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此,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將拓展、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當做是首要的教學任務。對此,教師應該將核心素養觀念與數學教學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在優化課堂教學的同時,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本文以核心素養的含義,作用為起點,結合具體的實踐經驗,總結出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 核心素養 內涵 意義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8-0108-02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數學的本質、四基、四能以及思考這四個方面。此外,其還包括更高一層次的綜合、抽象及其概括等。在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本質就在于挖掘數學教材,并從數學四基的角度和數學思考的角度去對整個教材內容進行分析,使其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社會在不斷的發展,人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的更新,更多的新型的教學觀念不斷出現。為了提高小學的教學質量,在學校中,要求教師應該結合新型的核心素養。隨著社會的進步,通過核心素養的視角去提高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水平、空間理解能力、數學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所以,從核心素養的視角去對學生進行教學,對小學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
一般來說,核心素養是一種創新型的觀念,其與實際生活之間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應該將核心素養這一創新型的觀念與數學課堂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并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數學感覺。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來進行教學。此外,核心素養的養成,是一種創新型、多樣性的教學方式和觀念。數學教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要求學生不斷的學習數學教材知識,而且要求教師結合核心素養的觀念要求下進行數學教學的教育。在新思想的帶領下,小學教學的教學方式,規模等不斷提高。不僅提高了小學教學的整體水平,而且提高了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滿足社會以后的人才需求做了充分的準備,為踐行核心素養奠定良好的基礎知識。
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養成的重要意義
核心素養與小學數學教學的相結合能夠很好的反映數學基本知識,體現數學這一學科的本質屬性,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思想的認識,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數學的本質屬性。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核心素養的養成對社會、學校教學以及學生的發展等方面具有積極的影響。總的來說,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開展數學教學,能夠使學生可以通過數字符號,運用數字中的圖形,更好的表示生活一些具體物體,有利于學生深入本質的了解和學習,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教材中的內容,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各個方面全面發展,讓學生在自由的學習模式下增長新的知識和技能,達到更優的學習效果。
三、核心素養視角下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
(一)倡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出現不專心,難以集中注意力的情況,針對小學生的特點,我們要注意讓學生充分地動手操作,積極地自主探索和大膽地合作交流,這也是改革數學課堂教學的需要。此外,對于小學數學輔導,我們要清楚,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和自主探索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對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運用核心素養的基本觀點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并在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感受數學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對此,在一些幾何圖形、圖形繪制等內容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設計教學,并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將學生的注意力很好的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在學圓錐的體積時,教師可以先簡單的跟學生介紹一下什么是圓錐,然后再讓學生通過觀察來說一說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哪些東西的形狀是圓錐體的,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在加深學生對圓錐認識的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學生快速的帶到課堂學習中來。等學生認識圓錐以后,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比較圓錐與圓柱之間的關系,設計以下教學環節:分別拿出一個等高、底面面積相同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在圓錐體里面裝滿沙子,然后往圓柱體里面倒,讓學生觀察,經過幾次的實驗后圓柱體里面就裝滿了沙子;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此外教師還可以找兩個不等高但底面面積相同的圓柱體和圓錐體,讓學生自己做實驗。學生在實驗中發現了圓錐體與圓柱體之間的關系,即等高、底面面積相同的圓柱體需要用三個圓錐體里的沙子才能裝滿。并通過小組討論最后通過圓柱體的體積:V=Sh得出圓錐體的體積是:V=1/3Sh。這一教學環節,可以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記憶。
(二)培養數學意識,形成良好的“數感”
數感源于生活體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基于核心素養下,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讓學生能夠運用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此外,教師還應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貼近的例子,學生在具體的操作和實踐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習能力,還能強化學生的生活能力。
如,在10以內數的認識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準備一些材料,如準備一些小木棍和小皮筋,在上課的時候,教師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東西,并根據教師給出的數字來用皮筋捆出相應數量的木棍來。這樣既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還能夠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會數數。再如,在加減法的運算中,教師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在計算“2+6=?”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步計算,先數2根木棍,然后再數6根木棍,并將兩次數得的木棍放在一起,數一數有多少根,這樣學生就會明白加法就是將所有的數字加起來所得的結果。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在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endprint
此外,教師還應該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如,在講“元、角、分”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拿著錢去買東西,并將自己買東西所花的錢、老板找給他們的錢等記下來,然后再到課堂上來分享自己是怎么算的。這樣不僅能夠教會學生“元、角、分”之間的換算,還能夠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買東西,從而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這些都是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對學生發展的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的運用將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三)增強學生與小學數學學科的關系
受專業知識和自身素質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師在課程的設置上難免會出現不重視學生與數學學科之間聯系的問題,這一問題的存在,不僅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合理的設置課程,并加強數學這一學科與學生發展之間的聯系,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此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將數學這一學科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機的結合,探索有關數學教學的核心素養,從而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數學觀和數學思想,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對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加入一些思想品德、科學、語文等各個學科的內容,將數學與其他學科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如,在讓學生自主學習新的教學內容,并與同伴進行討論,在合作交流中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最后派代表發言,闡述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還能夠在闡述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創新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并在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下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就應該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并將學生放在首要地位,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對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其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并積極的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點。最后,教師還應該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改正教學中不正確的教學模式。
如,教師可以利用設疑、情境導入等方法來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進行解決。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團結的力量,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
(五)建立具有總結性和配合性的課程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靠單純的知識講解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其還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的創建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發展有益的實踐課程。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還要讓學生透過理論知識來看到數學的本質,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對此,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建立與數學相關的總結性或者配合性的課程,并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小組內的成員通過合作來一起梳理知識點。而教師則應該在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技巧、方法等進行指導,從而在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如,在“長方形面積”這一內容的講解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要學習什么內容,并讓學生主動的拿出尺子就自己身邊的物體進行測量,并指出什么是長方形,從而得出結論。在測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測量員,拿著尺子對教室的長、寬等進行測量,并引導學生來計算長方形的面積。這樣的教學方式將實物與教學理論結合在了一起,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不僅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還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真正的體現出了學生的主體性。
四、總結
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應該從多方入手,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周筠.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實施多元性評價的思考[J].基礎教學研究,2007,(11)33-56
[2]黎桃.數學教學應考慮的問題[J].職業教育研究·基礎教學研究,2006,(8)50-60
作者簡介:
謝玉環(1975.5-),女,福建福州人,現任教于福州市倉山區第五中心小學,職稱:小學數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數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