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春風,李 軍,魏立春,藺 波,吳國強,梁陸敏,王雪瓊
(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甘肅 蘭州 730050)
42例繼發性青光眼臨床分析
茍春風,李 軍*,魏立春,藺 波,吳國強,梁陸敏,王雪瓊
(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甘肅 蘭州 730050)
目的 探討繼發性青光眼患者的臨床特征、治療方法及預后。方法 對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我院診斷為繼發性青光眼并住院治療的42名(44眼)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眼部疾病或全身不同疾病所引起的青光眼進行分類:炎癥相關性青光眼組、外傷相關性青光眼組、出血相關性青光眼組、晶狀體相關性青光眼組、藥物相關性青光眼組、綜合征相關性青光眼組、血管疾病相關性青光眼組、眼部手術相關性青光眼組共8組。觀察44眼治療前及治療后1周的視力、眼壓變化。結果 治療1周后的視力較治療前提高(P<0.05),眼壓較治療前降低(P<0.01)。結論 繼發性青光眼病因復雜,治療方法復雜、多樣,經過治療,大多數患者的視力提高、眼壓得到有效控制。
繼發性青光眼;臨床分析;眼壓;視力
繼發性青光眼(secondary glaucoma)是由于眼部疾患或某些全身疾病引起的眼部改變,影響房水排出,導致眼壓升高[1]。本文收集了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我院診斷為繼發性青光眼并住院治療的42名患者(44眼)的資料,對其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法及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加強對繼發性青光眼的認識,現介紹如下。
收集了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我院診斷為繼發性青光眼并住院治療的42名患者(共44眼)的資料,其中最小年齡 7 歲,最大年齡 83 歲,平均(49.14±19.69)歲;平均住院天數(11.48±6.10)天;40 例為單眼發病,2 例為雙眼發??;男性患者27例,女性15例;0~16歲4例,17~44歲15例,45~59歲8例,≥60歲15例。入院時能測出眼壓的38眼。
按眼部疾病或全身不同疾病所引起的青光眼進行分組[1]:(1)炎癥相關性青光眼組:9眼,均為單眼發病。其中1眼為角膜炎引起的角膜潰瘍,1眼為單純性葡萄膜炎,5眼為陳舊性葡萄膜炎合并白內障,2眼為陳舊性葡萄膜炎、抗青光眼手術后。(2)外傷相關性青光眼組:3眼,均為單眼發病。其中2眼為眼鈍挫傷,1眼為外傷性白內障。(3)出血相關性青光眼組:2眼,均為單眼發病。其中1眼為前房積血,1眼為血影細胞性青光眼。(4)晶狀體相關性青光眼組:14眼。其中8眼為膨脹期白內障引起的繼發性青光眼,1眼為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2眼為晶狀體位置異常引起的青光眼,3眼為無晶體眼。(5)藥物相關性青光眼組:4眼,均為激素相關性青光眼,雙眼發病。(6)綜合征相關性青光眼組:2眼,均為單眼發病,均為青光眼睫狀體炎綜合征。(7)血管疾病相關性青光眼組:1眼,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8)眼部手術相關性青光眼組:9眼,均為單眼發病。其中ECCE(白內障囊外摘除術)+IOL(人工晶體植入術)術后1眼,玻璃體切除+硅油填充術后8眼。
1.2.1 炎癥相關性青光眼組 共9眼,其中2眼行降壓藥物聯合抗炎藥物治療,1眼行ECCE+IOL,3眼行復合性小梁切除術,2眼行睫狀體冷凍術,1眼行眼球摘除+義眼臺植入術。
