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顏玲
【摘要】新課程理念已經深入實施多年,中學教學改革已經走向了穩步發展的階段,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其中難免也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鑒于此,本文將結合筆者自身的工作經驗,對新課程改革下中學英語教學改革依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分析與研究,以期促進中學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關鍵詞】新課改 中學英語 教學改革
我們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深入實施多年,并且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圍繞著新課程進行的教學改革工作已經非常多,相關的討論與科研工作層出不窮,當前許多英語教師已經能夠將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融入到新的課程改革中,并對以往的陳舊的教學方式進行了創新。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中學英語教師改革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制約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學改革遇到瓶頸。鑒于此,本文將對新課標理念下中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癥結及解決策略進行分析與研究。
一、“滿堂問”的形式,不注重提升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力的提升
許多教師將提問教學與啟發式教學混為一談,課堂教學是被改革了,但是“滿堂問”的形式代替“滿堂灌”,學生學習能力依然難以得到提升。提問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教學的目的,同時,教學設計的一些問題缺乏科學性、合理性、針對性與層次性,針對教學內容精心合理的提問。通常情況下,教師提出問題之后,底下的學生一片靜默。課堂教學提問,不單單是教師多多提問,還有學生的多多提問,疑問是學習的源泉,古人也曾經說過:“學貴質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真正的學習應該從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要指導學生發現問題,啟發學生將自己內心的疑問表達出來。“滿堂問”的形式,扼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一些有價值、有意義的問題,站在學生的角度提出問題,啟迪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講解內容過少,抓不住教學的重點難點,將自主學習理解為自由學習
教師對新課程與新課程改革的理解有偏差,認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是要少講內容,要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自由的時間與空間。這種理解是對自主學習的一種偏差性的認知。課堂講解內容過少,教學難以抓住重點與難點,沒有辦法及時的將學生的思維引入到正確的道路上,更是沒有創設問題的良好的情境。教學中由于學生自身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望,學生對知識往往有很多探索的欲望,但是問題的質量參差不齊,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對自主學習的認識有偏差,將自主學習等同于自由學習,缺乏精心的指導。
三、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忽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大多數的教師素質好、知識面廣、勇于創新,不斷改革教育教學的方法,但是卻忽視了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獨立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學生的學習方法是鞏固教育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學習方法要根據學習內容、學習科目不同,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
由于我們國家的教育正處于傳統教育到現代教育的過渡時期,教育思想比較活躍,各種教學理念紛紛登場,在這種新的形勢下,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深入進行,提升教學效果,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多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取消舉手點名的形式,學生遇到疑問的時候,隨時隨地的進行提問,允許學生進行有意義的獨立學習的活動,允許學生發表自己內心的看法,想說就說,同時學生自主學習不同于行為自由,隨便活動,自主學習是思維的自由。
2.多鼓勵少批評。教師要學會尊重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對后進生的教育,后進生本來學習就缺乏信心與動力,盡量少批評。鼓勵學生提出有價值而不平凡的問題,針對學生的錯誤、失敗與不足,耐心的指導與點撥,幫助學生獲得學習上的成功,教師是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是學生的典型與榜樣,學生處于進步與發展的時期,禁止對學生進行嘲諷。
3.多自主、少灌輸。每一項教學活動都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全程參與,每一個問題都引導學生自主解決,由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知識,自己體驗知識的來源與形成過程,激發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動力,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4.多討論少講解。成立學習討論小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嘉慶交流與合作,建立學習的責任機制,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討論的過程中來,自主學習討論貫穿于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使討論活動日常化、經常化,讓自由學習有充足的時間,討論也能深入的進行下去,形成民主化的討論氛圍。
5.多創造,少模仿。教師要經常提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具有發散思維、創新思維。答案不唯一的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使學生敢于創造,帶著強烈的好奇心與去探索知識,敢于質疑書本、教師與他人的觀點,在學習的時候有新思路、新方法。
6.進行全面的教學。教師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結合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因材施教,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使每個學生都有所長進、有所進步;面向每一個學生進行教學活動,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培養。同時注重學生的道德素養的培養,將德育目標滲透到英語教學中來,提升學生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感,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M].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