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炎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基于校企合作的計算機人才培養路徑分析
王 炎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校企合作教學背景下,高職院校在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應該對計算機專業人才需求進行充分分析和考察,并明確人才培養路徑,以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從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入手,對校企合作計算機人才培養路徑的構建進行了系統的分析,以期促進教學現狀的改善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真正將學生培養成為能夠適應企業發展、為企業建設貢獻一定力量的人才。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計算機專業
新時期,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如何面向市場需求培養高素質人才,已經逐漸成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必然選擇,受到高校相關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所以,結合新時期的新狀態,十分有必要對高校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研究,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畢業競爭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相應的支持和保障。唯有如此,高校所培養的人才才能夠與市場需求相適應,在社會建設方面貢獻相應的力量。
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系統的分析,主要指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企業和學校進行有機合作,在辦學模式的構建過程中,企業作為出資單位,為學校的人才培養工作提供相應的支持,而學校按照企業的人才需求對人才培養工作進行適當的調整,增強所培養人才與企業發展的契合度,促進企業和高校之間人才培養資源的優勢互補,有效推進學校和企業的協同發展,為企業建設提供相應的人才保證。對計算機專業發展需求以及人才培養現狀進行統籌研究發現,近幾年受到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的影響,計算機專業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一定的強化,對學生未來就業產生著相應的積極影響。但是綜合研究發現,在教學實踐和人才培養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嚴重限制了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使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受到極大限制,在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自身所學與企業崗位需求適應度偏低,無法獲得企業的滿意[1]。所以,新時期背景下,十分有必要對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并積極探索相應改革措施,從而使新時期所構建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能夠增強學校教育和企業需求的聯系,實現學校和企業的有效對接,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高,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在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和人才培養路徑的探尋,以便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高,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市場經濟呈現出不斷變化發展態勢的社會背景下,計算機相關知識的更新換代速度進一步加快,對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工作進行改革創新勢在必行。應該結合校企合作模式對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路徑進行探索,以便為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全面優化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工作的實際需求,在對課程標準進行制定的過程中應該適當地降低理論知識部分的教學難度,而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教學,希望能夠借助實踐教學引導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實踐活動中,為學生深入系統學習相關知識提供有效的引導。在具體教學活動中,結合學生的未來發展需求,教師可以適當地對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改革創新,結合計算機專業的具體特點突出教學特色,從而為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的構建和教學活動的全面優化開展提供相應的支持和輔助。例如,在計算機多媒體專業對教學目標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就可以將圖形圖像處理、影視后期處理、三維動畫制作等方面的專業素質培養作為人才培養目標,希望能夠將學生培養成為適應當前我國影視制作專業發展的優秀人才。而圖形圖像制作專業在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設置的過程中,綜合分析企業發展需求,在統籌企業意見和學生未來發展綜合因素的基礎上,嘗試將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設計為培養學生的圖形圖像設計能力、計算機廣告設計能力、計算機輔助設計能力等,以便學生在畢業后,經過系統的指導,能夠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真正進入到企業中工作,為企業建設貢獻出一定的力量。
統籌分析當前我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現狀,發現對計算機人才的培養時代性不足,學生的綜合素質無法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相適應,對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產生了一定的限制性影響[2]。在校企合作下,為了進一步增強人才培養工作的科學性,為企業發展貢獻一定的力量,就應該對人才培養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突出人才培養計劃的科學性,促進學校人才培養工作與企業發展有效對接。在具體操作方面,學校要在綜合分析企業人才需求的基礎上對人才培養體系、公共基礎課程安排進行統籌分析,并為學生提供相對專業的教學指導,適時對時代發展過程中已經落后的技術性教學內容加以淘汰,突出學生實戰能力的培養,并且盡量為學生提供一些限選課程和自主選修課程,讓學生能夠結合自身興趣愛好自主選擇相關課程,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相應的支持和保障。這樣,通過對人才培養計劃進行系統的解讀和調整,所培養的人才就能夠逐漸與企業發展需求相適應,人才的科學性和適用性也有所增強,為學校計算機專業的發展和企業的未來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
結合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需求,在構建了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體系后,要想實現對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設,就應該積極探索相應的教學改革措施,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建設的保障。
首先,積極探索訂單式人才培養工作。在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學校計算機專業在加強人才培養工作的過程中,必須積極轉變過去僵化的、以課堂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而是要積極推進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措施,希望能夠通過學校和企業的深度合作為人才培養工作提供相應的指導,增強學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科學性和系統性,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3]。基于此,在具體操作實踐中,學校應該對企業的發展情況、人才需求情況等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并深入企業,在企業內部開展調研工作,與企業協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并在專家的指導下、一線教師的參與下共同完成對教學項目的開發。這樣,所培養的人才能夠準確定位自身崗位工作,在畢業后才能夠積極投入到所學專業中,學以致用,實現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同時,在制訂人才培養工作方案的過程中,應該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大致的培養方向,并結合專業發展方向和課程特點等對課程進行適當的調整,突出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相應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加強對實訓基地的建設和合作。在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實訓基地的建設在提高學校教育質量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方面也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所以,在人才培養工作中,應該結合校企合作需求,在企業的支持下構建學生實訓基地,學生在完成對基本知識的學習后能夠借助綜合實訓提高自身專業實踐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相應的支持和保障[4]。同時,學校應該明確認識到,在構建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的過程中,學校應該注意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不僅關注對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加以培養,還要重點關注學生職業道德素質、團隊精神和社會責任等綜合素質的培養,保證學校所培養的人才能夠得到企業的認同,在畢業后真正能為企業建設發展貢獻一定的力量。唯有如此,在實訓基地的作用下,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才能夠得到顯著的提高,在促進學生個人發展的同時,也為地區經濟發展貢獻一定的力量。
最后,加強對“雙師型教師”師資體系的構建。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企業要想提高人才質量,促進人才培養工作的全面優化開展,還應該加強對師資力量的建設,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工作的需求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同時兼顧學生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使學校所培養的計算機專業人才能夠與計算機相關企業的發展需求相適應[5]。同時,在加強師資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學校也可以積極邀請企業中的技工人員和管理人員到學校中開展講座活動,對學生的學習提供專業指導,讓學生能夠對個人未來發展形成正確的認識,從而促進教學現狀的改善和學生培養質量的提高,為學生的未來發展貢獻相應的力量。只有這樣,學校計算機人才培養工作才能夠呈現出新的發展狀態,整體人才培養質量也必然會顯著提高。
綜上所述,在當前教育背景下,學校在積極探索人才培養工作改革創新的過程中應該正確認識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結合校企合作的具體需求對人才培養工作進行系統的革新和調整,希望能夠循序漸進地改善人才培養現狀,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相應的保障。同時,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作用下,學校也更為關注學生職業道德素質和規范職業素質的培養,希望學生能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能夠真正適應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工作需求。
[1]都桂英.基于校企合作的計算機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特區經濟,2015,(9):159-160.
[2]姚泓剛.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計算機人才培養分析[J].大東方,2016,(6):5.
[3]韓鋼,沈亮亮,徐玲.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1):45.
[4]周捷信.基于校企合作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路徑的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22-24.
[5]蔡志鋒.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電腦與電信,2015,(8):35-37.
F49
A
1673-291X(2017)35-0090-02
2017-10-15
王炎(1972-),女,陜西咸陽人,副教授,從事計算機應用研究。
[責任編輯 興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