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榮華
摘 要: 科技期刊在新媒體時代的攻堅戰需要審視新媒體賦予媒體行業的時代機遇,同時破解面臨的挑戰。在挑戰與機遇并存的形勢之下,科技期刊應構建發展的著力點,實現融合式創新發展。本文分析了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的生存狀況,并在此基礎上從實現全面數字化、打造期刊品牌、搭建技術平臺等方面闡述了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構建發展著力點的應對措施,旨在切實推進科技期刊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 新媒體時代 科技期刊 發展著力點
一、引言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調整了新的媒體行業格局,為傳統紙媒載體帶來了新的發展挑戰??萍计诳鳛閭鹘y出版物,在新媒體的攻擊之下,正面臨新的發展挑戰。特別是出版物數字化進程,要求科技期刊順應時代發展,拓展傳播載體,強化競爭優勢,解決邊緣化的發展困局。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構建多元化的發展形態,是近年來科技期刊創新發展的重要趨勢。依托新媒體平臺,打造數字化期刊,搭建新的傳播載體。微信公眾平臺、移動APP客戶端等的新媒體應用轉變了科技期刊的媒介環境,為其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因此,本文立足對科技期刊生存現狀的研究,就如何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構建可持續發展的著力點做了闡述。
二、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的生存現狀
新媒體賦予了媒體行業新的時代色彩,新的媒體環境、新的競爭格局讓一直處于媒體優勢地位的科技期刊,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迎來了創新發展的機遇,但發展的新挑戰讓其深陷生存的困境之中。2016年,我國期刊總數達8068種,數量同步下降5.2%,總印數下降8.4%。在數量與總印數雙重下降的現實面前,我國期刊經營正處于下滑狀態,經營困境日益凸顯。對于科技期刊而言,經營下滑態勢同樣十分明顯。曾經擁有千萬粉絲的《讀者文摘》目前已破產,曾經風靡報刊亭的《計算機世界》于2014年悄然無聲地消失于公眾的視野中。傳統叫好叫賣的科技期刊,正在新媒體時代,或是退出歷史舞臺,或是停止出版印刷,轉戰數字化期刊。無論是何種方式的轉型或發展,都表明傳統新聞出版業正處于新的發展階段,業績下滑、增長乏力,報業持續出現倒閉潮,期刊無人問津等發展態勢引人深思:科技期刊在新媒體時代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在筆者看來,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的轉型發展,首先要認清楚困境在哪里,短板在哪里,以尋求發展的著力點。
(一)下滑:讀者數量下滑,顯出“無人問津”的尷尬。
進入2010年之后,我國媒體行業開始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態勢,新媒體引領的新的媒體環境正改變傳統媒體格局。自媒體的傳播路徑、指尖上的閱讀模式適應了新的時代要求,讓受眾能夠多渠道獲得豐富的新聞信息。在新媒體的“三新:新平臺、新載體、新方式”優勢之下,科技期刊的競爭優勢喪失,最直接的表現是讀者數量下滑,曾經“高高在上”的科技期刊逐漸被邊緣化,處于生存發展的困境時刻。早在2009年,一些核心科技期刊,就嘗試與新媒體聯姻,并推出了移動閱讀平臺、E-mail Alerts等新模式。如下表所示,是2016年科技期刊網站應用新媒體的情況。從中可以知道,科技期刊在新媒體時代,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尚有待強化,新媒體應用占比低于50%,特別是移動閱讀平臺應進一步構建。
(二)盈虧:期刊盈利模式單一,滯后于新媒體時代。
目前,新媒體成了媒體上次航的主體,傳統媒體的盈利模式正在新媒體時代逐漸弱化。對于科技期刊而言,平面廣告、訂閱是主要的盈利渠道。讀者數量下滑、平面廣告轉戰數字廣告,盈利渠道的收窄,勢必讓科技期刊面臨生存的壓力。2016年,科技期刊總印數2500萬冊,下降6.4%,定金總額49.2億元,下降2.5%。
(三)乏力:競爭優勢弱化,競爭的乏力感十分嚴重。
毋庸置疑,在新媒體時代,傳統紙媒面臨生存與發展的挑戰。傳統競爭優勢未能充分發揮、新的挑戰又迎面撲來。缺乏競爭優勢與載體平臺的科技期刊,讓人感受到其競爭的頓挫感。(1)科技期刊的成本高,用于印刷出版的費用占到39%,而對于數字化期刊而言,這筆開銷顯然可以不用支出;(2)傳統平面廣告的投放不再熱衷于期刊,而將大量數字廣告投放于新媒體平臺。因此,成本高、盈利差等內在條件讓科技期刊面臨平臺不足與經營乏力的雙重壓力。
三、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發展的著力點
科技期刊在新媒體時代的轉型發展,是基于可持續發展視域下準確定位、全面數字化進程的建設過程??萍计诳兄陨淼拿襟w優勢,專業性、個性化定制等優勢引導可以幫助科技期刊在新媒體時代開辟新的發展道路。雖然目前科技期刊尚處于發展的瓶頸期,但構建好發展的著力點將在與新媒體的融合式發展中,形成科技期刊新的發展動力,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因此,具體而言,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的發展著力點,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面升級:準確定位,實現全面數字化。
