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芳
摘要:在網絡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各個學?,F代化教育技術的建設與應用也在日益趨于成熟。這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進一步探索將網絡環境與課程教學進行整合的規律。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高年級的拓展閱讀教學能夠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便捷、交互以及資源共享的優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外閱讀
一、基于網絡優勢,變革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在閱讀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感悟,不同的讀者對于書中的同一人物都有不同的見解。這就是自主意識在閱讀中的具體體現。教師之所以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是因為人的思想觀念決定著人的實踐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和興趣,提升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提高學生信息的搜集、分析、篩選和應用能力。而小學語文的網絡閱讀教學,就是要在閱讀過程中讓學生主動去分析判斷搜集到的大量信息,并將這些信息進行靈活的運用和創新。這種探索和嘗試,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的閱讀方式,轉換了教師的地位和角色。在強調學生自主閱讀、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教師在整個閱讀拓展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要利用自身的文化優勢,指導學生正確閱讀、積極思考、幫助學生總結閱讀經驗。
小學語文在網絡環境下的閱讀拓展,改變了傳統的封閉狀態,使學生的學習空間有了很大的轉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網絡獲得了豐富的學習資料,加深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協作。網絡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為豐富多彩的、自由、新穎的學習空間,使師生、生生之間交流自如,溝通方便。網絡為我們搭建了一個超越時空限制的開放、寬松的學習平臺。網絡促進了信息互動,為現代的閱讀教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二、運用網絡環境,拓展閱讀視野
網絡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打破了傳統的課堂觀念,跨越了時間和學科的限制,拓寬了語文學習的領域,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科內容和學習方法中相互交融、滲透。網絡環境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能夠與時俱進的獲取現代社會所需的語文素養。如何高效的利用網絡來進行閱讀拓展是每個語文教師都需要探索的重要問題。
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閱讀,使學生嘗試自主解惑、自主探究。學生在閱讀課文時,會產生許多疑問,這就要求學生利用網絡搜集資料,自主解決問題,使學生體驗從發現問題到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從滿腹疑慮到豁然開朗的喜悅。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網絡搜索與課文相關的其他作品進行閱讀。利用網絡進行拓展閱讀既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這才是利用互聯網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方法,教會學生如何利用網絡找到問題的答案,并把學生引入知識的海洋。網絡下的閱讀拓展能夠帶領學生穿越時空,進入浩瀚的知識海洋。
如教師在講授小學六年級下冊《魯濱遜漂流記》之前,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自主預習這篇課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前提出幾個問題:“為什么魯濱遜會獨自留在荒島上?他是怎樣在荒島上生存的?最后又是怎樣離開荒島的?”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后,從網上搜索《魯濱遜漂流記》原著進行閱讀,或者從網絡上搜索電影《魯濱遜漂流記》觀看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學生通過利用互聯網閱讀原著或觀看電影的方式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在閱讀中學會了自主解惑、自主探究,同時這也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深入探索反思,優化閱讀教學
網絡環境下的拓展閱讀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性,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環境。網絡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拓寬了學生的知識來源,也擴大了師生間的交流途徑。學生在校園網上相互交流溝通,展示自己的學習和閱讀成果,贏得了更多的學習空間,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激發了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從實際的實施情況來看,由于網絡閱讀拓展屬于新生事物,尚未成熟,教師還要不斷地總結經驗,反思網絡環境下閱讀拓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了解網絡閱讀教學的局限性。對于一篇課文來說,其涵蓋的信息量是十分巨大而廣泛的。網絡環境下所展示出的課文知識點繁雜而混亂,不利于學生準確的捕捉到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互聯網也容易使學生產生依賴心理,影響學生獨立的思考。因此,教師要正確處理教師的引導和學生自主學習之間的關系,把握學生交互協作與獨立思考之間的辯證關系,及時調整拓展閱讀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在信息化的時代下,教師要善于高效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創建一個好的教學環境。教師應當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發展。同時,教師還應當注意網絡閱讀教學的局限性,揚長避短,使網絡真正成為提高閱讀課堂效率的工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