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香
摘要 現階段,小學素質教育進程逐漸加快,藝術教育的地位也在隨之提升。因此,對學生進行藝術教育,有利于學生藝術情操和創新創意思維的培養。同時,美術教育在藝術類教學當中,屬于成本低、效率高的教學科目,也因此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會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獲得有效的提升,促進學生自我創造力的實現。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創意教學;策略
學校開展美術課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但是,現階段的小學美術教學中依舊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對美術課程提高學生素質的作用無法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日后的發展。本文提出幾點關于小學美術課堂創意教學的個人建議,以供探討。
一、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學生在學習美術時,教師必須要給學生創建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同時,教師也可以在美術教師給學生粘貼一些著名的美術作品,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體會美術學習的樂趣,并學習其中的繪畫技術,體會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意義。另外,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悠揚的、具有特色的音樂,給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引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諧的美術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創意美術的培養。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必須要重視美術學習氛圍的營造,只有給學生創設輕松和諧的美術學習氛圍,才能真正的實現創意教學,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美術創意。然而,輕松和諧的美術學習氛圍的營造,首先就要求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給予尊重和重視,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促進小學美術課堂的創意教學。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
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多媒體也隨之被廣泛應用于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之中,將多媒體應用于小學美術課堂,有利于學生對學科之外的世界的了解,發散學生思維,開闊學生視野。學生學習美術的過程也是對美的理解、鑒賞與創造的過程,是學生視覺與心靈結合的體現,也是將某種實物形象化或概括化的重要媒體。而傳統的美術教學主要就是教師給學生講解美術課本上的知識,使得課堂學習氛圍比較沉悶,無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更不能調動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相關資料,豐富美術課堂的教學內容,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效率。
如,《蔬果的聯想》一課的教學,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青蛙的叫聲,再引出“池塘里的小青蛙”的故事,提問學生:“南瓜變成青蛙,神奇嗎?”引導學生欣賞課件,感受由蔬果所引發的聯想而帶來的奇妙世界。之后再給學生播放其他的蔬果,讓學生進行想象,并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以此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發散學生思維,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造力。
三、豐富課堂教學資源
學生學習美術對其日常的文化課程的學習有著很好的調節作用,不再一直處于一種枯燥的氛圍中,應該從各個角度對藝術的內涵進行理解,豐富美術教學資源,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感興趣的題材進行美術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引導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元素加入到所畫的內容當中,鼓勵學生大膽創新,這些都有利于學生繪畫興趣的培養。其次,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到室外觀察大自然中的事物,如花、草、鳥、蟲、魚等,讓學生在自然環境中體會藝術的美妙,充分調動學生的美術熱情,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繪畫的狀態,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同時,還能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發展學生的個性
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強化自身對美術知識及其內涵的了解。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還應該積極評價學生的繪畫作品,并給予一定的鼓勵,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樹立。美術課比較重視學生的個性培養,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重視這一特點,從各個方面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此外,美術教師還要及時了解學生的獨特想法或見解,并給予適當的指導,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
如,《童話屋》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童話故事給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再給學生展示一些相關的城堡、房子或宮殿等圖片,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畫出自己心中的童話屋。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促進學生情感內化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五、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美術是藝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地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或小幽默激發學生參與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有趣的生活現象作為課前導入,引領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靈活化。因此,小學美術創意教學的進行,有利于學生總結或反思自己的生活,在生活實際中培養學生的美術創意。
如,《紅燈停,綠燈行》的教學,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些關于顏色、形狀或符號的小故事,讓學生明白它們所代表的意義,并讓學生以繪畫或游戲的形式,畫出或演繹路口過紅綠燈的情形,培養學生的社會情感,強化學生的社會體驗,教育學生注意交通安全。
總而言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進行創意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意識。因此,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根據學生的個性進行因材施教;還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嚴汝霏.小學美術課堂創意教學策略探究[J].好家長,2018(33):82.
[2]洪雪婷.小學美術水墨畫的創意教學研究[J].教書育人,2017(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