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國民
摘 要:根據當前的新課程改革的特色,情境法教學在中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越來越廣泛,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也比較廣泛。數學課的情景教學法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促使其提高學習效率,本文對數學教學中的情景教學法做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數學課堂;情景教學;中學數學
創設問題情境進行初中數學教學,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驗,分析了創設問題情境的原則,提出創設問題情境的做法。
一、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不斷深入,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各大學校的教師背負著升學的壓力,使得教育手法越來越應試,落伍。在觀念上,一些教師的教育理念和信仰不能跟上時代潮流,與時俱進;在課堂上,教師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模具的應用方面比較老化,課堂氣氛沉悶,這些傳統教學的缺點在數學的教學活動中尤其明顯。在以往的數學課堂,教師一般整堂課都在解題,導致學生在課堂就會精疲力盡,無力解題,知識的吸收能力下降。隨著時間的流失,那么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也會日益下降。因此,現在實行的大規模的情境教學對于緩解這種教學癥狀有極其明顯的效果,以下從初中數學課來詳細解析數學情境教學法在中學數學課堂的應用情況。
二、學會用數學的思想來考察現實
在現實情境中發展兒童的數學素養是個重要的途徑,因為兒童可以在這些實踐、操作以及使用具體材料的過程中,有效地獲取知識和技能,增進理解;運用數學知識發現和解決一系列現實生活問題;處理由課程其他領域或其他學科提出的問題;對數學內部的規律和原理進行探索研究等。概括地說,要學好數學,就要用數學對具體情境進行思考和探索。這時,學生需要學會如何分析和解決問題;學生需要學會如何獲得信息有效地加以處理;學生需要學會如何與人交流與溝通;如此等等。
因此,數學教學應該引導兒童觀察和認識周圍世界最簡單的數量關系,建立情境與一般法則的聯系,從而激發他們超越這些規則并能用數學語言來進行表達的動機,真正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生活和思維的組成部分,這對兒童來說是非常主要的。
三、創設趣味性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疑問
良好的開端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在新課程課堂教學中,巧妙設疑布趣,把學生置身于研究數學問題的氛圍之中,能誘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做到問題情境趣味化,讓學生在問題情境發生、發展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創新性地學習,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學生積極思維的火花,使學生情不自禁地展開交流與討論。
四、數學課的情境教學法的應用
首先要創設好問題情境,問題情境簡單說就是提問題,帶著問題進入學習。在新課改中,學生在教學活動的位置變化了,原本是被動接受的現在變成了主動的去學習。教師根據自身的教學內容,合理利用新教材。新教材中有不少“試一試”“做一做”的環節,教師可以提前引用,充分利用教材,根據教材提出一些簡單的例證,讓學生進行探討,解答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更多豐富的知識,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去發現,分析,研究問題。
其次,如何呈現已創設的問題情境也是至關重要的。多年以來,我國學生閱讀面不廣,注意力低下,在學習的時候尤其對數學產生嚴重的抵觸心理。所以,教學經驗告知教師,需要適當的對學生學習的起點進行降低,例題呈現不能太過抽象,問題要簡單明了,不能造成閱讀方面的障礙,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不害怕去接觸數學,學習數學,使學生不自覺的沉浸在學習情境中,集中注意力。
再者,學習情境一環扣一環。首先導入課程的情境是教師設置的,那么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使學生不知不覺的去自己創造情境。這樣去要求學生自己發掘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利用情境創造情境的方式有利于學生培養自己的發散思維和獨創思想。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學生在培養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時也在激發自身對數學的愛好。傳統課堂是學生不敢提問,不敢回答,而新課改的課堂是鼓勵提問、鼓勵作答。其實這一環節的設定會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影響教育目標的達成。
五、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情境,啟發學生思維
數學教育家波得亞說過:“數學教師的首要責任是盡其一切可能,來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我們過去的數學教學往往比較重視解決現有的數學問題,即課本上已經經過數學處理的問題,學生一遇到實際問題就顯得不知所措。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其關鍵是要善于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發散性和趣味性的問題,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組織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數學活動。
例如購房問題,我是這樣組織教學的:“老師準備購買一套新房,請同學們替老師想想:首先應該考慮哪些問題?希望同學們利用數學知識為我出謀劃。”學生說,要知道房價,考察地理位置、交通情況,了解優惠政策、可使用面積、小區物業管理等。然后老師出示房價讓學生根據房屋基價、優惠政策以及樓層差價等計算總價。接著老師又創設了這樣情境:“老師房子買好以后,為了美觀和舒適,我準備進行裝修(大屏幕出示各種室內裝修圖片)。你有什么信息可以提供給我?”由學生介紹木地板的市場調查。老師誠懇地問學生:“我最好選擇哪一種木地板?為什么?你能用數據說明嗎?”然后請各小組的同學合作探討,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到實物投影儀上展示。
總之,新課程的改革對當代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教師提出了不少新理念和教育觀點,其核心就是“學生主體,教師參與”,新版數學教科書的編寫更加體現了對學生的高要求。因此,在新課程特色要求下,情境教學法在中學數學課堂的應用也是相當的廣泛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