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基本素質,同時也是我國社會對于高素質人才的基本需求。而閱讀能力需要從小培養(yǎng),因此,我國小學以及家長應多鼓勵兒童進行多文本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拓展學生視野,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兒童文學多文本閱讀的定義,并對在小學課堂進行兒童文學多文本閱讀的有效策略進行深入研究,希望對相關人員有所啟示。
【關鍵詞】兒童文學 多文本閱讀 教學策略
【課題項目】河南省中小學多文本閱讀實踐研究專項課題《兒童文學多文本閱讀教學策略研究》,編號:dwbyd17021101。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8-0088-01
引言
小學教學中要想拓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實踐活動。兒童文學多文本閱讀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通過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由于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現(xiàn)階段我們語文教師與家長更注重于兒童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與學習情況,而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度不足,加之目前我國部分學校還未給予學生兒童文學多文本閱讀教育,這嚴重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提高兒童而且多文本閱讀教育質量,制定完善的兒童文學多文本閱讀教育策略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兒童文學多文本閱讀定義
兒童文學多文本閱讀,也稱兒童文學群文閱讀,其核心概念是多個文本、同一議題的閱讀教學。兒童文學的多文本閱讀能夠開拓兒童的視野,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從小培養(yǎng)兒童正確的社會道德觀、人生價值觀以及學習觀念,提高兒童的思想道德意識,從而促進兒童全面發(fā)展[1]。兒童文學的多文本閱讀需要站在兒童的角度,為兒童提供有優(yōu)秀兒童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群文閱讀是指以同一個議題將多本書或一本書的多篇內容組成閱讀材料,要求兒童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任務,同時需要教師以及家長對兒童的閱讀成果給予評價。這種閱讀教育能夠提高兒童對于文學作品閱讀的積極性,從小培養(yǎng)兒童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兒童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
2.兒童文學多文本閱讀策略
2.1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
作為新形式下教師不應拘泥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而應當開拓自身的創(chuàng)新思維,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豐富閱讀形態(tài),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同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熱愛多文本閱讀這種多數(shù)方式。要想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我在教學中將語文課堂由教課文轉化為教語文,除了傳授學生基礎知識之外,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通過閱讀掌握學習閱讀的策略與方法。同時,教師綜合考慮每一位同學的學習特點與興趣愛好,建立不同的學習小組,并為每一個學習小組擬定議題,從而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結構,為學生講述突出的要點與難于把握的難點,根據(jù)實際教學課堂,豐富閱讀形態(tài)。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多交流、多提問,在學中養(yǎng)成固定且正確的學習方式之后,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既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2.2提高教師教學技術水平
兒童文學多文本閱讀教育不僅需要兒童積極參與與配合,還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才能夠更好地為學生解決問題,從而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兒童文學的多文本閱讀是具有開放性、廣闊性的閱讀課堂,此類教學課堂需要教師具有專業(yè)的教學素養(yǎng)以及較高的教學水平,同時要求教師具有廣闊的閱讀視野以及豐富的知識儲備[2]。因此,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學校應該注重培養(yǎng)教師的教學技術水平,積極鼓勵教師多與優(yōu)秀的教師進行溝通,學習與借鑒教學方法。同時,高校還應為教師提供培訓,從而推動教師專業(yè)化的成長。除此之外,小學還應聘請專業(yè)的講師對教師的課堂進行深入且有效地指導,并進行聯(lián)校教研,構建強大的聯(lián)校教研聯(lián)合體,從而使教師的群體發(fā)揮出真正的優(yōu)勢。
2.3構建完善的兒童文學多文本閱讀教學評價體系
為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小學應構建完善的兒童文學多文本閱讀教學評價體系,以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習成績、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學生對于教師的評價為依據(jù),每一學期都評定優(yōu)秀教師,并要求優(yōu)秀教師發(fā)揮榜樣的力量,積極幫助評價效果較差的教師,從而提高整個教師隊伍的教學效果。
2.4開展兒童文學多文本閱讀活動
開展兒童文學閱讀教學活動,需要學校合理設置兒童文學閱讀課堂,并將之安排到課表,讓學生在本次課堂進行多文本閱讀,要求教師進行實時監(jiān)督,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下進行多文本閱讀能夠有效提高學習質量[3]。同時,小學還因為兒童成立兒童文學社團活動,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此類活動可包括閱讀速度比賽、閱讀能力比賽與閱讀方法比賽,為學生創(chuàng)辦兒童文學系列刊物,將兒童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文學發(fā)表,并積極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在小學校園內順利開展兒童文學多文本閱讀教育,小學教師首先應革新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堅持學生為主體的地位,豐富教學課堂,同時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從而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教學服務。我國小學應積極構建完善的兒童文學多文本閱讀教學評價體系,開展兒童文學多文本閱讀活動,從而提高整個教師團隊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并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得兒童文學多文本閱讀讓課內大量閱讀有了實施路徑。
參考文獻:
[1]史培民,史艷蘭. 多文本閱讀課堂實踐操作初探[J]. 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17,(07):44.
[2]郝海峰. 讓多文本閱讀成為學生寫作的源泉[J]. 文學教育(下),2017,(04):132-133.
[3]陳晶. 談兒童文學文本特點及翻譯策略[D].山西大學,2013.
作者簡介:
潘新華(1972年5月-),男,河南漯河人,大專,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兒童文學多文本閱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