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培軍
摘要:提升小學課堂教學趣味性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學習動力,也能提高課堂專注力。目前,我國諸多地區的小學教學過程中,時常出現難以調動學生參與度,教學模式過于單一等問題,學生缺少主動參與課堂的興趣。本文提出,應當通過引入多樣化教學模式,轉變教師教學思維等方式提高課堂趣味性,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教學;課堂;趣味性;多媒體
一、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教育得到了重大的進步與發展,尤其是低齡兒童的教育問題受到了各大地區學校與家庭的高度關注。小學往往是學生的教育啟蒙階段,小學階段養成的良好思維方式以及學習習慣對未來有重要影響。小學時代也是學生接受新知識,培養思考方式,鍛煉思維能力的主要階段。然而,許多小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不佳,經常出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如何提高小學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積極性值得教師思考。
二、我國小學教學課堂問題分析
(一)難以調動學生課堂參與度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往往難以對課堂保持較長時間的專注度,容易在上課期間出現走神,聊天,睡覺等諸多情況,降低了課堂參與度。尤其是在某些教學性較強的課堂,如語文,數學,英語課上,枯燥的知識點以及教師照本宣科的講課方式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即使是在美術,音樂等趣味性課堂上,也有許多學生因為興趣原因不愿意聽課。導致以上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的授課模式沒有很好的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知識接受能力,從而不利于學生參與課堂。
(二)教學模式過于單一
在傳統的學校教育過程中,許多小學老師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忽視了小學生的特征,如思維理解能力較弱,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等。在許多學校中,大部分的課堂里往往都是教師處于主講狀態,學生只需要做好筆記即可。但小學生認為這種課堂模式是單調的,因此課上打盹,開小差,聊天的情況時有發生。除此之外,近年來,盡管很多地區的學校都為教師配置了高科技的多媒體設備,大許多老師缺少必要的計算機技能,因此無法充分發揮多媒體設備的功能,只當做播放PPT的媒介。而PPT的內容也嘗嘗缺乏新意,往往是網絡模板的簡單修改,將書本內容搬上屏幕,不能引發學生的興趣。
(三)存在錯誤的教育觀念
許多小學老師自身不看重課堂教學的內涵,只要求學生完成課后練習,進行大量考試測試提高考試分數,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隨著應試教育的壓力逐漸增加,某些學校的教師在講課過程中過于重視考綱要求,重點強調書上的例題以及相關考點內容,導致學生樹立了不良的考試功利心理;此外,某些家長也會為學生施加壓力,購買大量教輔書籍。一方面導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素養較差,不能靈活分析問題,另一方面,學生也沒有建立良好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方式,習慣于用固定的惰性思維去分析復雜的社會以及生活現象,無法實現教育目標。
三、提升小學課堂趣味性對策分析
(一)加強溝通交流過程
不同的學生會表現出不同的學習水平、學習心理以及學習興趣。教師應當對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溝通了解,從而定位教學模式以及教學難度。難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有可能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定期的多樣化測試環節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必要手段,同時,不同的授課老師應當構建共同溝通的機制,全面收集學生的各門課程表現,并結合以往課堂上對學生的印象進行判斷。對于成績突出以及成績落后的學生,應當給予重點關注,通過交流溝通詢問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點,并鼓勵學生提供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與看法。通過以上的步驟,教師能夠掌握學生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規劃,考慮更多學生個體因素,提高教學趣味性[1]。
(二)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創新現有的教學方式,引入多種特色化的教學環節,才能夠提高小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興趣。一方面,教師可以轉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將課堂的主導權利歸還給學生;另一方面,教師也應該為課堂環節增加新的教學模式,如在語文課堂上,要求學生上交一份“記一次有趣的活動”主題作文,寫作老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開展不同的游戲,鼓勵學生舉手發言描述此時的情景,記錄游戲過程中各自的心理變化,游戲結束后,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按照要求完成作文練習,此時學生更容易在寫作中流露出真情實感。除此之外,教師也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通過錄像、圖片、音樂等素材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2]。
(三)轉變教育觀念
應試教育的發展讓小學教學課堂變成了機械化的教學場所,教學效果與教學目標背道而馳,學生的課堂興趣較低,不能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教師應當綜合分析課程大綱標準與學生實際能力,判斷教學內容的難度以及教學目標的科學性,逐漸改變傳統教學過程中權威性,霸權式的教學理念,由結果導向式轉變為過程導向式,提倡在興趣中學習知識。從而打破填鴨式教學的束縛,將課堂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除此之外,教師應當對學生給予充分的信任,給予學生自我展示的空間,積極引入話劇,演講,辯論等多樣化的教學環節,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3]。
四、結論
小學課堂是培養學習習慣的重要場所。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參與力度,讓學生實現在興趣中學習,充分體會學習的樂趣,是每個小學老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傳統課堂的轉型帶來了諸多機遇,也為教師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提供了可能性,教師可以通過音樂,視頻等多媒體素材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習樂趣,綜合考慮學生個體差異性,引入多樣化的教學環節,從根本上提升課堂的趣味性。
參考文獻:
[1]楊瑞萍.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幾點做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20):126-126.
[2]裴錦菊.新課標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J].考試周刊,2015(67):50-50.
[3]游翠梅.創建高效課堂,增強小學數學趣味性[J].新課程導學,2014(17):85-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