1.2.2 外傷相關性青光眼組 共3眼,其中2眼行降壓藥物聯合抗炎藥物治療,1眼行睫狀體冷凍術。
1.2.3 出血相關性青光眼組 共2眼,其中1眼行ECCE+復合性小梁切除術+前房成形術,1眼行玻璃體切割+青光眼閥植入術。
1.2.4 晶狀體相關性青光眼組 共14眼,先用藥物控制眼壓,待眼壓降至正?;颍?0 mmHg后進行手術治療。其中3眼行PHACO(白內障超聲乳化)+IOL,2眼行小梁切除術+PHACO+IOL,2眼行小梁切除術+ECCE,1眼行 ECCE+IOL,1眼行 ECCE+玻璃體切除術+環扎術,2眼行IOL二期,1眼行復合性小梁切除術,1眼行周邊虹膜切除術,1眼行復合性小梁切除術+鞏膜瓣分離術。
1.2.5 藥物相關性青光眼組 共4眼,其中1眼行復合性小梁切除術,1眼行SLT(選擇性激光小梁成形術),1眼行引流釘植入術,1眼行降壓藥物治療。
1.2.6 綜合征相關性青光眼組 共2眼,均行降壓藥物聯合抗炎藥物治療。
1.2.7 血管疾病相關性青光眼組 共1眼,行眼球摘除+義眼臺植入術。
1.2.8 眼部手術相關性青光眼組 共9眼,其中2眼行復合性小梁切除術,1眼行ECCE,1眼行ECCE+IOL,3眼行硅油取出術,1眼行青光眼閥植入術,1眼行前房沖洗+ECCE+IOL。
觀察44眼治療前及治療后1周的視力、眼壓變化。采用標準對數視力表測定視力、拓普康T80非接觸眼壓儀測量眼壓,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學分析,數據比較行t檢驗。所有患者視力和眼壓治療前后的情況見表1。
表1 42例患者(44眼)治療前后視力和眼壓情況(±s)

表1 42例患者(44眼)治療前后視力和眼壓情況(±s)
時間治療前治療1周后P值視力2.20±1.81 2.61±1.87<0.05眼壓(mmHg)41.49±12.76 13.22±5.75<0.01
由表1可見:治療1周后的視力較治療前提高(P<0.05),眼壓較治療前降低(P<0.01)。
本資料中男性患者 27例(64.3%),女性 15例(35.7%),男性明顯多于女性。各年齡組中,0~16歲的病例最少(4例);17~44歲及≥60歲的病例最多(各15例)。晶狀體相關性青光眼組病例最多(14眼),其次為炎癥相關性青光眼組及眼部手術相關性青光眼組(各9眼),血管疾病相關性青光眼組最少(1眼)。我們針對發病率前4位的繼發性青光眼展開討論,具體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本資料中晶狀體相關性青光眼占比最多(31.82%),其中8眼為膨脹期白內障引起的繼發性青光眼,這與患者居住于偏遠地區,未得到及時正確的診治關聯很大。對于晶狀體完全渾濁或接近完全渾濁的晶狀體,如果眼壓的升高在數小時后迅速得到控制,瞳孔縮小,房角開放,可行白內障摘除術。為獲得良好視力,可同時植入人工晶體。對于病程較長、房角有廣泛粘連的患者,則應施行白內障摘除聯合濾過性手術,在控制眼壓的同時增進視力。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出現在成熟期或過熟期的青光眼中,是因晶狀體囊膜漏出的晶狀體蛋白質引起的炎性青光眼。本病若伴有炎癥,應同時控制炎癥并及時行白內障摘除術。晶狀體位置異常的處理,關鍵要注意是否存在瞳孔阻滯。若存在瞳孔阻滯,需行手術虹膜切除術;若瞳孔阻滯反復發作,為保存視力,需行晶狀體摘除術(可行常規囊外摘除術或超聲乳化摘除術,或行平坦部晶狀體切開摘除術聯合玻璃體切割術)。無晶狀體開角型青光眼的藥物治療常常有效,值得一提的是采用拉坦前列腺素滴眼引起的黃斑囊樣水腫發生率極低。藥物治療無效后可行激光手術、濾過手術及人工房水引流物植入術。本組中3眼行PHACO+IOL,2眼行小梁切除術+PHACO+IOL,2眼行小梁切除術+ECCE,1眼行ECCE+IOL,1眼行ECCE+玻璃體切除術+環扎術,2眼行IOL二期,1眼行復合性小梁切除術,1眼行周邊虹膜切除術,1眼行復合性小梁切除術+鞏膜瓣分離術,達到降低眼壓、提高視力的目的。
