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珠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咸陽712000)
“互聯網+”環境對會計信息系統的影響
吉 珠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咸陽712000)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展,我們已經進入了網絡經濟時代,為了適應信息需求者對新的信息模式的需要,利用互聯網的會計信息系統勢必應運而生。因此,闡述了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發展現狀,以了解會計信息化的衍變歷程,并針對“互聯網+”環境對會計信息化的影響做出具體分析。
互聯網+;會計信息系統;影響研究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企業的會計信息化已經越來越依賴電子信息數據,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企業的會計系統與互聯網之間的融合。互聯網對會計信息化系統的影響既有正面影響又有負面影響。企業的會計信息化系統發展會隨著互聯網的進化而逐漸演化,“互聯網+”環境對企業會計信息處理產生深遠影響。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全球經濟逐漸呈現一體化的趨勢,企業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互聯網本身具有開放性、高效率等特點,改變著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活動,影響這個社會的經濟發展。企業如果依舊采用原有的會計模式,顯然會被競爭激烈的市場所淘汰。所以,企業在會計信息系統建設方面要進行全面改革,適應網絡時代的需求。
我國企業的會計核算形式與管理模式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基本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傳統的會計核算方法只能用于手工記賬、報賬,使得會計工作量始終居高不下。在會計核算的過程中,由于人為的失誤而造成的誤差,對企業的發展極為不利。目前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因素如下:
在傳統的賬簿記錄的會計信息系統中,缺乏統一的記錄,所以容易造成會計報表的信息披露偏向某一特定的信息使用者,造成一部分人得到更多的所需信息,另一部分人卻與此相反,導致投資成本上升。目前我國正處于會計信息需求大于供給的階段,許多企業都不愿意公開重要的會計信息,以防被競爭對手獲悉后對自身造成不利影響。許多內部財務信息會有損于公司整體形象,如重大虧損、資不抵債、重大處罰等。傳統的會計制度會使企業以最有利于自身的方式來提供會計信息,造成信息不對稱現象,對經濟市場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現代化經濟逐漸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原始的手工記賬已經很難適應業務的發展,尤其在年末,巨大的核算量會提高會計差錯比率,影響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由于業務過于復雜,所以信息的披露會不完整。許多公司對企業的重大事項都未做說明,對重要的財務指標沒有明確的分析。隨著物價的劇烈變動,在企業會計信息披露中很難見到該因素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
傳統的會計信息系統所反映的主要是企業的財務信息,數據所反映的范圍也僅僅局限于對財務會計確認與計量的交易和事項。對于企業未來發展的預測,僅依靠財務數據是遠遠不夠的,而許多非財務信息比財務數據更能體現出企業的發展趨勢。企業所提供的報告主要反映自身的業績,忽略其他方面的信息,例如,對社會的貢獻、對環境的影響等。數據的單一化缺乏指導意義,信息的使用者根據現有的會計報告很難對企業做出全面的評價。
會計語言并不是無中生有。在最早的經濟業務處理過程中使用的自然語言,如會計賬簿中的摘要,發展到現在會計信息使用者已運用“資產”、“負債”等詞匯。會計語言的載體是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會計語言可以確定經濟合作事項,降低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減少交易成本。
由手工轉向計算機的過程非常重要。如今,會計電算化處理方式已經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手工處理方式。原始生產過程中,經濟業務的所有計算、匯總、分析等都要通過人工來完成,自從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出現并在會計核算中發揮著巨大作用,人們在處理會計信息時更加便捷,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會計信息數據處理由局域網到互聯網的轉變是一次革命性的發展,數據的加工、轉換、處理等方式都在發生變化。這些變化一方面由于信息處理的機制發生改變,另一方面是互聯網本身發生變化。
