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
[摘 要] 由于商業銀行會計人員失去對會計信息的控制能力、會計人員綜合素質差、法律意識淡薄、銀行內控能力差、難以確認貸款利息等原因,目前商業銀行存在著信貸資產質量、固定資產、負債業務、損益等方面信息失真的問題,制約著商業銀行的經濟發展。為了改善商業銀行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應健全商業銀行會計管理制度,保證會計人員對會計信息的控制能力;加強商業銀行內控能力,加大對風險控制的力度;提高商業銀行會計人員綜合素質,打造合格會計隊伍;建立會計信息化核算管理系統;完善會計政策,減小選擇空間的范圍。
[關鍵詞] 商業銀行;會計信息失真;思考;對策
[中圖分類號] F830.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12-0170-03
一、商業銀行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
(一)信貸資產質量信息失真
很多商業銀行的信貸資產質量比較低,但是為了完成信貸的任務,為了給銀行創造良好的風評和口碑,故意將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作為貸款應還的本金或者貸款應付的利息,計入正常的貸款信息之中,企圖利用這種虛假的方式減少商業銀行的逾期貸款,降低不良貸款在貸款業務中的比例,制造虛假的高收息比率,造成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信息的失真,嚴重違反了銀行貸款的守則和銀行信貸管理制度。
(二)固定資產信息失真
當前,商業銀行對于從貸款方收回的用作抵債的資產,缺乏規范,很難管理,從貸款方收回的用作抵債的資產沒能在會計核算的過程中顯示出來,而是采取違規的手段,通過租賃的方式代替購買或建設,私自增加貸款方固定資產的價值,在商業銀行的賬外核算中顯示,造成了商業銀行固定資產信息的失真。
(三)負債業務信息失真
有的商業銀行為了隱瞞負債業務信息過多對銀行的不利影響,將公款和私款打亂存儲,故意公私不分,在月報、季報、半年報和年報中將存款數據故意打亂,私自更改存款信息,虛報存款數據,造成商業銀行負債業務信息的失真。
(四)損益信息失真
有的商業銀行為了完成銀行的績效指標,給銀行帶來更多的利潤,故意在財務報表上多提應收利息的數據,減少應付利息的數據,或者不把支出計入賬目之中,不在財務報表之中顯示。還有的商業銀行隨意羅列成本費用,把商業銀行應收的利息和提前收到的利息,納入商業銀行自身私設的“小金庫”中,而不計入財務報表,造成商業銀行損益信息的失真,偷稅漏稅現象頻繁發生,嚴重損害了國家的利益和商業銀行的信譽。
二、造成商業銀行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一)商業銀行會計人員失去對會計信息的控制能力
商業銀行會計信息失真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商業銀行會計人員失去了對會計信息的控制能力。會計信息失控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會計人員在銀行所處的地位比較低,很多工作都要受到上級或領導的管理和約束,沒有主觀執行力和控制力,權限明顯不足;其二,有個別的商業銀行會計人員,會因為個人的利益或私欲而對會計信息采取修改、刪除等手段進行造假,違反會計規定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使其他銀行會計人員無法完全控制會計信息,造成了銀行會計信息的失真。
(二)商業銀行內控能力差,缺乏足夠的監督力度
很多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能力很差,對于銀行會計的工作缺乏有效的約束力。有的銀行甚至沒有標準的內部控制制度,缺乏會計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的交流和聯系,在業務處理上也沒有達成共識,很難給會計部門提供及時準確的會計信息,導致商業銀行的會計在處理會計信息時缺乏時效性和準確性。內控機制的缺乏,自然會導致監督力度不夠。雖然,很多商業銀行也會定期進行一些內部的檢查,但都是敷衍了事。很多商業銀行每次檢查前都會事先做出通告,給了很多會計部門準備的機會,可以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應付檢查,當然就不會查出真實存在的問題。即使是檢查出了問題,也是采取內部檢查,以罰帶懲,力度明顯不足。長久以往,這種做法自然會降低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養成弄虛作假的不良習慣,甚至會造成違法違紀現象的發生,當然會使商業銀行的會計信息很難保證真實和可信,不利于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也不利于商業銀行的經濟發展和效益提升。
(三)商業銀行會計人員綜合素質差,法律意識淡薄