炎癥相關性青光眼的發病機制為:因炎癥破壞血房水屏障,引起房水引流受阻,隨后可形成虹膜粘連、前房變淺及關閉,導致眼壓升高。Maini等[2]觀察葡萄膜炎562例,其中繼發性青光眼的患病率是15.7%。本組中炎癥相關性青光眼占比20.45%(9眼),可根據不同病因應用藥物抗炎及控制眼壓,治療后若眼壓不能控制,應針對房水引流受阻機制進行手術治療。葛堅[3]認為,對于合并白內障的,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聯合人工晶體植入是治療葡萄膜炎引起的繼發性青光眼和合并白內障的理想選擇。本組中2眼行降壓藥物聯合抗炎藥物治療,1眼行ECCE+IOL,3眼行復合性小梁切除術,2眼行睫狀體冷凍術,1眼行眼球摘除+義眼臺植入術,經治療后眼壓控制良好。
白內障和人工晶體手術后的眼壓升高,病程上可以是暫時的,也可以是持續的,其發病機制有很多種,手術醫生熟練的手術操作技術、術后及時恰當的藥物治療,可以避免或大大降低術后眼壓升高和繼發性青光眼的發生。玻璃體手術伴眼壓升高是常見并發癥,發生率為20%~40%,主要原因是房水流出受阻,可分為兩個方面:房水循環路徑的擾亂和手術應用的輔助材料影響,硅油或膨脹氣體填充術后早期就可能發生青光眼。Henderer等[4]對硅油填充術后的繼發性青光眼進行研究,統計的發病率為5%~22%。填充硅油引起的青光眼首選部分硅油取出術,較嚴重的往往需施行濾過性手術或房水引流物植入等方法。本組中眼部手術相關性青光眼9眼,占比為20.45%,其中2眼行復合性小梁切除術,1眼行ECCE,1眼行ECCE+IOL,3眼行硅油取出術,1眼行青光眼閥植入術,1眼行前房沖洗+ECCE+IOL,術后眼壓得到有效控制。
藥物相關性青光眼中以皮質類固醇性青光眼最為常見,因房水流暢度下降引起。除積極預防外,對于病程長且停用皮質類固醇后藥物治療不能控制眼壓者,應采用手術治療。鄢俊杰等[5]認為,選擇性激光小梁成形術在治療激素性青光眼上安全有效,可以作為激素性青光眼的常規治療。本組藥物相關性青光眼4眼,占比9.09%,其中1眼行復合性小梁切除術,1眼行SLT,1眼行引流釘植入術,1眼行降壓藥物治療,治療后效果良好,眼壓穩定。
繼發性青光眼的病因復雜多樣,治療方法具有復雜性、多樣性的特點,經過治療,大多數患者的視力提高,眼壓得到有效控制。本次研究蘭州地區42例繼發性青光眼,治療1周后,視力均較治療前提高(P<0.05),眼壓較治療前降低(P<0.01),有個別病例因眼部病變嚴重,視力永久喪失。臨床上應積極預防,早期診治,以達到控制眼壓、避免視力的永久喪失。
[1]李鳳鳴.中華眼科學[M].2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2]Maini R,O'sullivan J,Reddy A,et al.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of U-veitis in a district hospital cohort[J].Br J Ophthalmol,2004,88(4):512-517.
[3]葛堅.眼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4]Henderer JD,Budenz DL,Flynn HW Jr.Eler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hypotony following silicone oil retinal tamponade for complex retinal detachment[J].Arch Ophthalmol,1999,117(2):189-195.
[5]鄢俊杰,宋艷萍,丁琴.選擇性激光小梁成形術聯合藥物治療激素性青光眼[J].中國激光醫學雜志,2014,23(4):191-193.
R77
B
1671-1246(2017)24-0152-03
(*
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