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剛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對有限公司股權轉讓法律問題的幾點探討
李衛剛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我國重要公司形式之一,由于公司設立靈活、股權靈活等一系列靈活的優點,深受我國眾多中小型企業青睞。但也正是因為它的優點導致在法律方面不嚴謹不認真。因此,通過探討對比有限責任公司股權的內部轉讓和外部轉讓的法律問題,分析論述我國有限責任公司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不足之處,并對此提出一系列完善措施。
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法律問題
在我國,根據現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來定義,公司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以營利作為第一目的企業法人,為經營企業而聯合的團體。有限責任公司是指,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五十個以內的股東按各自出資的金額對公司承擔有限的責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以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全部的責任。
與其他公司形式相比,有限責任公司在有資合性質的前提下同時具有一定的人合性質。有限責任公司以公司股東出資金額為比例,享有權益,承擔責任,這是它的資合性質;同時,因為依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有限責任公司不能公開發售股票,募集資金,所以公司內股東與股東會較為熟識,股東之間關系密切,所以,有限責任公司具有一定人合的性質。
但與此同時,因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資合性質與人合性質,所以我國法律法規對其股權轉讓做出一定的限制和特殊規則。因而,了解熟知我國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之間的關系尤為必要。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股權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公司股東將其持有的股權轉讓給公司現有的股東,我們一般稱之為公司內部的股權轉讓;還有一種是公司股東將其轉讓給公司現有股東以外的投資人,這種我們稱其為公司外部的股權轉讓。這兩種股權轉讓的形式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有著不同的轉讓條件和轉讓程序。
有限責任公司的內部股權轉讓是屬于公司股東之間出資金額與持有股權的變動,對公司各個股東持有股權的比例有較大影響,同時對公司股東人數也有一定的影響;而有限責任公司的外部股權轉讓是指公司股東將其持有的股權轉售給于公司股東以外的投資人,對公司股東人數與其持有的股權比例都有一定的影響。
根據我國在2005年修正的《中國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相關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可以把自己持有的部分或者全部股份自由轉讓給公司現有的其他股東。也就是說,我國法律不禁止現有公司股東之間股權的轉讓,也不需要通過公司股東大會的表決同意。但是既然是建立公司,為了保護公司和公司股東的合法權益,我國法律規定允許公司自身制定更嚴格的更符合公司實際情況的章程來作為限制條件,以保障交易效率和公司的正常秩序,否則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內部轉讓只需要轉讓方和被轉讓方一致同意即可。
而有限責任公司的外部股權轉讓,依據我國《公司法》相關的規定,公司股東向公司現有股東以外的投資人轉讓股權時,須經過其他公司股東同意才可以,且同意其轉讓的公司股東須達到公司股東總人數的一半才可以,且若是通過股東表決同意轉讓的股權,在不損害出讓股權的股東個人利益為前提的情況下,現有的公司股東有優先購買的權利。若是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那么表決不同意的公司股東應當購買轉讓的股權,若不購買即視為同意轉讓。同時,有限責任公司股權的外部轉讓同內部轉讓一樣要優先遵從于公司章程規定。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制度的自由對公司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平衡了公司股東間的利益平衡,為公司股東間加入新鮮血液,提高公司股東的素質,促進公司經營管理模式的不斷完善。同時因為這種股權轉讓的自由原則,從一定角度上也對公司內部管理帶來極大不利。
我國在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的法律條例建設上還存有較大的漏洞,如在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內部轉讓的問題上,因為我國法律對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內部轉讓采取的是絕對自由策略,假若公司也未對內部股權的轉讓規定一定的章程,那么這種建立在股權轉讓雙方互相完全信任之上的轉讓自由雖然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煩瑣的法律程序,使股權交易的過程簡單明了,降低了股權交易成本,極大肯定了公司股東的自治權,但是因為自由股權的交易模式,公司股權極大容易集中在部分人手中,導致公司股東間責任、權利與義務的不平衡,使股東大會以及公司內部的管理組織機構的職能被架空。若是公司的原始股東僅僅有兩個人,現行的自由轉讓股權的法律法規很容易形成“一人公司”,公司的營收損失分配不均,不是不可能引起各種經濟糾紛問題的。而我國現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沒有對因為公司股權內部轉讓導致的分配不均,甚至是“一人公司”的存續問題作出相應規定,所以我們國家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內部轉讓的相關法律法規還有不完善的地方。
