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佳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西安712046)
借鑒國外經驗 優化中小企業服務體系
付 佳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西安712046)
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作用非常巨大,在數量上相較于大型企業而言占絕對比例,且提供最大就業人口,所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已被各級政府單位高度重視。通過國外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的經驗,分析其對我國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的啟發,對優化我國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以及對我國中小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政府主導模式
1.政府采購扶持
美國聯邦法律《購買美國產品法》規定:美國小企業的報價只要不超過外國供應商報價的12%和本國大企業報價的6%,就可以獲得政府采購合同。這項政策極大提高了本國中小企業在政府采購市場的競爭力。美國《小企業法》規定,聯邦政府應盡可能向小型企業提供包括總包合同與分包合同在內的政府采購合同,并明確規定一般小型企業每年獲取合同金額應不少于總合同金額的23%。
2.融資支持
聯邦政府通過美國中小企業協會等,專門建立扶助本國中小企業從事國際貿易的專項基金,中小企業可以從中得到比較優惠的貸款和補助。
3.信息服務
美國的各駐外使館和其他駐外政府機構,專門設立商業服務辦公室或商貿聯絡處,為中小企業提供駐地國政府采購信息及其相關法規咨詢。
4.咨詢培訓服務
美國小企業局通過在全美的900多個小企業發展中心,組織全美各地大批退休專家和退休專業技術人員為小企業提供專業性和學術性幫助,也提供科技和商業咨詢。
韓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是政府部門重視和支持的結果。20世紀80年代以后,韓國進一步加強了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建立和完善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和服務的各種支持體系。韓國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主要由法律體系、政府機構(總統中小企業委員會、韓國中小企業管理局等)和民間組織(韓國中小企業振興公團、韓國中小企業協同組合中央會等)體系、金融服務體系、技術支持體系(由國家和公共機構、公共研究機構和非營利機構共同組成)、市場服務體系五大體系共同構成。
1.政府采購扶持
日本于1966年頒布了《保證中小企業受到政府和公共機構的訂單法案》,目的是擴大中小企業獲取政府采購訂單的機會,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日本僅在國家一級的政府采購領域,中小企業獲取的工程訂單數量占到40%—50%的份額。
2.咨詢培訓服務
日本政府從三個方面加強中小企業的人才培養工作:第一,建立中小企業診斷指導制度。該制度是在各地政府機關成立中小企業指導機構,應中小企業經營者的請求,由中小企業診斷士對企業經營管理現狀進行診斷,幫助其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第二,政府出資在全國范圍內創辦9所中小企業大學。中小企業大學實行非學歷教育,其服務對象是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各地政府機關的中小企業指導員、中小企業團體的成員及創業者等。第三,利用各種社會力量。中小企業政策審議會、中小企業事業團、商工會、中小企業協會等為中小企業培養人才。
英國政府制定全國統一的培訓大綱,在12所大學設有專門的“中小企業培訓中心”。目前大多數中小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都接受過政府統一施行的崗位管理培訓。管理培訓一般分兩個層次,企業主由政府統一安排輪訓;職工則由企業組織安排。企業可以免稅聘請由政府支薪的技術經驗豐富的專家、退休工程技術人員擔任教員、顧問,也可以免費參加在全國各地定期舉辦的短訓。
通過對國內外較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初步分析,可以總結出下面主要經驗。
第一,建立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宗旨應該是:“減少中小企業的活動限制,為其創造一個公平、穩定發展的平臺環境,消除中小企業存在的劣勢。不要僅僅提供額外的保護,而要扶持、提高中小企業的各種能力,尤其是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這在美國、日本、韓國、臺灣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內容中已反映出來。
第二,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核心應該是建立專門的、高層次的政府機構。如美國的小企業局局長由總統任命并直接向總統負責;日本的中小企業政策審議委員會和中小企業廳、韓國的總統中小企業委員會。
第三,需要有一套系統、具體的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特有的政策和法律體系。例如,韓國的法律體系已經相當完備,并且相互銜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即從中小企業的資金啟動、市場服務、環境氛圍、融資擔保、公平交易、科技創新等全方位提供了法律保障;而且還包括了“鼓勵購買中小企業產品”、“支持女性企業”等方面的具體而有特色的法律。美國、日本同樣如此,均為中小企業服務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
第四,要建立具體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實施組織體制。像美國的“退休經營服務隊”等這種實施性組織機構可以由政府來建立,如上述國家的地方政府中基層中小企業服務機構;也可以利用民間力量通過社會的行業協會、市場企業、科研院所等中介來組織建立,如日本的商工會、商工會議所等地方商工團體機構;也可以是政府與民間組織合作來建立,如美國的半官方機構等。