很多商業銀行,尤其是上市或大型的商業銀行,多數都是國有企業,或者是由國有企業轉變機制而來的,難免在管理和經營上還保留著原有的國有企業的弊病和不良習氣,裙帶關系和任人為親的現象比較嚴重,這就使商業銀行在會計人員這一至關重要的崗位上,安排的人選可能會存在不合理的現象。有很多商業銀行的會計人員綜合素質很差,既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也沒有很強的法律意識,更缺乏相當的職業道德素養,在工作中也是秉承著慵懶的作風和形式主義,不主動,不積極,得過且過,對于商業銀行會計信息中存在的問題,也不仔細和深究,沒有一顆公正的責任心。很多會計人員甚至還會因為自己是被某些領導提拔或者與某些領導有親戚,而與某些領導同流合污,營私舞弊,對會計信息進行造假,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違法犯罪的行為,嚴重地損害了商業銀行的經濟利益。
(四)忽視謹慎性原則,難以確認貸款利息
商業銀行貸款收取的利息要遵循謹慎性原則,要保證這些收益所得的利息能夠作為貸款再次流入需要貸款的企業,并進行精確的計量與核算。但是,現實中,這些所得的利息,卻受到國家的政策、企業的財務情況和負債情況、企業的信用評級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使商業銀行在收取利息的時候具有一定的波動性和變化性。很多企業的利息都無法收回,更有些連商業銀行的貸款都無法收回,形成了逾期和呆滯,導致這些利息無法轉變成商業銀行的資本進行信貸流通,放貸給其他企業。雖然在會計信息報表中有相應的顯示,但是實際上卻沒有真實所得,這就造成了貸款利息數據的虛假和貸款收益數據的虛假,無法真實反映商業銀行貸款業務所獲得的收益,自然造成了會計信息的嚴重失真,不僅給商業銀行帶來了風險和損失,也影響了商業銀行貸款業務的開展和決策。endprint
(五)會計政策有缺陷,選擇空間彈性大
商業銀行的會計政策,實際上就是會計人員在會計核算中所采取的各種方法和措施,會計人員會根據銀行的實際需要與核算對象的差異而選取有針對性的方法或措施。不同的對象會使用不同的會計政策,不同的會計政策則會生成不同的會計信息。比如說短期投資,商業銀行會根據所有投資項目的投資類型、短期周期、投資額度進行投資風險的綜合預測和投資失敗的準備;而對于長期投資,銀行則按照其中投資比重最大的項目進行風險投資預測和投資失敗的準備。然而,在現實的商業銀行會計政策中,對于不同對象所使用的會計政策,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所使用的會計政策也種類繁多,很難有一個規范的選擇空間,造成選擇的空間彈性過大,產生的結果也會因為缺乏規范的對比而產生誤差。長此以往,會計人員選擇會計政策進行會計核算所造成的誤差越來越大,自然會造成商業銀行會計信息的嚴重失真。
三、針對商業銀行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健全商業銀行會計管理制度,保證會計人員對會計信息的控制能力
解決商業銀行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首先是健全商業銀行會計管理制度,保證會計人員對會計信息的控制能力。而建立和健全商業銀行會計管理制度,首先就是能夠客觀準確地評價商業銀行的會計環境,確定現有的會計環境不會對會計工作和會計信息真實性產生消極作用,并能夠清楚地預判因政策、資金和決策的影響給未來會計環境帶來的變化,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其次,要高度重視會計報表,對于會計報表中的科目和內容進行嚴格要求和審核,要對目前會計報表中確實的科目和內容進行補充和說明,并保證披露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時性,不斷發現會計科目中的問題,并加以修正,保證會計報表中的信息能夠滿足所有會計信息相關群體的需要;最后,要學習和借鑒國際上一些最先進的會計核算方法,并根據商業銀行的實際情況進行改善和變化,用于會計核算的實踐當中,尤其是對于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要合理運用,嚴格計量,確保評估結果的正確性和信貸風險的可控性。
加強商業銀行會計人員對會計信息的控制能力。要提高會計部門的獨立性,提高會計工作的獨立性,提高會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正視會計工作的重要性,會計信息的支持性,提高會計人員的操作權限和工作范圍,使其盡量脫離管理的約束和限制,能夠真實地發揮會計核算、會計審計和會計信息披露的職能。要杜絕商業銀行存在的國有企業的弊病和不良行為,杜絕裙帶關系和任人唯親的職務任命做法,杜絕一言堂的管理模式,要廣開言路,多采納建議,讓能者上、庸者下,讓專業人士去做專業事情,確保會計工作的有序開展,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
(二)加強商業銀行內控能力,加大對風險控制的力度
