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玲,黃嫻君,李秋英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廣東 湛江 524037)
在一次性根管治療中應用不同根管封閉糊劑對急癥反應及疼痛程度的影響
黃美玲,黃嫻君,李秋英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廣東 湛江 524037)
目的 探討在一次性根管治療中應用不同根管封閉糊劑對患者疼痛程度及急癥反應的影響。方法 選擇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41例(152顆)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為A組69例(75顆)和B組72例(77顆)。A組給予iRoot SP糊劑,B組給予AH Plus糊劑,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疼痛程度及急癥反應發生率進行觀察。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1天的VAS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3天、治療后7天,A組VAS評分均低于B組(P<0.05);A組患者治療后7天內的急癥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B組(P<0.05)。結論 在一次性根管治療中應用iRoot SP糊劑的效果優于AH Plus糊劑,可有效減輕治療后的疼痛程度,降低急癥反應發生率,是理想的根管充填材料,值得臨床推廣。
根管封閉糊劑;一次性根管治療;急癥反應;疼痛程度
牙髓炎、根尖周炎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口腔疾病,根管治療是臨床首選治療方案[1]。根管治療通過清除根管內感染牙本質及牙髓,再充填根管,可有效控制及預防根管內感染,不僅能取得滿意的近期效果,也利于遠期預后。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一次性根管治療已經廣泛用于臨床,通過適當的一次性根管治療能縮短療程、減少復診次數,也能及時充填根管,避免再次換藥感染[2]。但是一次性根管治療后易發生急癥反應,如何降低急癥反應發生率成為臨床研究的焦點。本研究在一次性根管治療中應用不同根管封閉糊劑,觀察治療后急癥反應發生率及疼痛程度,現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41例根尖周炎或牙髓炎行一次性根管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A組69例(75顆)和B組72例(77顆)。A組:男性38例,女性31例;年齡 22~57歲,平均年齡(38.2±4.5)歲;病程 5天~6個月,平均病程(1.1±0.3)個月。B組: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齡21~55歲,平均年齡(38.5±4.7)歲;病程7天~4個月,平均病程(1.2±0.4)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根尖周炎或牙髓炎診斷標準[3];可按時復診者;18~60歲。排除標準:合并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者;血液系統或免疫系統疾病者;無法完成隨訪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術前常規評估患牙情況,對患牙開髓、清理髓腔,以10號擴大銼疏通探查根管,以根管測量儀判斷根管長度。將牙本質肩領去除,采用ProTaper根管預備系統預備根管,用EDTA潤滑根管,再進行交替沖洗。根管預備至F2或F3,超聲根管蕩洗后用紙尖吸干。A組給予iRoot SP糊劑充填根管,B組給予AH Plus糊劑充填根管,再插入主牙膠尖,以側壓法將副尖插入至致密。用X線片觀察根管內填充物是否致密均勻,充填材料與根管距離保持在1 mm內,以流動樹脂封閉。
(1)分別在治療后1天、3天、7天對患者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判斷疼痛程度,VAS評分共有10個刻度,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難以忍受的劇痛。
(2)治療后7天對急癥反應進行評估,輕度:患者自覺無咬合痛或自發痛,檢查可見根尖區無腫脹,輕微叩痛;中度:患者自覺有咬合痛與自發痛,檢查可見根尖區無明顯腫脹,有明顯叩痛,需給予抗生素治療;重度:伴有明顯自發痛,無法咬合,根尖區明顯腫脹,存在劇烈叩痛,需給予抗生素或切開引流治療。急癥反應發生率統計中度急癥反應和重度急癥反應。
采用SPSS20.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以百分率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后1天的VAS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3天、治療后7天,A組VAS評分均低于B組(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同時間的VAS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同時間的VAS評分對比(±s,分)
組別A組B組顆數75 77 t P--治療后1天4.14±0.63 4.22±0.85 0.657 0.511治療后3天2.11±0.36 3.08±0.52 13.338 0.000治療后7天1.56±0.39 2.03±0.24 8.973 0.000
A組患者治療后7天內的急癥反應發生率為2.67%,明顯低于 B 組的 18.18%(χ2=9.710,P<0.05),見表 2。
根管治療是牙髓炎、牙周炎患者保留患牙和緩解癥狀的有效方法,現代根管治療的近期、遠期療效均得到充分驗證[4]。但是隨著根管充填材料研究的不斷發展,對根管系統清理、消毒的要求更高,需要使用性能更為優良的根管封閉糊劑來增強根管治療效果,降低根管再感染率,提高患者舒適度。一次性根管治療是目前比較被認可的根管治療方案,但是治療后急癥反應發生率較高。有研究發現[5],一次性根管治療后急癥反應與根管封閉糊劑相關。因此,需要針對一次性根管治療特點選擇一種安全、高效的根管封閉糊劑,以降低根管治療后急癥反應的發生率。
iRoot SP糊劑為新型鈣硅基根管封閉劑,含鋁且不溶于水,遇水可凝固與硬化[6]。iRoot SP糊劑中含有氫氧化鈣、硅酸鈣與磷酸鈣等成分,離子成分為鈣離子與碳離子,與牙本質小管水分可產生水化反應固化。固化時可出現輕微膨脹,但是經完全固化后不改變體積,也不對牙本質小管產生壓應力[7]。同時,iRoot SP糊劑含氫氧化鈣,經固化后可起到殺菌作用。AH Plus為環氧樹脂類糊劑,具有強效黏結力,且體積收縮小,熱膨脹系數與牙體組織相接近,流動性好[8]。本研究分別在一次性根管治療中使用上述兩種根管封閉糊劑,結果顯示,A組患者治療后3天、7天的VAS評分明顯低于B組(P<0.05),且A組治療后7天內急癥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B組(P<0.05),表示iRoot SP糊劑能減輕治療后疼痛感,降低急癥反應的發生。由此可見,iRoot SP糊劑生物相容性較好,可減少對組織的刺激性,也具有顯著的消炎止痛效果。而AH Plus糊劑在聚合固化反應中可能會產生甲醛,出現一定的細胞毒性,刺激根尖組織。
綜上所述,在一次性根管治療中應用iRoot SP糊劑的效果優于AH Plus糊劑,iRoot SP糊劑能減輕治療后疼痛感,降低急癥反應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7天內急癥反應發生率對比[n(%)]
[1]張浩麗,李文利,閆意平,等.不同填充材料在老年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療中的比較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5,44(6):669-671.
[2]徐丹,鄒芳,范琳,等.不同糊劑結合牙膠尖在根管治療一次法充填療效及并發癥比較[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31):6087-6090,6054.
[3]孟煥新.中國牙周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4]Li G H,Niu L N,Zhang W,et al.Ability of new obturation materials to improve the seal of the root canal system:A review[J].Acta biomaterialia,2014,10(3):1050-1063.
[5]孫啟俊,江龍,韋曉玲,等.不同根管封閉糊劑在一次性根管治療中的臨床療效研究[J].口腔醫學,2016,36(10):890-893.
[6]薛偉,張鋒娟.iRoot SP與Cortisomol糊劑對一次性根管治療術后發生急癥反應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6,27(24):4103-4104.
[7]彭若冰,黃麗,毛甜甜,等.三七粉與氫氧化鈣糊劑聯合封藥預防根管治療間急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7,33(3):168-170.
[8]李力文,張燁明.根管充填方式對一次法根管治療牙髓炎術后急癥發生率的影響[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6,22(6):53-54.
R195
B
1671-1246(2017)24-0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