第五,對中小企業服務的內容要抓住根本,全面展開、根據形勢的發展而變化重點。首先,對中小企業來講,服務的根本內容一般是資金和信用擔保,上述國家在這方面的服務力度都是很大。如美國有專門的政府基金,設立國家、地方和社區三級信用擔保體現;日本有小企業金融公庫;韓國和臺灣的中小企業銀行等等。其次,服務的內容要全面、要全方位的。最后,服務的重點要根據經濟形勢的發展和不同行業中小企業實際情況的變化而進行調整。如韓國對中小企業服務從保護利益為重點逐漸轉向培養能力為重點等。
國外中小企業服務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英美國家采用的市場主導、政府規制型模式。二是法國等歐洲國家采用的政府引導型模式。三是以日本為代表東南亞國家采用的政府主導型模式。我國各類中介服務機構還處于發展期、整體服務能力不高,我國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更適宜選擇政府主導型模式。
為了保證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功能有效實現,需要建立高效的中小企業服務組織管理體系。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有兩大作用:一是推動中小企業持續成長;二是提升中小企業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的核心競爭能力。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包含三類組織主體:政府、公共服務平臺和專業服務機構。具體而言,為保證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建設取得實質性成效,重點需要獲取政府采購、資金、專家資源和領導機制等方面的保障。
1.政府的功能
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中,政府功能主要是通過立法立規、產業政策、資金等手段助推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1)推動立法功能。各級中小企業局要根據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變化與中小企業發展需求,推動政府出臺、完善扶持中小企業的法律法規。
(2)指導功能。各級中小企業局要指導建立并完善服務體系,指導服務中心和專業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服務工作。
(3)協調功能。各級中小企業局要協調政府相關單位,為中小企業排憂解難。
(4)監督功能。各級中小企業局要監督服務中心的工作開展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給予糾正。
2.公共服務平臺的功能
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中,服務中心為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中的樞紐,是政府與專業服務機構、專業服務機構與中小企業的溝通橋梁,其直接決定服務體系的總體運行成效。服務中心應定位為非營利性機構,應主要由協會、商會、技術服務平臺機構、信息服務平臺機構等組織主體承擔運營。公共服務平臺應實現五大功能。
(1)中小企業需求調研功能。服務中心要通過深入調研,實時掌握服務覆蓋范圍下中小企業的普遍需求和個性需求,及時了解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難題。
(2)中小企業服務需求與服務供應對接功能。服務中心要根據中小企業的需求,幫助企業篩選、定位有專業服務能力的專業服務機構。
(3)專業服務機構服務效能評價功能。服務中心要建立專業服務機構針對中小企業的服務效能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對專業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進行評價。
(4)中小企業經營績效評價功能。服務中心要建立服務覆蓋范圍下的中小企業經營績效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對中小企業進行定期評價。
(5)中小企業政策信息傳遞功能。服務中心要第一時間獲取各級政府關于中小企業的相關政策,組織政策研究和培訓,及時將政策向服務覆蓋范圍下的中小企業傳遞。
3.專家服務機構的功能
專業服務機構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產生,是具有營利性質的商業服務機構。它們配備有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具備服務中小企業的豐富經驗、擁有較強的服務水平,能夠為中小企業在管理信息咨詢服務、創業輔導服務、審計會計服務、法律服務、人才培訓服務、投融資服務以及市場開拓服務等方面提供滿意度高的服務,是服務中小企業的主要力量。但中小企業必須為它們得到的服務支付相應的報酬。專業服務機構主要實現以下三大功能。
(1)針對中小企業產品研發功能。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不同,專業服務機構要針對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研發適應中小企業的問題解決方案。
(2)中小企業服務實施功能。專業服務機構是中小企業服務的具體實施者,是單一企業問題的診斷者、解決方案的提供者、問題解決過程的輔導者。
(3)中小企業專項研究功能。專業服務機構要主動針對中小企業現在或未來發展中存在的某些普遍性問題和潛在問題開展專項研究。
[1]張雨萌,胡勇.國外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啟示[J].中國科技投資,2009,(4):76-79.
[2]劉森.美國中小企業政策及啟示[J].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05,(2).
[3] 徐蕾.成都市 GME 服務模式的實踐[J].中國中小企業,2011,(12):83-83.
[4]朱永華,王燕燕.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模式研究[J].上海企業,2009,(2):22-23.
[5]李向東.我國政府采購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對策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11.
G936
A
1673-291X(2017)35-0017-02
2017-08-11
付佳(1985-),女,江西高安人,碩士研究生,從事經濟管理、教育管理研究。
[責任編輯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