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農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山東 泰安 271001)
房地產業經濟效用分析
林姿辰
(山東農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山東 泰安 271001)
在當前情況下,房地產業的快速興起與當前的房價高速上漲慢慢變成各級政府及廣大普通老百姓所頭疼的一個問題。最近,國務院也進行了多次抑制房價突然大幅度變化的政策推廣,這些政策的主要內容直指快速上漲的房價,如果想要對房價進行進一步的調控,就必須做到穩定房地產市場。然而伴隨政府拍賣的地價、五金建材等所有房地產開發所必需的材料和設施的價格不斷飛漲,房價只有可能呈現出一種只漲不跌的趨勢。然而,雖然房地產業呈現一派繁榮之景,房地產的使用壽命卻令人堪憂,其中,尤其是置業投資的房地產業的建筑使用質量,這些建筑的短命會造成投資者的損失。本文利用經濟學的角度從經濟性效用的方向入手以全壽命周期成本的觀點對此進行分析。
房地產業;經濟效用
效用這個名詞是在西方經濟學研究的過程中產生的一個術語,這個術語指的是個人在進行商品消費或者進行活動時所獲得的一定的滿足感。而本文所指的經濟性效用的內涵是:房地產業的經濟性能夠給消費者所帶來的有利用途與相關效益。
而在實際當中,一般所稱的房地產業經濟效益指的是房地產的價格,但是這個價格從廣義上來說,并不僅僅只是代表房屋出售的初始價,而是一個全周期的過程,包含了許許多多的方面,即從整個項目的起始構思、策劃和設計、建造和施工、推廣和營銷、使用和維護直至被拆除的整個過程中出現的成本費用。在此過程中,對于項目的構思和策劃、建造和施工以及營銷階段所出現的成本費用,這些都是由建筑開發商來承擔的,為房地產壽命周期成本中間的第一個層次。當這一層次完成之后,就進入了第二層次,這一層次是把銷售的價格轉化為對其進行消費的消費者購買的成本,另外還要加上一些消費者直接承擔的使用和維護成本,以上即是所稱的消費者的房地產壽命周期成本。之后便是第三層次,第三層次中的消費者比較廣義,它認為整個社會都是消費者,從社會層面的角度來看,房地產壽命周期成本包括建筑商和消費者承擔的整個成本,在這個基礎之上,該周期成本還包括房地產的棄置成本,即構成了全壽命周期成本的全部概念。然而,房地產的壽命周期成本并不是所有房地產商用來衡量其給予消費者帶來的經濟性效用的標準,他們一般所考慮的是消費者使用的年均成本,即是房地產的全壽命周期成本和實際的使用年限之間的比值。為了嚴格控制年均的使用成本,保證其降得比較低,也就是全壽命周期的成本在整個房地產全壽命周期內的分攤達到最大,這也就意味著整個房地產要在其有效的使用年限內為購買該房產的消費者提供足夠多的效用,只有這樣操作,才能讓消費者的經濟性效用達到最高。
目前,在我國房地產市場中,還存在著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那就是建筑非常“短命”,這一點貌似與我國的經濟水平不相符合。有一個統計數據表,我國的房地產平均壽命只能達到30年。下面對房地產壽命的周期的不同層次進行大致的分析:
1、在建筑開發商層面的分析
建筑開發商對于這個房地產的成本關注點主要在于其設計與建造的過程中付出的成本。為了對經濟利益進行最大化,建筑開發商往往會在設計和施工的時候使用“降本增效”的一些措施。比如說,在設計的過程中,為了追求高容積率,縮短建筑的間距,造成小戶型房屋無法進行再次改造,或者嚴重阻礙整個房屋的采光與通風;有的建設開發商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采用一些質量較低的材料,這些在源流上的“成本控制”都會造成建筑的實際使用壽命降低。
2、在消費者層面的分析
對于消費者而言,所關注的不單單是初始時候的買入價格以及后續的使用,對于維護的成本也是消費者非常關注的東西。作為一般消費者置業投資的主要對象——房地產項目是一項具有較高耐用性的長期資產,這種投資在未來的消費和使用的過程中會被慢慢的耗用。所以,在整個使用過程中都會出現的交互發生維護成本是不可忽視的。有一些專家早就發現并指出,在同緯度的一些地區中,我國國內的住宅能耗是一些發達國家的2~4倍;但是我國的住宅衛生潔具耗水量極大,甚至高出發達國家30%,且廢水循環利用率只占發達國家的四分之一。在我國的房地產投資中,消費者不僅僅需要直接為房地產業進行高額投資,還要支付著長期的高額運營和維持的費用。此外,在進行綠色節能技術應用中又會造成成本的增加,這直接造成了消費者的年均使用成本的明顯提高,極為不經濟。
3、在社會層面的分析
從社會的視角我們可以看到,房地產的棄置成本對整個環境和社會會造成很大的負擔。據稱,近幾年全國城鎮拆遷房屋的面積已經占到了當年的開發商的商品房竣工面積的近40%。由于一些規劃設計上的不合理,造成大拆大建的事情頻繁發生。大量還“年富力強”的房地產項目被拆除,沒有達到物盡其用,造成了很大的資源浪費,另外還會產生許多難以處理又不得不處理的建筑垃圾。讓這些本來可以避免的建筑垃圾帶來很大的廢棄成本和環境損害,然而這些棄置的成本最后產生的問題都是由社會這個最大的“消費者”來承擔。
