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華濤
摘 要:高中歷史學習能夠讓學生了解過去展望未來,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都發生了較大變化,教師更加注重在課堂上使用不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情境教學是新課改之后教師提出來的有效教學辦法,將情境和歷史知識相融合,能夠帶給學生更多的實際感受,同時加入情感教育,學生的內心情感也會被激發出來,由此提升歷史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歷史;情境教學;情感教育;要點
我國新課程改革正在不斷深入,情境教學方式在教育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高中歷史課堂上使用情境再現的方法能夠讓教學更加真實,更加立體化,減少只是以簡單文字呈現知識的枯燥感。歷史事件在情境加情感的共同烘托下形象展示出來,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同時也讓歷史教學效率得到強化。
一、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學情境設計欠缺
教學情境的設計需要使用多媒體,同時多媒體的存在也讓教學設計更加簡單、完善,可以說多媒體的產生極大的推動了歷史學科教育的進步。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問題,主要是在歷史教學中,還有一部分教師對多媒體的使用理解的不夠透徹,簡單的關注了歷史教學情境的設計,對教學內容還有教學中情感的加入有所忽視。最后造成的后果是直接使用他人的多媒體設計成果,借用他人的教學方式教學,學生的學習體驗不夠強烈,對歷史知識的感受也是非常平淡,由此導致學生思考力下降,行動力下降,對于學習效率的提升會有負面影響。
(二)歷史教學缺乏情感教育
歷史學科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受到我國傳統教育的影響比較深重,因此更加關注歷史知識的傳輸,忽視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核,這樣教學改革的三個維度就會不健全。學生在這種情況對歷史知識只是簡單的記憶和背誦,實際的理解非常淺顯,最后考試之后全部忘記,由此對國家民族情感的淡薄性極大的影響了歷史教學的真實性,若是學生對國家缺少愛國情懷,那么歷史教學也就是去了本身的初衷。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的結合要點分析
(一)有效利用多媒體資源,提升教學理念
當前學校使用多媒體教學的現象十分普遍,在此情況下要多組織教師學習多媒體的有效利用,不能盲目跟風,要讓多媒體真正的起到情境創設加情感教育的作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歷史事件的短片、視頻、圖片等等,仿佛學生置身其中,真實的感受聲音和圖像,展現出歷史文化也能夠讓學生在歷史課堂上集中注意力,了解不同時期的不同歷史。多媒體設計要有學生的參與,提升學生的動手動腦以及團結互助能力。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辛亥革命》的過程中就可以讓學生自己查找關于辛亥革命的圖片,展現當時的社會情形,讓學生說出自己對這一事件的感受,由此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加入愛國主義情感教育,激發學生熱愛民族的炙熱情感。
(二)利用情境教學,促進情感教育
歷史學科和其他學科有著較大的不同,情境教學能夠讓短暫的記憶被強化,最后成為學生的固有知識,因此教師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要加入情感教育的元素,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進而讓學生歷史有真實的認識,幫助學生去記憶。
例如,在學習古代經濟的過程中,要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自己去演繹,情境為在一個鬧市當中,人們交易使用的貨幣是圓形方孔的貨幣,度量衡被統一。由此讓學生猜測這是什么時期,在這個時期中都發生哪些重要歷史事件。萬里長城的修筑對后人產生怎樣影響,是痛苦、災難還是百姓安居樂業等等。在情境創設之后加入情感反思,能夠讓學生的思考更加廣泛,識記知識也更為具體細致。
(三)利用情境創設,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和內心情感
情境創設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是激發學生學習潛能的做好辦法,情境教學是現代化開放教學的典型,能夠極大的培養出學生創新性思維,同時讓學生的思維被發散。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鴉片戰爭》的過程中,就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到陳列館、博物館,了解鴉片戰爭時期的真實生活。其中的圖文信息、物品信息還有歷史資料等等都能夠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受,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歷史事件。最后總結出對這些事件的內心體會,教師可以選擇在博物館進行實地講解,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由此將學生的學習潛在情感也激發出來。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情境教學和情感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要點進行了分析和論述。其中提出當前教師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分別是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的盲目性,其次為歷史教學中缺少情感教育。提出了問題的解決辦法,教師要結合歷史課本運用多媒體,同時學生參與其中;使用情境教學提升學生的內心感受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歷史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韓盼.高中歷史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思考[J].才智,2016,14(7):65-65.
[2]尹濤.呼喚高中歷史課堂情境創設的本真回歸[J].考試周刊,2015,22(58):131-131.
[3]劉影.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情境創設初探[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14(8):12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