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
【摘要】結合教學實際,對微課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進行了解析,主要就微課應用的優勢以及應用效果進行探討,希望分析研究后能夠提高教學水平,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微課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7-0075-02
微課主要是針對某一個教學內容或者知識點來進行課程設計的,其教學的目的性非常明顯,針對性也非常強,但是大多的教學實踐都比較短,主要就學生理解的難點來進行。此外,微課與我國的傳統教學方式存在明顯差異,其使用的范圍更加廣泛,幾乎可以應用到大部分的教學情境中,可以適合大部分的教學環境,并且不會受到時空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1.調動各種感官,讓學生自己探索
課堂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結合體,在微課的影響之下,能夠全面提升教學效果。使用微課輔助教學,教師應該發揮出教的作用,在教學中設置與課堂教學內容一致的問題,適當的進行點撥;引導學生積極的探索和學習,在教師的啟發之下,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來獲取所學的知識。
比如,在學習《掌聲》這一課中,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將課堂中應該設置的問題提出來,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理解這些問題。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學知識以及個人能力進行理解,主動的去學習新知識。在教學活動中,采用了微課的教學方法,可以全面提升語文課堂學習效率,讓學生通過多種感官的感受來理解學習內容,全面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積極主動的學習新知識,讓整個課堂具備更強的生命力。
2.利用微課突破難點,查漏補缺
在學生開始預習之前,教師通過微課的方式將課程中的重點、難點以及易錯點標記出來,以視頻或者音頻的形式發送給學生,讓學生根據這些內容來預習。比如在學習“把字句和被字句”中,先進行基礎知識學習,然后按照正常的學習模式來進行學習,再進行小測驗,發現很多的學生在轉換上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對于學生反映出來的不同情況來進行分析和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還要讓學生進行反復記錄,并且根據教學情況再次進行針對性的測試,同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如果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學習新知識,那么其學習效率將會非常高,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3.通過微課,讓學生領悟意境
微課的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視頻、音像、聲音與文字等先進的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將多種教學方式完美結合,突破了傳統教學理念,并且建立一個非常生動且比較有深度的教學方式。該方式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的所有感官,提高學習興趣,保持良好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全面的理解學習內容,領會到意境中。
4.通過微課拓展知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將學習的知識進行拓展就是將知識融入到生活中,讓學生可以深刻的理解生活中的知識,這也是加強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語文教學不應該僅僅以教材為全部內容,還要積極的進行拓展和延伸,將語文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材只是一個例子,要根據其進行舉一反三。
比如學生在學習了《北大荒的秋天》后,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的方式制作出來秋天的效果,讓學生積極的尋找秋天的印記,將文章與學習知識聯系起來,結合自然現象,親身感受到秋天的氣息和腳步,在課堂上讓學生使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出自己理解的秋天。這樣學生就將課堂學習知識延伸到自然環境中,讓學生了解了更為實際的內容,激發出學生的探究熱情,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觀察能力。同時讓學生在課下搜集一些描繪秋天的古詩詞,將這些材料進行匯總,教師再與學生進行共同討論,認真的分析學生所提供的材料。這樣可以讓學生發散思維,更好的理解教材內容,同時還可以提高詩詞的鑒賞能力,并且能夠真切的感受到秋天的氣息和魅力,對今后的學習和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微課是信息化時代背景之下所產生的教學方式,其是一種非常先進的教學手段。微課可以讓學生在非常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新知識,提高學習興趣,還可以降低教師的工作強度,提高學習效率。而微課并不能作為教學的主導,要體現出輔助的作用,教師也不能全部使用微課而放棄課堂教學,這些都是錯誤的。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結合教學情境,使用微課來錦上添花,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的進行探索和提高,讓學生的課堂學習更加的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劉露露.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的混合式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科技風.2017(18)
[2]胡功林.淺析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優化融合[J]. 教育現代化. 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