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娟
摘要: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微博、微信、微電影等接進入到校園中,對教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小學“微作業”作為小學教育與微媒體融合而產生的一種新型作業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的是微課主要是以簡單、高效為特點,并且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從而在小學教學作業輔導中發揮出獨特的作用。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作業輔導
前言: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但不少教師都將信息化結合重點放在課堂教學方法上,忽視了對課后作業的信息化改革。作業作為小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學生掌握和鞏固知識、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學習渠道,也是教師調整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而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小學作業輔導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教師要充分利用微課的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的習慣,快速高效的完成課后作業。
一、創新作業形式,提高“微作業”的實踐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小學作業輔導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減輕學生作業壓力的同時,提高學習完成作業的質量,為了實現在減負的同時實現增效這一目標,教師就要注意在設計“微作業”時應該提高作業的創新性和實踐性,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首先,教師應該遵循大的教育背景和素質教育的目標,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努力創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微作業”,讓學生突破課本知識的局限,深化學習課外知識。此外,教師還要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記憶、身心發展的要求,小學生對新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結合課程知識,創新作業的形式,如教師把作業放到群里讓家長和學生一起完成、或者是改變作業的一些詞語,多用一些“未解之謎、你來猜猜”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積極思考來完成作業。其次,教師也應該遵循實踐性原則,提高“微作業”中實踐活動的比例。課后作業設計的重點是音帶學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來達到知識應用的目的,讓“微作業”作為一種橋梁和紐帶,來幫助小學生將知識內化為能力,全面提高小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是進行微課教學以及布置“微作業”的主要目的。
例如在講授《認識鐘表》這一課時,因為鐘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和用到的東西,因此,這一課的主要教學任務就是幫助學生認識鐘表,知道時間的表示方法。在這一節課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段提問時間的視頻,并把這段視頻發到家長群里,讓家長和小學生一起完成,幫助小學生掌握正確的認識時間的方法。
二、微課作業的設計要體現任務驅動,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微課是最近幾年新興的一種學習資源,其蘊涵的價值很大,適宜在各學科中推廣。目前,不少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然存在著思想單一刻板的問題,缺乏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缺乏多思維的思考能力。因此,教師在設計“微作業”時要充分考慮到作業能否給學生帶來動力,能否體現本節課的學習任務,這些都是數學教師在設計“微作業”時需要考慮的問題。同時,用問題做導向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明確要完成的任務,避免學生在鞏固新知識的時候無從下手,從而產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小學教學中“微作業”的設計最重要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一切教學資源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鞏固舊知識、預習新知識,為進一步展開教學打好基礎。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這節內容時,學生們在看到沒有規律的多邊形時,會感覺沒有頭緒,要想求出它的面積,就會更加感到困難,此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一項小任務:把已知的多邊形進行不同角度的切割或拼接,盡量讓已知的邊長變成自己熟悉的圖形的邊長,然后,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或動態圖來為學生們演示一個多邊形的切割或拼接,進而把無處下手的多邊形面積通過已經學過的知識計算出來,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把知識進行內化和運用,更好地完成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三、提高“微作業”的開放性和合作性,提高學生積極性
首先,“微作業”的設計和運用以實際行動踐行開放式的教學理念,依托為媒體發布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和情感性的作業形式,給學生提供豐富的作業形式,提高作業的開放性,從而發散學生思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其次,“微作業”還要充分體現合作性。教師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等社交平臺,展開網上小組合作活動,讓學生從“個人作業”轉向“小組作業”,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微作業”,能夠起到集思廣益、查漏補缺的效果,在降低學生個人作業任務量的同時提高作業效率。而且,還要注意的是小組合作不僅僅只學生之間的合作,可以指教師與學生之間、家長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以便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完成作業的監督,從而保證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快速高效的完成“微作業”,從而幫助找到新舊知識的聯系、為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例如,在課下的時候,教師并沒有針對個人布置作業,而是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通過采用“QQ群”的方式布置了小組作業。這種布置作業的方法很新鮮,學生們都會為了小組榮譽積極參加,在學習《測量旗桿》的高度時就可以采用這種辦法,讓小組成員以校園內的某個旗桿或者某顆樹作為目標,對其進行測量,這樣每個人在小組里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完成作業的時候也會通力合作,又快又準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另外,還可以讓小組學生積極發言,說出自己在這個活動中有什么感想,來完成“微作業”的作業評價工作。
結語:
總而言之,在“微時代”的影響下,教師要積極探索“微作業”的布置方式和內容,還要及時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創新作業的形式,增加“微作業”的實踐性,同時,還要設置“微作業”的難易程度,充分掌握小學生的學習情況,由淺入深地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此外,還要注意提高“微作業”的開放性和合作性,給學生提高更多、更有效的方式來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為下一次展開數學教學活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謝昌衛.微課: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的新推手[J].教育,2017,(25):19.
[2]林巍.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作業輔導中的開發應用[J].中小學電教,2017,(Z1):80-83.
[3]樂愛珠.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04):157-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