應根據預算額度進行支取。當科室或部門需要用款時,必須提前向管理層提出申請,并由財務部門結合預算進行審批,再報給院長審核簽字后,方可支取。為確保資金的合理使用,并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醫院應當建立財務核算制度,由此可對財務風險起到一定的預防和控制作用。醫院的內審部門應對財務報表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查明原因,并追究當事人責任。對于較大數額的資金支取,必須由院領導簽字;財務部門則應與銀行之間形成取款條件,并制定合理可行的取款標準。這樣就可以使資金得到保障,有助于財務風險的防控。
對于醫院而言,藥品與醫療器械是最為重要的兩類資產,鑒于此,醫院在對資產進行內部控制時,可從藥品的管控和醫療器械的管控兩方面著手。
監管不到位和保管疏漏是造成藥品存儲及管理環節風險的主要原因,對此,醫院應當建立健全相應的管控制度。在藥品存儲環節中,應安排專人進行檢查和盤點,可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工作。對于檢查和盤點中發現的異常情況,應當及時上報主管部門,并由相關負責人進行解決處理。藥品出庫時,庫房管理人員應當進行嚴格把關,按出庫單核實藥品的出庫種類和數量,并及時上報財務部門,為核算提供依據。
醫療器械在醫院資產中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大,是資產管控工作的重點內容,醫療器械的運維及減值處置則是資產管理的難點,也是容易誘發風險的主要方面。其中醫療器械的運維風險具體包括使用不當引起的損壞、使用效率低造成的資源浪費等,對此,醫院應當制定相關的維護與使用制度,精密的儀器和造價昂貴的設備,應由專人進行使用、維護和管理,同時應實行保管責任人制度,將具體的責任落實到個人。醫院還應建立健全醫療器械使用檔案,并對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監控,構建相應的管理系統,提升資產統計分析效率,借此來實現對資產的動態管理目標。當醫療器械出現故障問題時,必須經由院領導批準后,方可進行維修,并將維修費用上報財務部門進行審批,維修完畢后應形成資金支出明細表,報上級部門存檔。
醫院籌資活動是產生負債經營風險的重要環節,若醫院采取激進的籌資方案,盲目擴大經營規模,則會降低醫院的償債能力,給醫院帶來巨大的還款壓力,并威脅到醫院資金安全運行。所以,醫院要加強對籌資活動的有效控制,采用穩健的籌資策略。醫院在進行融資之前,要評估自身償還債務性資本金的能力,強化風險意識,避免出現無力償還本息的問題。醫院應合理利用財務杠桿效應,通過銀行貸款、商業信用等途徑,提高資本的盈利能力。此外,醫院應構建起財務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借助財務報表,對醫院資產運營能力、獲利能力、償債能力、現金流動能力進行分析,為采用穩健的融資決策提供依據,同時還能在財務風險發生之前發出預警信號,避免因過度舉債使醫院陷入經營困境。
由于醫院尚未建立健全投資決策機制,在投資活動中存在著盲目投資、缺乏可行性論證等問題,所以使得醫院面臨著較大的投資失誤風險,易給醫院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有效規避投資失誤風險,醫院應強化對投資過程的有效監控,落實投資決策集體審議責任制,嚴格執行投資決策程序。在醫院進行基本建設項目、大型固定資產投資決策之前,要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組織專業團隊對投資項目進行測算,在考慮貨幣時間價值以及各項風險因素的基礎上,編制投資預測報告。在此之后,組織有關部門和相關責任人進行集體研究決策,對基建項目或固定資產購置的經濟性、技術性、效益性進行分析,最終決定投資方案是否通過。在固定資產或基建項目投入運行階段,財務部門還要追蹤分析投資項目是否取得了預期的效益。
總而言之,醫院內部控制是醫院強化內部管理、提高經營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醫院要始終堅持以控制財務風險為導向,加強對風險關鍵點的有效控制,從防范資金風險、應收賬款風險、資產流失風險、決策失誤風險等層面入手,強化預算控制、收支業務控制、內部資產控制以及投融資控制,從而不斷提高醫院內部管理水平,保證各項經營活動有序開展。
[1]徐陳英.醫院內部控制中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應用探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5,(2):32-34.
[2]馬妙娟.基于風險導向的財務內部控制審計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6,(1):42-43.
[3]林杏嬌.新制度下醫院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防范[J].現代商業,2013,(7):96-97.
[4]盛艷.醫院財務風險管理與醫院內部控制問題的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1):32-33.
[5]張萌.強化內部控制防范財務風險確保公立醫院健康可持續發展[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6,(12):132-133.
[6]張洪金.內部控制在降低醫院財務風險中的作用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6):54-55.
R197.322
A
1673-291X(2017)35-0138-02
2017-05-08
連金玉(1991-),女,湖北十堰人,碩士,初級會計師,從事財會、預算、成本研究。
[責任編輯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