而說到我國有限責任公司股權的外部轉讓的法律問題,雖然與股權內部轉讓相比之下更加嚴格規范,但依舊存有法律漏洞。
就比如前文我們說到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外部轉讓時,須經過公司其他股東同意才可以,且其同意的股東須達到公司其他股東總人數的一半才可以。那么,假如公司的股東僅有兩個人時,半數如何定義,是不是說僅有兩個股東的公司,除出讓股權的股東外,另一個股東只有知情權力而無否決的權力;即使另一個股東否決有效,那他應該購買被轉讓的股權,還是不購買,在法律上視作同意處理。再比如,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外部轉讓時的優先權問題,經過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公司現有的其他股東享有優先購買的權利,且現有股東有且有一個以上有購買欲望時協商購買比例,協商不成功便以持有股權來決定優先級。這實際上仍是一種變相的“內部轉讓”,從另一種概念上講,都同意轉讓了再保障現有股東的優先購買權利意義何在?這些問題都是我國《公司法》中對于外部轉讓的規定的不足之處,如果不對我國《公司法》進行進一步的規范與修正,那么長遠看來,這些問題與漏洞對司法審判的公正造成巨大影響。
目前我國《公司法》的不完善以致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變動的混亂現象,讓公司、公司股東以及股權受讓方產生利益沖突,甚至是個人矛盾。所以,筆者在這里為《公司法》的完善提供一些小小的建議,讓有限公司股權轉讓案件的審理的法律依據更加完善。
1.《中國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應對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內部轉讓做出進一步的限制規則,學習外部轉讓的規則,即轉讓須召開公司股東大會進行通告,且公司現有其他股東也可參與購買,股東之間無優先級,若多個股東愿意購買按出資比例劃分股權,若有爭議即平分股權。雖然現在股權的內部轉讓僅僅是兩個股東間的利益關系,但經過股東大會這一步可以做到分散股權,維護低股權的股東,避免股權過于集中的問題。
2.關于公司原始股東僅有兩人的公司在進行股權內部轉讓時,我們有如下建議,即通過法律對轉讓股權做出規定,一是轉讓人在一定時間內(3個月、6個月),對同一受讓人轉讓股權時,最多不能超過轉讓人持有股份的50%。這樣可以極大程度避免出現“一人公司”的幾率。
3.關于“一人公司”的存在的問題,如果有限責任公司因為某些原因變成“一人公司”的時候,應當通過法律手段規定,“一人公司”可以短時間內合法存在,且公司現有股東在規定時間內尋找非三代以內直系親屬的新投資人進行股權分散;或者在規定時間內去工商局進行審查是否符合普通意義上的一人公司的設立條件,若符合須變更登記信息。若是期滿未變更登記信息,也未進行股權分散,那么強制性解散“一人公司”。
4.關于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對外轉讓的法律問題,對三人及以上的股東人數的公司召開股東大會進行表決,且應對股權轉讓做出明確的書面通知與記錄,包含時間、人物、價格及其他相關條件。若公司原始股東人數為兩人,轉讓人在一定時間內轉讓股份比例不得超過自身持有的一半。
5.最后關于有限責任公司對外轉讓優先購買權問題,建議通過法律限定現有股東與購買比例,優先權決定比例多少。避免外來外來投資人員侵犯原本公司、公司股東利益,也避免公司內部股東股權過于集中的問題。
為了維護公司、公司股東的共同利益,不能只依靠法律法規做出的基本保障,也要認真制定相關的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必須嚴格依據《公司法》,在公正、公開、公平的前提下保證每一位股東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我國的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律法規建設問題還有很大的弊端,本文僅針對股權轉讓的部分問題進行探究與分析。除此之外,還有協議時間與合同時間的問題矛盾、股權轉讓附加條件的問題和股權繼承等等問題,這些問題還需要我國的法律不斷的修訂和完善加以解決。
國家在發展,法律在完善。經濟作為一個國家的基礎是重中之重,用公平公正公開的法律制度來保障公司企業的合法利益至關重要。相信隨著我國法律不斷完善,我國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效率會越來越高,因為股權轉讓所引起的糾葛問題也會越來越少。
[1]周航,戚枝淬.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若干法律問題探討[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
[2]鄭文英.論我國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制度[J].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15,(2).
[3]王亞明.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研究[J].長江論壇,2012,(1).
D922.291.91
A
1673-291X(2017)35-0196-02
2017-05-08
李衛剛(1982-),男,陜西禮泉人,碩士研究生,講師,從事經濟法理論與教學研究。
[責任編輯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