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福嫻
【摘要】初中現代文的閱讀水平,直接影響了學生初中語文考試成績,同時,還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緊密相連。現如今,受到多種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初中現代文閱讀的教學水平不足,導致學生現代文閱讀能力較差,失分現象嚴重,解題效率低下,對初中現代文閱讀教學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要通過培養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文核心素養,從而實現初中語文學習水平的不斷提升。本文通過分析初中現代文閱讀教學的意義,闡述了現代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提出了現代文閱讀有效教學的方法,為提升初中現代文閱讀教學水平起到了參考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現代文閱讀;有效教學;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215-01
一、初中現代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水平
一方面,在初中語文考試中,現代文閱讀包占有較大的分值,加強現代文閱讀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至關重要。另一方面,現代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閱讀水平,并將其運用在考試之中,使語文考試更加游刃有余。并且,現代文閱讀能力的提升,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拓展學生的語文知識面,對于促進學生的學習水平意義重大。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
語文是一門具有人文精神的學科,不僅要學習教材中的內容,還要利用課外閱讀拓展和提高自身的知識面。通過加強現代文閱讀的教學力度,不僅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還能夠為學生培養閱讀興趣,使其能夠利用自身的閱讀知識加強課外閱讀,吸取其中優秀的文化內涵。同時,由于現代文是真實社會的縮影,反應出了許多社會中實際存在的問題,通過現代文閱讀,能夠讓學生更深刻的了解社會知識,對于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學校和家中度過的初中生而言,是一個絕佳的鍛煉機會。
二、初中現代文閱讀教學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錯誤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現代文閱讀通常是教師對文章進行分析和講解,整理成為知識點傳授給學生,這種教學方法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標準的模式,也就是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按照段落進行歸納和總結,最后分析文章中所隱含的細節,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夠讓學生更全面的理解文章含義,但對于一些特殊的文章如散文等,由于散文本身就是一個整體,將其分割開來很容易導致內容混亂等問題,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同時,現代文中通常能夠體現出作者個人的思想感情,每個人對同一篇文章的理解都有所不同,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會使得所文章的答案具有唯一性,無法體現出素質教育的理念,同時也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最后,傳統的現代文教學模式過于僵化,缺乏創新,長期進行教學會導致學生產生疲倦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二)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了教育發展的主流。然而,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許多學校為了保證學校的升學率和學生的學習成績,依然采用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導致學生課業壓力過重,很難將現代文閱讀作為主要內容進行教學,而在現代文閱讀教學中,也往往更注重講解現代文閱讀的解題技巧,而非其中所包含的精神文化理念,沒有體現出語文教育的核心理念,也就是在學生有了一定語文功底的基礎上,通過廣泛的閱讀,吸取其中優秀的文化觀念,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同時,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中,許多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會采用題海戰術來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而這種方式的效率低下,學生消耗了大量時間和精力,而現代文閱讀能力則沒有得到提升,沒有體現出現代文閱讀訓練的目的。
三、初中現代文閱讀有效教學方法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現代文閱讀中,如果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既無法讓學生自主進行課外閱讀,又難以讓學生對現代文閱讀有足夠的重視,僅僅將其視為考試的一種類型題,不利于現代文閱讀的教學。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了教師的首要任務。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雜志或書籍,讓學生在課余或課上時間閱讀。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既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又要包含積極向上的正能量,還要具有豐富性和通俗易懂的特性,保證學生能夠有足夠的閱讀積極性。其次,要深度利用教材中的閱讀材料。教材中的閱讀材料是經過嚴格的篩選出來的,普遍質量較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的閱讀教材,自主感受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思想,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現代文閱讀水平。
(二)革新現代文閱讀的教學模式
在素質教育的理念下,教師已經從課堂的主導者逐漸轉變成為了引導者和組織者,課堂的主體從教師轉移到了學生,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成為了教師最主要的任務之一。目前,在現代文閱讀教學中,主要存在兩個問題,首先是教學方法僵化、落后,其次是閱讀答案單一,阻礙了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針對教學方法僵化、落后的問題,需要教師在教學之前,積極備課,針對不同類型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使得備課內容與文章內容相符合,為學生提供更新鮮的教學手段,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避免產生學習疲倦感。
(三)學生缺乏課外閱讀積累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中,學生的課業壓力負擔較大,絕大多數時間都用在課堂學習和課后練習中,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較少,使得學生很難抽出時間進行課外閱讀,缺乏課外的知識積累。初中現代文閱讀中的內容普遍通俗易懂,很少有過于深奧的內容,然而,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閱讀能力,同樣會使現代文閱讀產生困難,無法理解文章中的深層含義。因此,要注重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通過減少課后作業等方式,給學生提供更多可自主支配的時間,并給學生推薦優秀書目,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同步培養其現代文閱讀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
四、結語
現代文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培養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不僅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還能夠提升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對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初中現代文閱讀教學仍然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使其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方式單一,不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同時,由于課業壓力過重,導致學生往往缺乏課外閱讀的積累,會給現代文閱讀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革新教學模式,來減少學生學習的疲倦感,并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廣泛的閱讀課內外材料,從而多方面的實現初中現代文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吳昌紅.淺議初中現代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及應對策略[J].亞太教育,2016,(23):129-130.
[2]單榮兵.題目未看技巧先談——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答題形式技巧談[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8):112.
[3]陳紅梅.如何提高初中現代文閱讀能力——從2015年漳州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說開去[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