商業銀行必須要加強內部控制的能力,加大對風險控制的力度。要不斷加強銀行風險意識的普及和教育,制定有針對性的內部控制制度,對于風險控制的環節,要從事后解決向事中控制和事前預判開始轉變。在風險控制的范圍上,要從單一的會計部門的風險控制,拓展到與會計部門相關的所有業務部門。在風險控制的方向上,要從全方位控制轉向技術薄弱環節、多發事故環節和重要性環節轉變。要加強會計部門與其他相關業務部門的溝通與交流,要多談話,多監督、多合作,形成一股凝聚力和向心力,互相之間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及時把業務部門的會計信息反饋給會計部門的會計人員,為會計人員提高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幫助會計人員完成會計核算和會計信息錄入工作。會計部門也要與其他業務部門形成倒掛的責任追究制度,把責任落實到個人,以便會計人員在進行核算和會計信息的錄入工作時,能夠及時發現問題,找到問題出現的環節和原因,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
(三)提高商業銀行會計人員綜合素質,打造合格會計隊伍
正是由于很多商業銀行還遺留著國有企業的陋習和弊病,致使裙帶關系橫行,任人唯親現象嚴重,導致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過低,無法勝任專業要求極高的會計工作,造成商業銀行會計信息的失真。因此,必須杜絕這種固有的陋習和弊病,要對商業銀行的會計人員進行綜合素質的培訓。要對商業銀行的會計人員進行會計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進行普法教育,進行職工道德素質教育,進行國家各項會計政策和銀行管理制度的學習。要從思想上有一個新的認識和提高,要從技能和方法上有一個質的飛躍,要有居安思危的心態,要有服務客戶的宗旨,要有強烈的主人翁責任感,把銀行的信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努力學習,認真工作,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多在工作中找經驗,在經驗中找發現,在發現中找創新,不斷充實和完善現有的會計管理制度,才能打造一只合格的會計隊伍,保證商業銀行的市場競爭力,確保商業銀行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
(四)建立會計信息化核算管理系統
商業銀行信息化科技運用的水平,對于推動商業銀行的經濟發展起到核心作用和決定作用。因此,商業銀行必須要建立科學高效的會計信息化核算管理系統。首先,這套會計信息化核算管理系統和商業銀行以往所使用的會計軟件和財務管理系統有所不同,會計信息化核算管理系統并不像以往那樣簡單地進行會計核算工作,而是要求把會計信息化核算管理系統與會計相關的其他業務管理系統有機的結合起來,聯合工作,互為補充,確保得到的業務信息和會計信息及時、準確、高效,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評估價值。其次,這套會計信息化核算管理系統還要做到對所有商業銀行的客戶信息進行優化管理和集中核算,把所有的客戶信息進行分門別類,按照系統的設定,進行高效的處理和精確的計量,最終進行完整規范的信息披露,并把這些披露出來的信息以報表的形式發到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平臺上共享,供所有業務部門和領導查閱和參考,更好地開展銀行的信貸工作和業務推廣。
(五)完善會計政策,減小選擇空間的范圍
商業銀行的會計政策是具有缺陷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在選擇會計政策的空間上彈性過大。因此,商業銀行有必要完善現有的會計政策,減小選擇空間的范圍。首先,規范會計政策的應用范圍,確定什么樣的情況使用什么樣的方法,做出具體的解釋和定性、定量的評價。其次,要遵循謹慎性原則,對于所有業務都要進行嚴格的監督和審核,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監督和審核,確保風險的可控性。最后,還要對會計人員常敲警鐘,提醒會計人員在應用會計政策時,要以法律規定和銀行制度為根本,不能過于靈活和自由,要防止以權謀私、假公濟私、營私舞弊等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確保提供的會計信息真實可靠,確保銀行的利益不會受到損害。
[參考文獻]
[1]張勇海.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2):113-114.
[2]曹毅.商業銀行會計事后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中國市場,2015(14):88-89.
[3]劉巍.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探究及治理其失真對策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5(17):248+251.
[4]周娟.我國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2016(9):187-188.
[5]葛雪飛.我國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的問題及對策途徑[J].財經界(學術版),2017(6):98-99.
[責任編輯:王鳳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