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欣??
摘要:目前,微課成為一種新型的課程資源和學習方式,它是一種將學習時間碎片化的在線學習資源。本文就《圖像處理》微課資源為例,探討了微課的特點和可行性,并詳細介紹了微課的設計和制作。
關鍵詞:微課;圖像處理;課程資源
一、 微課的定義
微課是指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圍繞學科知識點(重點、難點、考點)或教學環節而展開的教學活動。“微課”的核心是“微視頻”,同時可包含與該教學視頻內容相關的“微教案、微課件、微習題、微反思”等內容。微課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網絡教育模式,它充分利用網絡教育,將非正式學習策略與傳統課堂教學相結合,形成一種“零存整取式網絡教學模式”。
二、 微課的特點
1. 教學視頻短而精。
“微課”視頻的時間一般為5至8分鐘,一般不超過10分鐘,總容量一般控制在幾十兆左右。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視頻格式。學生可通過自主登陸網絡資源平臺學習。由于視頻短小精干,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
2. 教學目標明確。
“微課”主要是圍繞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進行的教學。因此“微課”的教學目標單一、教學內容精簡,教學主題具備獨立性、完整性、代表性,能夠有效解決教與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3. 制作方法簡單方便。
微課的核心是微視頻,同時包含與該教學視頻內容相關的“微教案、微課件、微習題、微反思”等內容,錄制屏幕的軟件有屏幕錄制軟件、超級捕快、屏幕錄像專家等,它們都是十分專業的屏幕錄制軟件,也可以在錄制視頻的同時錄制屏幕內的聲音,對于屏幕外的聲音,可以用來自于錄制者的話筒輸入,在圖像和聲音都俱備的情況下,就可以視頻編輯軟件來進行處理,視頻編輯軟件有Adobe Premiere、會聲會影、Pinnacle Studio 8等。
4. 情景教學生動有趣。
情景教學是以案例或情景為載體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微課設計中運用領先的信息技術創設情景,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寓教于樂,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5. 教學評價方便快捷。
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后,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掌握程度,可通過與微課配套的“微習題”、“微反思”進行自主測試和評價。通過教學評價使得學生學習的相關環節能夠得到真實體現,并有利于教師真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 目前《圖像處理》課堂教學現狀
高職院校的學生和本科院校學生的差別主要在于學習習慣較差和缺乏主動性。在課堂上,教師雖然會根據該班學生的整體情況合理安排教學計劃,有些學生能夠跟上教師的上課節奏,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但有些同學卻仍然無法掌握全部內容。對于《圖像處理》這門課程而言,它是多媒體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且需要學生動手實踐。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通常是用“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示范操作、講練結合”等教學方法完成教學任務。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不能完全掌握所學內容,時間一長遺留的問題累積越多。而微課恰好克服這些困難。將視頻發布到網絡上,便于學生后期的復習和鞏固。
四、 《圖像處理》微課的設計和制作
《圖像處理》課程是多媒體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也是平面設計方向的入門課程,它為后續課程《平面排版軟件》、《版式設計基礎》、《平面設計基礎實訓》等課程提供了學習基礎。從教學設計的角度出發,該課程應注重操作性。《圖像處理》的教學目標是:1. 能理解圖形圖像的基礎知識; 2. 熟練應用photoshop工具組,并掌握近似工具之間的使用范圍和優缺點; 3. 能進行數字圖像后期處理; 4. 能根據藝術需要和輸出需求進行圖形圖像處理。在教學設計時可采用情景教學法、對比教學法、問題教學法、項目驅動法等。
微課的設計與制作流程為:選題——教學設計——視頻制作——輔助材料——展示分享。
1. 選題
微課主要針對特定的主題如核心概念、單個知識點、某教學環節、教學活動等展開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明確,能夠用較短的時間講解清楚并容易掌握。因此,我們需要把一門課程的知識點化整為零。首先根據《圖像處理》課程標準的安排,將其劃分為圖像處理基礎知識、Photoshop工具箱、圖層、蒙版、路徑、通道、濾鏡、動作和批處理等8個章節。為了明確每堂微課的教學目標,還需要進一步細化教學內容。
2. 教學設計
微課的質量好壞主要體現在教學設計上。我們可以通過編寫微課腳本來細化具體的設計過程。在腳本中,我們需要詳細的制定教學步驟、教學內容、教學場景、輔助材料、解說詞和預算時間。必要時還需要考慮每個分鏡頭的拍攝角度。
3. 視頻制作
在制作《圖像處理》微課時,我們采用錄屏軟件“屏幕錄像專家”錄制演示操作的過程,利用DV錄制微視頻,用視頻編輯軟件如Adobe Premiere等對視頻進行后期合成。在合成時需要將多余的、不連貫的視頻和音頻剪掉,保障視頻和音頻的質量,必要時可做降噪處理和畫面優化。同時,為了使視頻具有統一性和美觀性,可以添加帶有動畫效果的片頭和片尾,可以將PPT展示的重要知識點融合其中。
4. 輔助材料
微課最主要的核心資源是教學視頻,除教學視頻外還有相關的輔助材料,如教案、講義、多媒體教學素材、PPT課件、項目測試、教學反思等,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等選擇必要而又簡明的支持材料,避免冗余、過多過亂等。
5. 展示分享
微課視頻和相關材料制作完成后,要上傳到相應的網絡環境中。如我院的教學資源共享平臺,是全面支持知識教學資源建設、共享、應用、服務的互聯網交互應用平臺,優質的教學類資源內容一鍵式納入教學資源共享平臺體系。學生通過訪問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微課進行學習,同時下載素材資源進行練習。
參考文獻:
[1]余泰,李冰.微課在高校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4).
[2]王竹立.微課勿重走“課內整合”老路——對微課應用的再思考[J].遠程教育雜志,2014,(4).
[3]姚建萍.微課在圖像處理課程中的應用初探[J].科技展望,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