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莉
摘要:宿舍文化是大學生在宿舍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群體文化。它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本文通過闡述宿舍文化的內涵,分析宿舍文化建設對高校宿舍管理的影響,就如何加強宿舍文化建設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校 宿舍文化 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4-0139-01
一、宿舍文化的內涵
高校宿舍文化是大學生在學習、生活過程中,以宿舍為載體,以學校生活中從事的各種活動為主要內容,伴隨同學之間生活習慣、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的相互融合與適應,所形成的統一的一種群體文化,是由宿舍成員共同建立和長期形成的、潛移默化的氛圍和影響力,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有著重要的影響。它包括四個層次的內容,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宿舍文化的靈魂。[1]
二、高校宿舍文化對日常管理的影響
1.物質文化層面
高校的物質文化建設是指對宿舍內的各種生活設施的配備以及學生相關物品和衛生狀況等方面的限制,同時也包括宿舍周邊環境的建設。[2]高校宿舍物質文化投入較少、過于滯后,不能為學生提供更為人性化、現代化的學習生活場所,加之宿舍面積狹小,入住人員集中,衛生狀況令人擔憂。而這種物質文化的落后,不僅降低了高校的先進性和管理前沿性,還大大降低了學生對母校的歸屬感。
2.制度文化層面
服務育人意識淡化,管理制度過于僵硬。嚴苛的宿舍管理制度,雖然在宿舍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這種以“管”為主的傳統管理模式與當代大學生意識超前、思維活躍的特點相違背,容易使學生反感,大大抑制了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能動性。尤其對叛逆的大學生來說,僵硬的宿舍管理制度不僅不能引導和約束他們,還會激化學生的逆反心理。
3.行為文化層面
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網絡技術的盛行在方便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如盲目從眾、肆意攀比、嚴重浪費、隨波逐流現象叢生,甚至在宿舍拉幫結派、抽煙、喝酒、大吵大鬧,這些不良行為嚴重影響和阻礙了宿舍文化建設。
4.精神文化層面
精神文化是宿舍文化的靈魂,是引領大學生宿舍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的排頭兵。很多高校對宿舍精神文化建設的研究,僅僅停留在表面,未能從內涵、外延等方面對其進行深入研究,過度注重宿舍硬件設施的完善,忽視了宿舍精神文化的育人功能。傳統的宿舍管理,思想陳舊、制度僵硬、形式單一,很難體現大學生宿舍文化精神風貌。
三、如何更好地加強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
1.思想上高度重視
宿舍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學校校風、學風的縮影,對大學生成長成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高校層面要高度重視,遵循創新性原則,從實際出發,把宿舍文化建設提上高校學生日常管理的日程,制定合理的、符合實際情況的、便于操作的宿舍文化建設規劃。
2.宣傳上加強引導
學校應重視宣傳和引導,可以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微博、微信、宿舍樓里的宣傳黑板、宣傳標語等平臺大力宣傳,引導學生向典范學習,如勵志類、好人好事、校園快訊、人際交往、生活常識、高雅文化等,使宿舍文化深入人心。
3.育人理念深入其中
學校在優化硬件設施的同時,應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將育人理念深植其中,符合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因此,在制定和完善宿舍管理相關制度時,除了考慮時效性和長期性,還要最大限度地反映學生意愿,將以“管”為主的傳統模式與“以生為本,服務育人”的新理念相融合,體現高校育人的宗旨。
4.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學校應營造氛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宿舍文化建設中,應充分發揮宿舍德育教育主陣地作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開展宿舍文化節、模范宿舍評選、宿舍聯誼、讀書會等豐富多彩文化活動,調動廣大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在不知不覺當中受到熏陶,使精神文化入腦入心,貫穿于宿舍文化建設的全過程,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5.持續優化管理
高校應持續優化管理,更新管理理念,建立宿舍專人管理團隊。同時,運用網絡,實現全員參與。配備業務精、素質高的管理團隊,以宿舍為平臺,結合宿舍文化建設的群眾性要求,建立適應宿舍文化的網絡系統和組織脈絡,做到現實與網絡雙重管理。實現宿舍文化活動線上線下同時進行,切實引導學生,在豐富課余文化的同時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四、結語
高校宿舍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主流文化、高雅文化的縮影,對大學生的成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加強宿舍文化建設,讓宿舍成為學生進步的階梯、成熟的搖籃,成為孕育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主陣地,從而對學生形成一種內在的約束力,促使高校宿舍管理工作打開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李瑞學,田媛.加強高校宿舍文化假設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7(1):60-61.
[2]王海彪,孫晶.淺談高校宿舍文化建設[J].才智,2014(36).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