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會
摘 要:在技工院校英語教學中,英語是各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原因在于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科,是一種交際工具。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新課標的制定執行,以及職業教育全球化速度的加快,技工院校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也面臨著挑戰。而在課堂教學中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法,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學習自覺性,鍛煉和提高學生合作學習能力,有效提高技工院校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行為導向教學法;技工院校英語教學;實踐應用
一、 行為導向教學法
行為導向教學法是以工作任務為核心,訓練專業技能和構建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學法,讓學生用腦、心、手同時學習,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行為導向教學法是全面性的和積極性的教學。應用在課堂上,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決定要完成的行為產品引導著教學過程。
行為導向教學法的終極目標是,學生行為的積極改變,而教師要做到的是以自主和共同解決問題的教學樣式幫助學生塑造多維人格。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活動更多表現為隱性,而學生表現為自主性。在行為導向教學法下,知識的教學要求教師和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各類知識去處理。
“行為導向”在職業教育教學中意味著——知識的傳授和應用取決于行為導向的學習組合,具體指的是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教學媒體的使用這些方面。行為導向教學論的核心意圖,是提出個體行為能力的培養。而個體行為能力的組成部分是專業能力、社交能力、思維能力和倫理道德反應能力。
另一方面,行為導向教學代表了世界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具體表現為——1. 教改的核心問題是“專業”,增強適應性,注重環保教育、外語教學和能力培養,要特別突出的是創業能力的培養;2. 改革必須要做到兩個堅持,堅持以市場和就業為導向,堅持以滿足行業企業需求和公民的個人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3. 要構建開放的、靈活的、多層次的、多形式的辦學制度,同時教育教學要以學生和能力為本位,樹立服務意識、合作意識和質量意識,形成能力標準為核心的質量評價體系。
二、 技工院校英語教學
技工院校英語教學改革要良性發展,從技工院校英語教學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體現新時代精神和職業教育的特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發揮技工院校的特點,認真分析現狀,努力克服困難,服務于市場和學生,教育教學方面才能取得好效果。
1. 思想教育——技工院校的學生大多是初中畢業生,文化基礎知識較差,尤其是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要想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得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強調英語的重要性,擺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2. 教學目標——要根據技工院校學生的實際水平,制定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培養語言技能,就得為學生創造一定的學習情境,再通過看、聽、說、讀、寫來感應獲取知識,同時,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講究靈活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自覺學習主動性;
3. 學習興趣——常言道,“興趣是第一老師”,要想讓學生對英語課堂有興趣,得抓住技工院校的特點,把英語課堂與市場相結合,例如,學生的專業是服裝面料設計,那么英語課堂上可以練習貿易過程中與外商交流時怎么說,說什么。創建的這些情景語句,會使學生產生好奇和新鮮感,從而引發濃厚的興趣;
4. 教學方法——(1)交際,讓學生在交際場合進行練習,從應用中學習和鍛煉英語表達能力,在過程中關注學生語言的流暢性,而不是準確性,交際活動后,教師引導學生呈現句子的結構和詞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形式有:小組討論、游戲、角色扮演等;(2)合作,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輔導、相互督促、相互練習、相互鼓勵,參加一系列教學活動,既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課堂學習壓力,又鼓舞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3)歸納和演繹,簡而言之,歸納學習法是先活動應用后總結學習,演繹學習法則相反,先學習具體知識再練習運用,二法可相互結合使用;(4)情景,創設情景可快速有效地把學生帶入英語課堂,讓學生把看到的和聽到的聯系起來,綜合練習語言運用能力,例如教師在課堂上用實物教具為學生展現單詞、句子等。
三、 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技工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行為導向教學法引入課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最常見的現象是見面用英語簡單問候,在節假日用英語相互祝福,表演活動中唱英文歌跳西方舞,關注的偶像明星娛樂節目都開始與英語息息相關。另一方面,英語是交流的工具,所以學生之間相互幫學,共同進步,加深了相互了解和信任,加強了團結協作和凝聚力。
值得一提的是,教學改革下行為導向教學融入英語課堂,不得不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靈活運用:
1. 合作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能培養團結協作精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技工院校學生的特點是好動、好表現,教學過程中運用合作教學法,能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例如學習festival時,先提前交代各小組收集一些中西方節日的信息、由來、習俗、慶祝方式等,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圖片或視頻,然后組長負責、帶領組員共同參與整理資料,之后在課堂上匯報展示,最后教師歸納總結;
2. 情景教學法——情景創建最常見的形式是角色扮演,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參與積極主動地學習,尤其是規定全英化情景,讓學生在表演中代入中英轉換思維,在交際中鍛煉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
3. 多媒體技術——多媒體輔助教學大有優勢,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受到廣泛歡迎。多媒體課件匯集文字、圖片、聲音和動畫,直觀形象生動,有助于創設教材情景。例如,有的教師在學習中職英語教材里的Music, Wildlife, the Olympic Games時,會在課前拍攝好學生的生活、學習、運動等鏡頭,再制作成多媒體課件flash,課堂教學時,學生從課件中發現熟悉的身影,會感到興奮、親切、真實、自然,而整個課堂氛圍都充滿著人情味,使得課本上的知識都變得生動鮮活,不僅調動了學生們對英語課堂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說英語的興趣,還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4. 大腦風暴法——大腦風暴教學法是教師引導學生就某一觀點或主題公開自由地發表意見,是能在最短時間內有效獲得最多觀點和想法的教學方法。例如學習Halloween一文時,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萬圣節相關的知識,Happy Halloween(萬圣節快樂),Pumpkin(南瓜),Jackolantern(南瓜燈),costume party(化妝舞會),ghost(鬼),vampire(吸血鬼),skull(骷髏),witch(巫婆),broom(掃把),candy(糖果)等,這樣,立馬調動課堂氣氛,學生積極活躍、學習愉快。
教學法必須多因素組成,是具體的各異的教學法按照教學需求和一定的規律組合,揚長避短,最大程度地發揮整體效應。行為導向教學法鼓勵學生擴大學習范圍,不再只是局限于課上的知識,還涉獵了課程標準以外的與英語學習相關的知識,同時還通過團隊建設,使學生更加高效快樂地學習,由此可見,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技工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必將走入新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明娥.技工院校專業英語教學淺析[J].中外交流,2016,(13).
[2]茅健.探討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技工學校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
[3]楊軍華,葉曉芳.行為導向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的可行性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