所以可以看出,整個房地產市場上,對于不同的利益主體而言,都有著不同的成本和消費觀,所以他們對于整個壽命周期的成本的態度也是不盡相同的。對于建筑開發商而言,往往目光短視,為了追求短期效益不擇手段,推動了房地產整個壽命周期成本的提高。而一些消費者往往只關心房地產的初始買價,對于房地產的環保節能效果以及運行維護費用往往不是特別關注。如果從宏觀的成本控制視角來看,可以發現這些運行成本和由整個社會所承擔的棄置成本都不是他們可以進行控制的,都需要立足在宏觀的建筑開發設計規劃。所以,整個房地產的全壽命周期成本不僅是對開發商成本的計算,更應該注重于站在全局的角度統觀整個壽命周期全過程的成本,從源頭上進行著手實施,并進行充分透徹的分析,這樣才能對開發商進行先導的、前饋性的控制,特別是在一些使用成本上的控制,這樣就可以避免在后續的使用過程中出現很多無謂的費用。
1、加強房地產壽命
第一點就是要在實質上進行房地產壽命的延長。對于房地產的壽命延長不同于在設計上讓使用年限盡量變長,它的概念涵蓋的范圍非常廣,主要包含了整個建筑從開始建好到整個結構維護至再也不能使用的整個階段。從這點上來說,如果出現已超過設計使用年限的建筑并不是說它就不可使用,也不是說如果沒有達到設計年限,就可以放心使用。對于一些老舊的建筑要盡量進行再生設計,并進行良好的維護和加固工作,還要進行病害的處理,這樣可以延緩其衰老期,讓整個使用年限得到延長。
2、加強成本控制
要從源頭上進行全壽命周期成本的控制,樹立一個“強本而節用”的思想觀念并利用科學的手段加強地產的使用壽命。在進行項目開發的前期階段就要為以后的使用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考慮,特別是對于節能技術的使用,在進行設計之初就要進行充分的考慮,防止在日后進行使用的過程中出現一些不必要的能源浪費,盡可能對減少維護運行的成本。另外一些節能建筑在開發過程中會采用一些新型材料或者是新技術,這樣操作會帶來一些建造成本的大幅度增加。但是要從宏觀理念上思考,要有“為了省錢而花錢”的思想。國外有很多的研究顯示,如果使用一些新技術或者是新材料可以讓后期進行維護的投入出現幾何倍數的減少,雖然表面上增加了一定的建筑成本,但是可以讓后期的壽命周期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并且可以節約很多的后期管理成本,讓整個全壽命周期的成本大大地降低。另外這些節能建筑有很多的優勢:首先是在當今能源的價格出現不斷攀升的情況下,可以讓消費者省去一大把能源開支;其次是與傳統建筑項目相比,能為使用者創造一個更為舒適和健康的居住環境,提高消費者的居住品質。
3、加強政府調控政策對于開發商的監督
如果政府的調控政策想要進行有效的實施,應該需要做好以下幾點:第一點是要加強開發商所披露的信息力度,建立一套完備的房地產信息披露體制,讓開發商的整個房價成本以及一些銷售的信息可以被強制性地顯示在公眾面前,這樣就可以讓公眾進行公開、公正、及時的監督。這樣就可以減少或者防止政府與一些房地產商之間由于信息的不對稱造成房價泡沫等情況,所以力爭要做到房地產商對公眾的信息進行公開化、透明化;第二點要實行獨立的第三方監督,通過引入第三方的監督和治理實現公平公正,由于當前我國的中央政府遲遲沒有設立一個獨立的房產監督機構,更為重要的是房地產的調控是需要諸多部門共同努力的,而且這些單位之間都存在一些復雜的調控政策,所以難以形成合力,不能進行統一的調控,而且每一個地方的調控側重點是不同的,也沒有什么政策可以兼顧,故而往往會出現調控結果同預期存在偏差的情況。
自從政府提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房地產事業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并逐漸成為了一個獨立的產業。伴隨當前房地產事業的逐步快速發展,房地產業已經在普通市民的生活和工作中產生了一些重要的影響,房地產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力與以前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當今社會下,房地產開發與國民經濟的增長之間已經有了密切的關系,而且這種關系一直成為近期學者之間熱議的話題。房地產發展到今天對于科技的應用,可以讓全壽命周期成本降低,國家必須要出臺一些相關的經濟激勵政策,讓相關的地產商可以進行節能建筑的開發建設。
[1]李祥贊:房地產業經濟效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 (08):2694.
[2]周銀:關于房地產業調控政策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3(7): 27-28.
[3]王晶、譚進鵬:調控中國房地產價格的貨幣政策效應研究[J].經融經濟,2015(26):50-51.
[4]王愛國:對于房地產開發及投資經濟效應分析[J].投資理財, 2013(20):80-81.
[5]李曦、牟堯:中國房地產市場治理現狀及前景[J].中國西部科技,2011.10(24):72-73.
(責任編輯:孫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