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物理教學實踐中,要將教材中的科學探究部分作為實現課程標準的主渠道,讓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的探究方法,培養學生探究創新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物理教學;培養創新;探究;猜想;假設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渠道,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主要途徑,只要廣大教育工作者把握創新素質的培養目標,充分挖掘新教育素材,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一定能培養出大批的具備創新能力的人才,以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在近幾年的物理教學實踐中,我將教材中的科學探究部分作為實現課程標準的主渠道,讓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的探究方法,培養學生探究創新的實踐能力。那么,如何利用物理學科的優勢,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下對此的幾點粗淺體會。
一、激發興趣,培養創新
復習設疑“溫故而知新”,關鍵是如何做到讓學生“知新”,復習舊知識的重點要放在提出相關的問題,要富有啟發性和趣味性,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學習重力時,先復習舊知識,然后接著問:上拋的石子落回地面,熟了的蘋果向地面降落,這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作用而產生的,這樣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會主動的帶著問題去學習和思考。物理教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通過實驗設疑,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有了發散訓練,還要培養學生善于從多條思路的基礎上進行比較,選出最佳思路或總結更合理的思路,這才是高效的創造性思維。因此在訓練的基礎上,要培養學生會綜合、小結和比較。特別在進行小結時要有所突破的提高,使學生探索之興未盡,不斷誘發新的求知欲,帶著問題繼續去思考,不能把小結只看成是簡單的歸納和知識堆積。綜合小結的目的要達到讓學生去比較、反思和不斷改進,提高創造思維的準確度和敏捷度。
二、設計探究性實驗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增強直觀性,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教師應盡可能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探索性實驗,并設計一系列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作為鋪墊,鼓勵其大膽創新和想像,引導學生利用已有信息探索新知識,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積極探求狀態。讓學生感覺到實驗課既是一種收獲,更是一種享受。另外,可以讓學生將課外想到的實驗帶入課堂,推動學生不斷帶著疑問去思考,并嘗試自己設計實驗,不斷提高設計能力。實驗設計本身就是一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構思解決問題方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采用不同方法進行設計,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只有設計合理,才能進行實驗、搜集數據;從而進行分析論證,進而交流和評估。通過學生對實驗設計方案的討論,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完善設計方案,豐富設計內容。同學的啟示和教師的點撥豐富了解題的思路,啟迪了思維,通過交流點撥使每個同學對問題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實驗設計能力從本質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多提探究創新性問題
有效設計探究性問題能啟發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也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充分調動學生合作探究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上爭論起來。設計問題時要有一定的層次,要征對不同的學生提不同的問題,由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必要時可以展開討論,做到共同提高。比較簡單的應盡量讓中、下游學生回答,較難的也可讓中等學生回答,然后再讓基礎較好的學生補充,解答。這樣上、中、下三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回答機會,充分調動每個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讓全體學生參與教學過程,體驗參與和成功帶來的愉悅.通過積極的爭論解決的問題,理解特別透徹,印象更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講解所無法達到的。容易引起爭論的,往往是生活中形成的概念與嚴格定義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問題,設計一些問題,引起學生的爭論,對澄清學生的錯誤認識大有好處。例如,對于一些物理概念,不要直接讓學生回答,而是讓學生運用概念聯系實際分析解決一些問題,并盡可能地圍繞理論與實際的關系,深究細追。向學生發問、追究的問題要經過周密、科學的設計。通過這樣的提問,就會把學生的認知逐步引向深化。而富有趣味性的提問,往往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愉悅的心情去積極思維,直至所設計的問題得到圓滿的解答。
四、培養學生勇于猜想和假設的能力
猜想對物理教學的作用和影響力甚大,是物理智慧中最活躍的成分 。首先,要讓學生有一定生活經驗和做好知識準備。猜想絕不是憑空瞎想,而是對已有知識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如果學生頭腦中沒有類似的現象,他們是很難猜想出來。其次,在猜想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好猜想方向。課堂上的猜想過程應當由教師激發而產生的,并由教師引導其猜想方向,這樣,才能使學生明確研究目的。當然,教師也不能時時事事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否則就與新課程理念相違背,同時又束縛了學生的發展。
五、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
實驗設計本身就是一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構思解決問題方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采用不同方法進行設計,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只有設計合理,才能進行實驗、搜集數據;從而進行分析論證,進而交流和評估。通過學生對實驗設計方案的討論,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完善設計方案,豐富設計內容。同學的啟示和教師的點撥豐富了解題的思路,啟迪了思維,通過交流點撥使每個同學對問題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實驗設計能力從本質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總之,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拓展學生學習空間,使學生學會學習,開發智力,提高素質,增加鍛煉的機會,讓學生像科學家那樣用科學研究的方法學習物理知識,經歷感悟、經歷探索、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并成為知識的再發現者,經歷感悟、經歷探索、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并成為知識的再發現者,從而提高自身的科學探究素養。同時,讓學生在主動探索、發展和親身體驗中培養創新能力,真正成長為現代教育要求的創新人才,并能為我們的教育事業,再添一抹亮麗,并在祖國的畫卷上,寫下一個驚嘆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