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君
摘要:“寒暄”是以語言行為為主的包括某些動作的社會行為方式,其目的是為了建立、維持和加強人們之間的親和關系,是存在于整個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任何一個國家、一種語言都有其寒暄的表達方式,但是沒有哪一個國家的語言像日語這樣,有如此豐富、大量、適用于不同場合的寒暄語。豐富的寒暄語是日語的一大特征,與日本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關鍵詞:日語 寒暄語 日本文化 關系
中圖分類號:H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4-0079-02
“寒暄”在日語中寫成漢字「挨拶」,讀音あいさつ,中文讀音“挨拶”(ai za)。“挨拶”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挨”的原意是擠壓、推擠,“拶”的原意是壓迫、逼迫,從原意上來看,這個詞毫無謙讓的意思。在唐、宋時期佛教盛行,禪宗和尚們為了悟道,常常進行一對一(「一挨一拶」いちあいいちさつ)的問答,被稱為“挨拶”。佛教傳入日本以后,“挨拶”一詞便在日本扎下了根。日本語言學家渡邊友左在《國語學研究事典》中所下的定義是:“人們為與他人建立親和的社會關系,或為維持、加強已經建立起來的社會關系而進行的社交、禮儀性行為之一。”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寒暄是社會生活的“潤滑劑”。
一、寒暄語的分類
(一)日常生活中的寒暄語
初次見面的寒暄語:初めまして、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與家人間的寒暄語:ただいま、お帰り;行ってきます、いってらっしゃい;吃飯時的寒暄語:いただきます、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見面時的寒暄語:おひさしぶりです、お元気ですか;鄰里間的寒暄語:お出かけですか―ええ、ちょっとそこまで;道別的寒暄語:お元気で;道謝的寒暄: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すみません;どうも;道歉的寒暄:すみません;どうも;祝賀的寒暄語: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拜訪時的寒暄語:お邪魔します;服務場合的寒暄語:いらっしゃいませ;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二)書信中的寒暄語
書信中的寒暄語主要用在書信的開頭和結尾,而且都是與時令季節相關的表達。從1月到12月,每個月份、節氣都有不同的書信寒暄。比如說1月份的書信的開頭:新春とは申しながら、まだ厳しい寒さが続いておりますが、いかがお過ごしでしょうか(時值新春之際,天氣持續寒冷,一切可好);在結尾多為問候的表達:まだまだ寒さ厳しいですが、くれぐれもご自愛ください(天氣還很寒冷,請一定保重身體)。
(三)商務場合的寒暄語
分為社內寒暄和社外寒暄。多為固定的表達。社內寒暄語:お疲れ様でした;ご苦労様でした;お先に失禮します。社外寒暄語:いつもお世話になっております;今後ともお付き合いのほどよろしく願いします。商務場合的寒暄語還包括商務郵件中的寒暄語,也是固定表達。如:いつも大変お世話になっております;今度ともご支援のほどよろしくお願いいたします(一直以來承蒙您的關照,今后也還請多多支持);信藤様のご健康とご発展を心よりお祈りしております(由衷地祝愿信藤先生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二、日語寒暄語的特征
(一)定型化
一天中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場合,都有其固定的寒暄表達。固定的場合使用固定的寒暄語,可以說給人際交往帶來很多便利。而且每句寒暄語都有它的演變過程和深層含義。如: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意思是您起的好早啊,身體還好吧。您這么早起來,真是辛苦了。是對早起外出勞作的人的一種關心和慰問。
(二)待遇表現性
1.上下關系
根據說話對象的地位、長幼的差別,寒暄語的使用也有差別,如:上對下使用おはよう、ご苦労さま;下對上必須使用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お疲れ様でした等。
2.內外關系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おやすみなさい”可以對家人或親近的人使用,但是こんにちは、こんばんは、さようなら只對外人使用。こんにちは是“今日はよいお天気で…”“今日はご機嫌いかがですか”的省略。こんばんは是“今晩は穏やかな夜でいかがですか”的省略。さようなら是“そのようならば”的省略,是表示分別的寒暄語,對外使用。如果一家的主婦早上對要去上班的丈夫說“さようなら”而不說“いってらっしゃい”,那么這是在對丈夫宣告離婚。
3.利益與親疏關系
顧客向店員問路或尋求幫助之后,只說一句“ありがとう、どうも”就可以了。可是,就算顧客什么都不買,只是在店里閑逛,店員也要對顧客說“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表達謝意。因為顧客是能給商店帶來利益的一方,對顧客使用敬語、表達尊敬是理所當然的。
(三)伴隨鞠躬等身體動作
寒暄和鞠躬在日本是一組動作,嘴上寒暄,隨之身體作出鞠躬的動作。從上幼兒園就開始學習,寒暄鞠躬在日常中頻繁使用,不知不覺中已經滲透到日本人的意識當中。但是在外國人看來,就覺得很繁瑣,甚至看到兩個日本人互相不停地點頭哈腰而覺得好笑。確實,在其他國家,人們互相寒暄的時候,是不做鞠躬動作的。這個是日本特有的一種禮節。在日本,鞠躬分為最敬禮、敬禮、軽い禮三種。在很多國家,比如中國,見面的時候握手是一種禮儀,為什么在日本沒有形成握手的禮儀習慣呢?日本人對私人空間比較看重,不喜歡與別人太近距離的接觸,尤其是初次見面的時候,鞠躬的話,彼此之間可以保持一定的距離。
(四)季節性
