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盼娜
摘 要:小學階段是啟蒙教育,小學口語交際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不再單提聽話、說話,而是綜合起來稱“口語交際”。“口語交際課”是以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為主要目的的一種語文課型,是依據規定的教學內容,設置情景,讓學生進行口頭語言交際,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發展學生的對白言語和獨白言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口語交際的技能,養成與口語交往相關的良好習慣以及待人處事的交往能力等。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把握口語交際課的特征,上好口語交際課。可見口語交際教學不僅僅是語文課程的類型之一,更應貫穿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有效性
口語交際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其中聽與說的不同步、理解有困難、表達不準確、應對不得當、教學中無互動、教學組織形式不靈活等是現今小學口語交際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那么在我們農村小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呢?我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關鍵是把握口語交際課的特征,才能上好口語交際課。
在社會交際變得越來越頻繁的今天,口語交流已成為現代公民必備的能力。從某種程度上說,它比讀寫更重要、更實際,更為人們迫切需要。小學階段強調口語交際能力訓練,也是符合個人言語活動的發展順序的,聽說在前,讀寫在后,十三歲前孩子的語言能力提高很快,語言習慣更容易養成。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喚起了人們對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視。
一、口語交際教學存在的問題
第一,重視程度不夠。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雖然部分老師對口語交際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但是因為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因此并沒有重視口語交際的實際訓練。對于小學語文交際教學,更多的老師認為口語交際就是平常的口頭作文課,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的普遍做法就是,先給學生安排訓練的理論題目,然后再對學生的練習結果進行瀏覽性的檢查,這樣錯誤的認識不僅沒有達到口語交際的目的還造成了教學時間的浪費。
第二,學生缺乏主動性。我國的教育模式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這不僅使老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只單純的重視對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造性能力,而且也限制了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并沒有主動的參與意識,這不僅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第三,缺乏實踐性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設口語交際課程的目的是為了在日常交際的活動過程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行為習慣以及待人態度的培養。然而,實際的口語交際教學中對學生實踐性的交際訓練依然十分缺乏。這主要體現在,首先,老師沒有準確理解口語交際訓練的實質內容,大多時候老師都錯誤的將口語交際當作口頭式作文課,因此在口語交際的訓練中,不僅沒有發揮口語交際的實效性,還使學生的交際訓練僅僅是停留在表面上。然后,口語交際的訓練只限于部分成績好、思維活躍的學生,而絕大多數學生都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第四,教學內容的不正確理解。對于口語交際的教學內容,大多老師都簡單的理解為教材內容,而沒有將口語交際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有機的結合。因為老師對教學內容的不正確理解,就導致了學生實際口語交際的效果并不明顯。
二、口語交際教學的策略
第一,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善于通過教學情境的設立激發口語交際的熱情和興趣,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培養自己思維的廣闊性以及發散性。因為思維的廣闊性不僅是學生創新思維的基礎條件,還是促進學生養成認真思考習慣的關鍵因素。老師要經常性的給與學生表揚和肯定,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表述。如在學習《狐貍和烏鴉》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分別扮演狐貍和烏鴉的角色,從教學內容出發,給學生設定一個交際情境,如果第二天狐貍和烏鴉又一次相遇,那它們又會發生故事呢?老師要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故事補充完整。通過這樣的情境對話,不僅有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還能促進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和交際能力的發展。
第二,提供足夠交流空間。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充分的互動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礎,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靈活運用多樣化的互動方式,如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是通過學生間的交流,來達到思想意識交換的目的;也如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個主要體現在老師和學生之間角色的互換來進行一種思想上的平等交流,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老師處于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被動的接受老師口述的教學過程。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老師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體作用,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到口語交際的活動中。再如集體式互動,集體式互動包括小組學習模式的交流、全班學生的共同交流以及面向社會的廣泛交流等。這種集體式的交流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交際面,還能有效地促進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第三,引導學生掌握交際方法。在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時,老師應該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引導作用,通過傳授口語交際相關的方法和技巧,使學生在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好的進行口語交際。在學生的訓練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地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在不斷地嘗試中,體會口語交際的實際價值。如在學習《木蘭從軍》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對花木蘭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和了解,然后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將“木蘭從軍”的故事表述出來,這樣不僅能促進學生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更能在提高課堂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的口語交際教學不僅是對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一種鍛煉,更是對老師教學方法的一種全新考驗、挑戰。針對我國目前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而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充分地認識到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它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關鍵作用,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從存在的問題出發,改進不足并加強學生的口語交際學習和實際訓練,這不僅能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創造性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只要教師能做有心人,那么,處處都能指點學生說話,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口語訓練在課堂外就有著更廣闊的天地。
參考文獻:
[1]夏鵬彬.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反思和教學方法研究[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0.
[2]楊樹源.小學口語交際課教學現狀調查報告[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