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波
(中共吉林省委黨校 基礎教研部,長春 130012)
淺談對厭學體育生積極性的培養
王景波
(中共吉林省委黨校 基礎教研部,長春 130012)
由于學生生長發育、身體狀況、接受能力、運動技能等先天性與生理性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學生普遍存在注重理論學習,忽視體育鍛煉重要性,厭學體育的現象。如何培養和調動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是體育教學中應該重視問題。
厭學體育生;積極性;培養方法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和激發厭學體育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應注重以下各方面。
轉變厭學體育生對體育學習的態度,關鍵在于體育教師的積極的誘導。所謂轉變厭學體育生對體育學習的態度,就是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法,轉變學生對體育的各種不正確的態度,使體育成為學生自覺的行動和未來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普遍存在著只注重理論知識學習,忽視體育鍛煉重要性的現象。從而使得許多學生對體育缺乏正確的認識,對體育學習不僅積極性不高,而且存在著嚴重的厭學思想。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首先要重視轉變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對體育重要性的認識,培養和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講解、教育,有目的地舉辦體育講座,宣傳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了解體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體育在人才成長發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必要性。通過體育確立科學的學習目標和良好的學習動機,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從而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摯友,是學習的一種原動力。
一是在改變教學方法中培養學習興趣?!敖虒W未見樂處,必不我學”。可見任何一門課程要獲得成功,激發和培養學員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教學方法呆板、機械 ,學員就會產生怠倦厭學行為。相反,如果教師教學中,語言風趣而含蓄,形象而生動,精練而帶有鼓勵性,并結合教材內容,根據課堂實際,講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就容易出現生動活潑的局面。另外可根據學員好勝心強和興奮容易轉移的特點 ,可采用競賽性、多樣的教學手段。如在加速跑訓練中,如果每節課都采用直線跑,糾正動作跑等幾種常見的辦法,學員就會興趣寡淡。如果組織他們進行組與組、隊與隊之間的 “迎面接力賽跑”、“團結接力賽跑”,課堂就會出現你追我趕、爭上游的活潑氣氛。再如中長跑教學,采用變換隊形跑,不同形式的 接力跑、追逐跑、趕超跑、分組對抗賽等,也能使學員興趣增強、情緒高漲??傊路f多變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可以使教學過程充滿強大的吸引力。
二是在改變教學形式上培養學習興趣。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既是培養學員學習興趣,使他們養成自覺、主動學習習慣的重要內容,也是目前改變學員厭學體育的重要手段。從目前的教學情況看,學員對課內教學相對比較重視,而對課外活動是重視不夠,缺乏必要的引導和組織 ,形成單調劃一。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部分學員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而且還使一些學員把體育課當成了一種累贅,從而導致了厭學傾向的產生。因此,改變體育教學形式,豐富課外活動是引導學生投身體育、培養興趣、戒除厭學行為的重要方面。因此,學校應根據體育場地、器械、設備的能力,開設田徑、體操、球類、棋類等各項體育活動,配備有體育專長教師或學員分工負責,現場輔導,學員可憑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主選擇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學校應進行課外體育輔導,這是學校輔導體弱學員進行體育鍛煉的一種很好的教學形式。這種輔導是體育課教學的補充,可以完成體育課授課計劃內無法完成的任務,從而大大提高學員體育的能力和興趣。學校應組建體育代表隊,進行課余體育訓練。這也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學校體育水平的主要手段。選拔具有體育天賦的學員,打破班級的界限、根據年齡和運動項目,組成各個專項體育集訓隊,由體育教師任各集訓隊的教練,逐步形成自己學校體育的傳統。學校應開辦體育俱樂部和成立單項體育協會,由協會牽頭,經常地組織一些比賽,不僅可以提高學員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也可以培養學員的組織能力。
三是通過提高教師素質培養學習興趣。學生的直接感覺對象是教師,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全面的。如果教師工作馬馬虎虎,上課松松垮垮,對學員放任自流,講課精神不振,就會誘發學員對體育產生厭學行為。因此,教師應嚴格要求自己,樹立起強烈的教學事業心。同時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時刻對學員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學員的體育學習有著直接而強烈的影響,因此教師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對學生關心、愛護和體貼。此外,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解,準確、熟練、輕松、優美的動作示范,可引起學員對動作的直接興趣,使之產生躍躍欲試之感。因此,教師較強的業務能力和優秀的心理品質,是獲得威信、密切師生關系,提高教學質量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也有助于厭學體育的學員轉變態度,改厭學體育為愛學體育。因此,我們要努力培養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激發厭學體育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
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依據學生個性特點,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由于學員家庭、生長發育、興趣愛好、接受能力、身體素質及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差異性,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區別對待,因人而異,科學地、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練習密度和強度。例如,在跨欄教學中,素質好、跨欄技術好的學生是越跨越有勁,但那些體質差的學生,怕跨不好,被同學笑話,怕教師指責,總是躲在別的學生后面或站在一旁觀看。此時體育教師應因人而異,對跨欄技術好的學生提高欄架高度,提出改進和提高動作技術的要求,對體質差的學生降低欄架高度,增加一些輔助練習和誘導練習,并耐心和藹地鼓勵、幫助輔導他們。對于他們在鍛煉中表現的一些不足之處,不諷刺挖苦,不奚落嘲笑,而是及時注意發現他們身上的 “閃光點”,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隨時加以肯定,公開進行表揚,這樣就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消除對體育的厭學傾向。要多用鼓勵的方式,讓學員樹立起信心,把體育課變成學生喜愛的學科?!?/p>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