科技期刊正處于轉型發展的特殊期,如何準確定位,實現創新發展的新引擎,關鍵在于緊扣時代發展步伐,全面推進數字化進程??萍计诳哂袑I性屬性,這是媒體的優勢。為此,科技期刊要認清受眾群體,能夠在精準定位中提高服務質量,處于競爭的主動地位。在數字出版時代,科技期刊應實現全面數字化,并以受眾為主體,構建更加現代化的專業服務內容,讓科技期刊準確地進行市場推廣,構建新的發展動力。首先,科技期刊應建立數字化信息管理系統,在內容數字化的同時,依托新媒體平臺實現資源分類、檢索功能的便捷化,為受眾提供更好的期刊服務;其次,指尖上的新聞閱讀已成為現代人訂閱期刊的重要方式??萍计诳跀底殖霭娴耐瑫r,應與移動平臺聯合,通過手機移動端的構建,實現更加全方位的數字化建設。如科技期刊微信平臺的建立,實現了更加互動式的傳播方式。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加大宣傳影像力度,統計分析用戶的閱讀及分享情況,為期刊內容編輯、受眾準確導向提供可靠依據。
(二)打造品牌:提升期刊質量,打造期刊品牌。endprint
在用戶至上的服務理念中,科技期刊的好與壞需要用戶說了算。這就決定了用戶是科技期刊發展的核心資源,也是在轉型發展中所需構建的品牌主體??萍计诳瘮底只潜厝坏陌l展趨勢,點擊率、支付率成了數字化出版的兩大關鍵因子。點擊率的多少,取決于期刊內容能否吸引受眾。點擊率上去了,期刊的衍生產品、廣告及發行同步發生改變,優質的期刊水準依舊是科技期刊“安身立命”的關鍵所在??萍计诳杀旧仙?、利潤下滑的局面需要從“廣告、衍生產品”等領域突圍,穩固期刊發展的基本環境。無論是在傳統媒體時代,還是在新媒體格局之中,科技期刊都應注重內容品質的提升,這是期刊賴以生存的著力點。新媒體視域下科技期刊應整合資源,著力打造品牌化科技期刊,這是擴大影響力、提高內容質量的重要保障。(1)期刊的競爭日益加劇,提升科技期刊的社會價值,發揮好品牌文化效應,是獲得社會認可的有效途徑??萍计诳环矫嬉茉於ㄎ黄放莆幕?,在文化的延伸中提高期刊的服務水平,讓“個性化服務+品牌文化”支撐期刊在媒體市場中準確站位;(2)科技期刊要夯實專業屬性優勢,提高期刊內容的質量。在期刊數字化的進程中,內容的選擇及編輯更加多元化,這就要求注重期刊內容編輯工作能夠立足期刊定位,為受眾提供優質的專業服務。
(三)構建平臺:與新媒體融合,搭建技術平臺。
截止到2016年,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億,移動網民6.8億,使用手機上網的群體占網民比重的90.6%。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充分說明新媒體在受眾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萍计诳谧x者下滑的壓力面前,應該尋求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打開受眾市場,讓科技期刊更好地走進受眾的工作生活。新媒體平臺具有咨詢、社交及通訊等功能,便捷化的傳播方式能夠為科技期刊的發展提供新的載體平臺。為此,一要加快建立期刊網絡出版應用系統,拓展期刊編輯、閱讀系統,為科技期刊創建更加開放式、一體化的網絡出版平臺。從投稿、審稿、編輯到出版發行,再到讀者閱讀,都在智能化的網絡平臺中實現。如微信公眾平臺的搭建;云傳播、云推送等創設,都是實現科技期刊現代化傳播格局的構建;二要推進科技期刊編輯的自動化系統建設,提供期刊資源集成共享服務;三要聯合社會化媒體,如頭條、百科及豆瓣等媒體平臺,加大新媒體平臺的宣傳力度;四要推進科技期刊的數字化建設,關鍵在于構建公眾交流平臺。通過新媒體,實現科技期刊與公眾的互動交流,讓微信平臺、官方微博成為科技期刊傳播的新陣地。
四、結語
打造品牌期刊,擴大社會影響力,是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深入發展的重要基礎。新媒體給科技期刊帶來發展的機遇,要求科技期刊應審視當前發展形勢,能夠立足自身優勢,依托新媒體應用,構建發展的著力點。在筆者看來,科技期刊發展的著力點在于全面升級,在準確定位中實現全面數字化;在品牌期刊的構建中,提高期刊質量;在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中,搭建技術平臺,拓展科技期刊的傳播載體。
參考文獻:
[1]蔣彩云.傳統紙媒融合新媒體轉型圖存嘗試路徑研究[J].大陸橋視野,2015(03).
[2]蔡文戈.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廣播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探究[J].新媒體研究,2015(12).
[3]馬樹聲.全媒體時代播音主持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西部廣播電視,2013(16).
[4]王炎龍.我國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運營形態及新模式探索[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6(08).
[5]石婧,段春波,周白瑜.科技期刊應用微博微信平臺影響力評價初探[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