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坤+高賀勝+胡洋
[摘 要] 目前600所本科學校面臨轉型職業教育,我校亦在其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是我校的一個重要專業,在轉型過程中發現存在人才培養模式不適合學生創作能力的培養、課程體系不完善、評價機制不合理、社會資源未能充分利用等問題,而現代學徒制是當今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趨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我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轉型發展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
[關鍵詞] 現代學徒制;轉型發展;廣播電視編導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7) 12-0026-02
一 當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轉型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1 當前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需求脫節,培養出來的學生影視創作能力較低
我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旨在培養能夠熟練掌握廣播電視編導基本理論,具備影視創作能力和藝術創新能力,能夠在廣播影視、新媒體等領域從事編導、策劃、導播、采訪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在轉型過程中,發現存在理論和實踐脫節、教學場所和實際情境差別較大以及社會資源未能充分利用的困境,且當前此專業人才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適應現在影視行業對適用人才的需求,即影視作品的創作能力比較低,做不出好片子來,無法滿足社會需求。
2 課程體系和核心課程建設不完善
(1)專業核心課程少,方向性弱
當前,我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專業核心課,屬于基礎性專業課,課程科目數量少,專業方向性弱,只有兩三門模塊化專業課,而其他都是綜合實踐性課程;這種課程設置培養出來的學生,專業方向方面基礎薄弱,沒有充分學習扎實模塊專業就進行綜合實踐創作,創作出來的作品質量低下,沒有較高的藝術性。
(2)課程銜接不合理,存在空白區
當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課程分為專業核心課程、模塊課程和實踐課程,這三類課程之間以及每類課程內部,都存在開課時間先后和課程銜接不合理的情況,甚至課程中還存在空蕩區,應該開設的課程沒有開設,不該開設的課程卻開設的很多。以上這些問題,嚴重地影響了每門課程的開設進程,也影響了任課教師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帶來了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一系列困惑,最終導致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影視創作能力的質量不高的現狀。
(3)實踐課程太過緊密,實踐場所和實踐內容的可執行性差
實踐課程數量過于緊密,學生實踐任務重,一個學期很可能要拍攝兩三部影視短片,學生的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實踐內容設置與實踐場所及學生人數等方面設置不合理,并且實踐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指導性和交互性不得力,使得實踐內容的可執行性差,最后得不到預期的實踐目的。
3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評介機制不成熟
目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人才培養的評價方式仍采用保守型評價,以大學所學課程的成績及畢業設計為基本評價標準。但實踐證明,這些標準不公正,不完全適合影視類人才的判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較高的政治水平、廣播電視理論修養、藝術鑒賞能力和藝術創作能力。即除了基本的道德素養外,關鍵的評價標準就是影視作品的創作能力,影視作品是衡量影視類學生技能高低的根本標準。在實際教學實踐中,影視作品創作技能在學生評價標準中占的比例小,影響了學生的培養方向。
二 現代學徒制在高校轉型發展中的應用
現代學徒制是傳統學徒培訓與現代職業教育相結合,學校與企業聯合招生招工,教師與師傅聯合傳授知識技能,工學交替、實崗育人,校企聯合培養行業企業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一種職業教育制度,也是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由頂崗實習、訂單培養不斷拓展深化的一種新的形式,其強大的人才培養功效為世人矚目,成為很多國家經濟發展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戰略。
“現代學徒制”是以校企合作為基礎,以學生(學徒)的培養為重心,以學校和企業的協同參與為載體,以教師和師傅的言傳身教為依托的人才培養模式。它的實施改變了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知識與能力相割裂、教學場所與實際情境相分離的局面,是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場重大革新,校企合作由頂崗實習、訂單培養不斷拓展深化的一種新的形式。