傳統的會計信息統計信息輸入環節大多由人工進行采集,通過計算機編制成記賬憑證,為了數據的完整性與準確性,必須對數據進行嚴格的校驗,會計信息系統與企業其他信息系統的關系基本都是相對獨立的。會計信息系統一定要以自動采集的電子數據為輸入端點,把以人工輸入記賬憑證為端點的事后核算型信息系統擴展到以實時電子數據自動采集為端點的會計與業務一體化信息系統。“互聯網+”環境直接影響著會計信息系統中的會計記錄方式。現代信息技術支撐著網絡的發展。會計信息化中信息的集成完全通過互聯網來進行。會計憑證的無紙化主要是由外部環境決定的。對于會計信息系統來說,會計憑證是會計信息資料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互聯網制造的社會化的無紙化交易會影響企業原始會計憑證的獲取和確認。企業在獲取原始憑證時要通過計算機來進行交易記錄打印,不需要通過對方獲取原件。會計賬簿的無紙化改變了會計員工、管理人員等的工作方式。與此同時賬簿的保存方法也有所改變,為企業外部群體提供了全新的、便捷的獲取企業信息的方式。
在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中,網絡環境下的會計核算會對原有的核算原則進行沖擊,網絡時代對會計原則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應用的選擇上。首先影響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在傳統的會計中,全責發生制屬于重要原則,而事實上,全責發生制是作為一項會計假設存在的,是收入實現原則和配比原則的基礎。網絡環境的發展并沒有消除全責發生制自身的缺陷,在網絡環境中,全責發生制中的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都受到嚴重沖擊,失去了全責發生制存在的基礎。對于會計收入會按照固定的方式在不同會計期間進行分配,賬面收益不會反映資金的流量,這種會計信息不對稱現象會對會計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權利產生嚴重的損害。
網絡公司屬于臨時性組織,否定了持續經營的假設。傳統的歷史成本計價原則在網絡環境下會失去意義,原因在于歷史的成本計價原則是工業經濟的產物,成本比較客觀。企業的收入與費用的配合都是建立在實際的交易基礎上。歷史成本以原始成本為依據,具有一定的真實可靠性。在網絡環境下,企業以知識資本作為財富增加的源泉,把知識創新作為發展的動力。在發展過程中,無形資產在資金的占有比例比較大,高科技企業中大多資產都屬于無形資產,而在事實上無形資產是很難確定歷史成本的。
會計報表是一個會計期間結束后編制的,無論是靜態還是動態的報表都存在面向歷史的缺陷。隨著網絡技術的提高,企業會取消紙質財務報表的印刷與傳遞,可以在互聯網上發布信息。會計信息系統所提供的電子財務報表是數據庫會計報告模式,在信息的表述上,不再用文字或表格,而更多運用圖形方式,使信息的表述更加形象,使用者更加容易理解。所以,未來的財務報告應該是利用互聯網進行傳輸的,電子財務報告的運用還可以有效擴大信息的容量。
“互聯網+”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對核算職能和監督職能都存在特定的要求。按照時間劃分,會計監督在交易過程中分為交易前監督、交易中監督和交易后監督。監督過程要非常嚴格,保證網絡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工作安全有效運行。隨著時代的演進,會計已經從核算型逐漸過度到管理型。網絡環境要求會計信息系統信息高速傳遞,所以對會計管理現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從結構方面看,會計信息系統內部的各個要素之間都存在相互的聯系。互聯網的進化使企業的經濟活動、會計準則等要素在信息系統中發生變化,這些變化最終會體現在信息系統的整體功能上。功能與結構之間的矛盾會導致事物不斷發生變化。在會計信息系統與互聯網環境的作用中,外部環境的變化會改變會計信息系統中每個要素的局部功能,使信息系統的智能化得以實現。從整體上看,信息的采集方式、傳遞方式、輸出方式都會發生改變。
在“互聯網+”環境下,財務人員的工作方式逐漸網絡化,互聯財務會徹底的改變空間、時間、效率等觀念。在空間方面,互聯會計不僅僅關注企業的內部因素,而且對外部環境的影響也開始重視。在時間上,互聯財務可以關注企業以往的經營成果和目前的財務狀況,實時關注企業財務信息以及對未來發展進行可靠預測。在效率方面,互聯網可以幫助會計工作人員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把提高財務信息作為發展目標。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狀態下,商業模式和市場的變革與重塑將會使客戶的角色和作用發生質的變化,一旦用戶從純粹的消費者衍變成企業價值活動的參與者,那么客戶的殘余價值創造的管理理念就會開始興起。互聯網的出現給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便捷,可以使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信息的交流與共享,使企業實現信息的對外實時開放,實現企業內的所有部門實現資源的優化配制。網絡環境可以為信息系統提供最大限度、全方位的信息支持,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1]孫海燕.互聯網+視角下管理會計信息化未來發展的思考[J].當代會計,2016,(11).
[2]劉桂蘭.“互聯網+”下的會計改革與發展研究[J].財會學習,2016,(9).
[3] 劉新勇.基于“互聯網+”的會計信息披露研究[J].商業經濟,2015,(10).
[4]樓玉紅.“互聯網+”背景下的管理會計信息化實踐的思考[J].現代國企研究,2016,(22).
F233
A
1673-291X(2017)35-0130-02
2017-09-25
吉珠(1972-),女,陜西渭南人,副教授,從事教學督導工作和會計信息化研究。
[責任編輯 張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