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電化教育已經普及,高中數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已成為常態,但效果有好有壞,關鍵是理念不夠先進。因此,本文結合高中數學的相關內容,探討了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當中的應用,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 信息技術 應用
引言
雖然電化教育已經實施多年,但是高中數學教學實質上并不缺少硬件環境,而是軟件環境上有所欠缺,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但不可否認,教育信息化是必然趨勢。
1、高中數學應用信息技術應建立軟件環境
目前,高中數學教學中基本上都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運用得當教學效果理想,運用不當,教學效果差強人意,也有一些對現代教育技術認識不足的。這反應出在當前現代教育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教育教學理念的發展是與之有些脫節的,也就是軟件環境跟不上硬件環境。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并未發揮出應有的優勢,水平較低。關鍵是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樹立科學合理的理念來指導行動。
首先,強調人的智慧,教育信息化或是當前熱門智慧校園,都離不開一個關鍵點,即教師的智慧,信息技術無論多么先進或是應用手段如何,所能達到的效果,均需要教師智慧來掌控。其次,樹立正確價值觀,教師如果對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價值認識不夠,教學中就會出現問題,正如上文所言,要么守舊,要么盲目崇拜,教學活動,本質上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互動。信息技術說到底也只是輔助手段,它最大的優勢在于教學資源的整合,并能夠直觀地表現出來,同時教師也要認識到它的不足,進而揚長避短。第三,信息技術的運用給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帶來現代化氣象的同時,也帶來一些新問題,主要就是沒有正確認識現代化教學,對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不正確,教學資源、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等教學環節中的要素并不夠優化,缺乏系統性的有效整合。所以,關鍵還是要樹立信息技術應用觀。
2、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優化高中數學教學
2.1基于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高效的課堂,關鍵屬性在于學生參與度,而提高參與度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信息技術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例如多媒體技術可以圖文并茂、聲像并舉,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創造各種教學情境,刺激學生感官,進而激發學習興趣。從高中數學自身特點來看,關鍵還是要教師制作課件的水平要高,或者整合資源的能力要強。一般情況下,基于新課程理念,結合高中學生的特點,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數學問題提煉出來,作為案例組織學生探究。例如在數列教學中,可以利用一些記錄工地堆放鋼材的視頻或圖片,比如一些堆放在一起的圓鋼,可能在最下層有100根,上面一層有99根,以此類推,如果這樣放置,最多可以堆放多少層,或是某一層有多少根,又或者從第一層到第n層共有多少根。這樣就將貼近生活的要求,信息技術和問題學習法進行了有效結合,學生可以帶著問題看圖片、視頻,進而結合教材進行探究。當然這并不是唯一的方式,還可以基于建構主義教育理念,結合微課、慕課,提煉與數列知識相關的知識點,并引申數列的重點難點,引導學生從舊知識出發,探索新知識。其中特別要注意體現方程思想、函數思想和數形結合思想。這樣可以將課堂上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數學實踐活動。而將課下的時間用于學生自學。
2.2基于信息技術,整合資源,優化過程
首先,信息技術最大的優勢在于豐富的教學資源,以往教師在備課時,往往需要查閱很多資料,當然多為一些教輔資料,這些資料可能學生手中也有,新鮮感就會比較低,不利于激發學生探究興趣。所以通常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做好的教學設計,實質上取得的教學效果卻不成正比。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改變這種情況,教師備課時利用信息技術查找資料,或是參考一些優秀的教案進行教學設計,將更加高效。當然還可以基于翻轉課堂模式,將教學中的重難點提煉出來制作成微課、慕課,或是使用合作學校的共享視頻,用于學生自學,而將課堂上的時間更多地用來精講和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資源整合的強大優勢,提高教學效率。
其次,教學活動本質上是人教人的活動,信息技術只是單純的技術,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還是看教師的執教水平。教學方式、教學過程等是否合理均需要教師來掌控。所以關鍵還是要將信息技術結合一些科學適用的教學方式,并深入研究,優化教學過程。一般可以采用如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預習或復習,可以用微課來指導學生預習或復習,課堂上則重點探究預習或復習中梳理出的問題。第二步,導入,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一些數學方面貼合學生實際的視頻、圖片等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引入實踐教學環節。第三步,研討與實踐,基于導入部分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或是自主學習活動。以上文堆放圓鋼的例子來看,可以先利用一組有序的數字,指導學生探究數列的通項公式,然后反過來解決例子中的問題。在探究數列通項公式時,還可以結合函數思想與方法以及數形結合思想,將數列通項公式轉化成函數,然后通過畫圖來理解通項公式。由此就可以解決問題,先歸納例子的通項公式 ,然后解決問題。如果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則進一步探究,此時就可以引入新知識,通過不斷的探究來掌握知識。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用手機等設備錄制下來,用于展示學生實踐成果。第四步,總結,升華課堂,基于錄制下來的學生實踐活動過程,教師精講方法、關鍵點,難點,使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本質上只是一種教學中的輔助手段,關鍵還是要看教師的掌控,發揮信息技術資源整合等方面的優勢。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并優化教學過程,進而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效果,切實貫徹新課程理念。
參考文獻
[1]時妍妍.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延邊大學,2016.
[2]張國煜.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5.
[3]孫毅.探討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34):116.
[4]康曉歐.對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01):2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