我院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旨在培養能夠熟練掌握廣播電視編導基本理論,具備影視創作能力和藝術創新能力,能夠在廣播影視、新媒體等領域從事編導、策劃、導播、采訪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可以從事影視文化傳播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就業的單位有報刊、雜志、出版社、電臺、電視臺、影視制作等部門,這些就業單位和部門均是要求畢業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高的影視創作實踐能力的。在人才培養中導入現代學徒制理論,讓學生通過學校和社會實踐單位聯合教育,這樣的人才可以更快地融入社會工作單位,是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
三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轉型發展中問題解決的對策
我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轉型和發展中,實施了大幅度改革,采用了現代學徒制導向教學實踐的方式進行人才培養模式。在現代學徒制的導向下,改變課程體系、完善核心課程、增設實習基地、完善評價機制,可以解決以往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問題,加速我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職業轉型,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影視創作能力。
1 在現代學徒制的導向下,實施模塊化人才培養模式
我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主要專業核心課程有導演藝術、影視畫面編輯、非線性編輯、影視攝影、影視聲音藝術與制作、電視節目策劃、電視新聞采訪與寫作等。在實踐教學方面主要實行模塊制,分為電視編導模塊、文藝編導模塊、劇情片創作模塊等,模塊制是為了把影視創作劃分的更加詳細,不同模塊設置了不同的課程,學生分模塊學習,培養學生不同的影視創作方向和興趣。比如,文藝編導模塊:設置了電視節目策劃、專業綜合實訓、專業模塊實訓、文藝節目臺本創作、電視文藝綜合創作等課程;劇情片創作模塊:導演創作、影視劇作、劇情短片綜合創作等課程。endprint
在模塊化課程實施中,以“現代學徒制”為導向,理論與實踐結合,學校與企業合作。我學院與河北、北京等臨邊城市的電視臺、影視傳媒公司合作,從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建設、實習基地等方面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進行了探索。現代學徒制有利于完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提高相關專業教師團隊的專業能力,為培養更多的高質量的影視人才奠定基礎,為社會需求提供更多的適合社會實踐的高校人才。
2 在現代學徒制的導向下,進行課程設置改革,增加核心課程,填補課程空白區
在課程銜接上,增加課程設置,豐富專業課程科目,填充課程空白區。結合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社會需求開發適合現代學徒制教學的核心課程。
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確定專業核心課程,細化模塊化課程,劇情片模塊再分化為剪輯藝術、剪輯技術和剪輯特效三大模塊。其中剪輯藝術模塊包含剪輯理論性課程;剪輯技術模塊包含剪輯軟件操作類課程;剪輯特效模塊分為影視特效包裝等課程。
在實踐課程方面:校企合作為基礎,以學校和企業的協同參與為載體,轉型發展課程改革。嘗試加入“故事片剪輯”“專題片剪輯”“電視欄目剪輯”等類型課程,讓學生更加明確具體影片制作的知識和操作。
在現代學徒制的導向下進行的課程設置改革,需要組織專業教師和企業單位兼職教師共同進行課程改革;根據現代學徒制的思想,設計課程內容和教學任務,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進行校本教材的編寫、課程資源管理和資料庫建設工作。
在現代學徒制的導向下進行的課程設置改革,需要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為學生實踐提供真實的實踐場所;建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相關的實訓工作室,加強師生實踐訓練;建設校內產業園工程,鼓勵學生創業實踐;開拓校外專業實習基地,加強與影視公司、電視臺的合作。
3 在現代學徒制的導向下,完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評價標準
影視作品的創作技能是評價影視人才的根本標準,影視類人才技能的高低從根本上要看其創作作品的能力,因此影視作品的質量便成為衡量影視人才的評價標準。在現代學徒制的導向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以學生(學徒)的培養為重心,重在培養學生的影視技能,即影視作品的創作能力。學生在學校和企業聯合的實踐基地,進行影視作品創作,既有教師的課堂理論指導,又有企業實踐基地師傅的實踐教育。在這種雙重教導和訓練下,學生的影視創作水平大大提高了。
總之,在現代學徒制的導向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轉型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得到了解決和改善,激起了學生和教師的創作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創作能力。不少學生的影視作品獲得了比賽和項目的獎勵,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楊麗坤,徐文靜,陳躍.“一中心三融合”影視類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新聞知識,2015(9).
[2]楊麗坤.手機媒體在“一中心三融合”影視人才培養模式中的作用[J].現代交際,2017(11).
[3]杜啟平,熊霞.高等職業教育實施現代學徒制的瓶頸與對策[J].高教探索,201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