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鑫俠
摘要:信息技術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為更好地體現師生互動,為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和交流平臺,有利于實現“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全面提升教師的個人質素。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信息技術;有效融合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學習和交流打破了過去的時空界限,為人類能力的提高和發揮作用帶來了新的空間。”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使那些強調知識內在聯系、基本理論、與真實世界相關的教學內容變得越來越重要,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也會發生很大變化。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探索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要實現“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會變得如魚得水,如虎添翼,也只有利用信息技術才能更好完成新課程提出的教學目標。
隨著高考制度改革,更加強調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學生思維拓展能力和有效信息的整合能力。信息技術作為現代人必備的技能已經越來越廣泛地引起全人類的關注。
高中政治課既要向學生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科學知識,又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導學生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具有超越時空界限的直觀性和運動變化的可控性以及強大的交互功能,通過有效渲染課堂氣氛,創設情境來引導學生思維,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因此,高中政治課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顯得越來越重要。
一、信息技術助力高中政治教學的創新
高中政治課教學長期以來處于被動的“灌”和“填”的狀態,既發揮不了道德教育的有效作用,也不利于學生關心時事新聞,更做不到理論聯系實際以至學以致用。學生習慣性地接受教師講解的理論觀點,沒有興趣與活力,也沒有思考與批判,創新就成為一句空話。課堂教學效果越來越差,嚴重違背了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目標。
信息技術與高中政治課有效融合,是指將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有效結合起來,讓信息技術助力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可以促進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信息技術助力教與學模式的轉變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生只是知識的接受者,教師成為課堂的演員,學生往往成了觀眾。而新課程倡導的教育理念則更加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學習,更加優化政治課堂。學生以“活動”為主,實現在活動中“探究——發現”,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在這一模式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和任務分別是:
教師:創設情境→任務呈現→啟發指導→激勵創新
學生:進入情境→思考討論→協作表達→交流反饋
在授課過程中采用多媒體為輔助手段,多采用情景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通過小組討論研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落實教學目標。新的教學模式是以學生探究、思考為主,教師引導為輔,這樣真正達到了革新課堂教學的目的。
三、信息技術助力學生能力的提升
中學階段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強烈的創造欲望和創新意識,引導學生的創造行為,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因此課堂上教學情境的創設尤為重要。而信息技術為政治教學情景的創設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互聯網上的資源是極為豐富的,有生動的圖像,清晰的文字和優美的聲音,為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利用這些資源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教學情景,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師生關系和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世界的熱情,從而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深奧的哲學形象化,探究的問題趣味化,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要抓住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科特點,充分運用大眾傳媒——如電影、電視、錄像、電腦網絡等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開辟新思路,開拓新視野。要做到這些,就應該從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觀察能力等方面入手。
例如:可以從網上搜索一些名人軼事、歷史故事和喜聞樂見的新聞等,為學生提供教學情景,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意識。又如:筆者在講“規律”的概念時,就從網上找到了“地震預報”、“厄爾尼諾現象”、“沙塵暴”等文字及圖片材料,通過創設情境,使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從而創設活潑的課堂氣氛,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比較分析、感悟歸納“規律”的概念和特點,真正提高了課堂效率,提升了學生能力。這充分證明了借助網絡資源和信息技術,采用“創設情境”的教學模式,可以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可以是一個工具,一位助手,但卻不能取代教師的地位,更不能成為教學的全部。只要教師緊緊抓住教學內容的重點,用最恰當最有效的方式傳達出來,就可以呈現很有效的教學內容,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同樣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質的教師與學生,從不同角度切入與互動,就可以賦予教學與學習不同的生命力,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這也體現了教育這門創造性藝術的魅力所在。
總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從實際出發構建新的教學模式與學習模式,對于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組織、評價的主導作用和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解疑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和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學質量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我們必須繼承并發展創新與信息技術有機融合的教學方式,但也不能全盤拋棄現有的傳統教學手段。在教學活動中做到揚長避短、優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