在日本,書信中的寒暄語在開頭和結尾多使用與季節時令相關的季節語,如:一月份的季節語有初春、新春、寒冷、酷寒、厳寒、寒風、厳冬、極寒、春寒等。在書信開頭多使用這樣的表達:厳寒の候、貴社ますますご繁栄のこととお慶び申し上げます。(隆冬時節,祝貴公司生意興隆。)
三、寒暄語與日本文化的關系
(一)體現日本人的集團歸屬意識
集團主義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日本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社會條件,使日本人有了同甘共苦、團結互助、居安思危的意識,形成了高度統一的民族集團意識。①日本是一個集團主義意識很強的社會。由于歷史和地理的緣故,日本人對其所在的集團形成了“家”的意識,具有很強的歸屬感。日語日常寒暄語表達也反映了這一點。日本人在離家出門時,通常對家人說:“いってきます(我走了)。”而家里人則說一聲:“いってらっしゃい(你走呀)。”外出回來的人在進門時要說:“ただいま(我回來了)。”而在家的人則說:“お帰りなさい(你回來啦)。”這種“寒暄”不光是在家庭,而是已經普遍應用于整個日本社會。外國學習者苦于無法將日語寒暄語翻譯成合適的母語,因為寒暄語是日本特有的語言特色,其他國家沒有如此豐富的寒暄語。
(二)體現日本人重視和諧的精神
日本是一個重視和諧的社會,“和諧”是日本文化的核心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日本人的性格和思維。它滲透到日本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各個方面。“和”在語言交流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②日本人在用餐前后,或是接受別人款待時,都要說一句“いただきます”和“ごちそうさま”。前者是“承蒙賞賜”,后者是“多謝款待”的意思。對于日本人來說,這兩句寒暄語不僅僅是表示對款待自己的人的感謝,更是對所有為我們提供餐食的人的感謝。
對別人給予自己的好處表示感謝,或對自己給別人添的麻煩表示歉意,是 “寒暄”語的特色之一。例如,日本人經常在“寒暄”時提起已經過去的事情,比如說“先日は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昨夜は失禮しました”等。這種“寒暄”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建立在一個不間斷的時間線上,進而得到穩定的發展,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融洽。
“失禮します”“お疲れさま”“すみません”都是使社會生活更融洽的寒暄語。在工作結束之后,和對方說“お疲れさま”,意思是:我們在共同的場所,度過共同的時間,我了解你工作后的疲勞和辛苦,用“お疲れさま”來關心和慰問對方。這里面也隱藏著作為集體成員的集團意識。日本人在表達謝意時,喜歡說“すみません”,這里面帶有“給您添麻煩了,我心里實在過意不去”的意思。所以此時,比起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すみません”更符合當時的語境,更能表達出說話人的心情。
(三)體現日本人的自然意識
日本人自古以來就在固定的土地上從事農耕稻作,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環境中生活,雖然有時受到臺風、地震和火山的侵襲,但同時也從自然中獲得了不少恩惠。日本人從來沒有把自然界看作對立面,而是把自然看成是人類的朋友和生活上的依靠。這種對自然界的親和意識在日本人中間表現得是非常強烈的。③在日語的寒暄語中有關季節、氣候的語言有很多。比如“暖かくなってきましたね(天氣暖和起來了)”“今日はあついですね(今天真熱啊)”等都是頻繁使用的寒暄語。尤其是在書信中,開頭就是有關季節氣候的表達。日本人對自然抱有敬意,從日常中的寒暄語中就能看出日本人希望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思想意識。
四、結語
日本語言學家森田良行先生說過:“語言是社會文化的產物,離開文化視點考慮語言就無法看到真正的語言”④。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積淀,是文化的印象,語言中隱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學習一門外語,不光要學習詞匯、語法、句子,更重要的是學習隱藏在語言背后的各種文化現象。只有熟悉一國的文化,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該國的語言,才能準確地實際運用語言。寒暄語作為日語的一大特色,其背后所隱含的日本文化是極其豐富的,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注釋:
①張艷軍.淺談日語寒暄語與日本文化[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3):56-57+60.
②崔昆.日語寒暄語的語用研究[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1(2):77-84.
③朱憲文.淺析日語寒暄語及其文化背景[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5(4):62-64.
④(日)森田良行.日本語の視點[M].創拓社,1995.
參考文獻:
[1]楊紅麗.日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2]邵君.伴隨寒暄語的非語言行為研究[D].吉林大學,2014.
[3]張麗霞.關于日本職場中寒暄語語言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4](美)本尼迪克特.菊與刀[M].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11.
[5]韓立紅.日本文化概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