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永平
摘 要:合作學習是一種較為先進的學習方式,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如何有效地進行合作學習是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內容。合理化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課堂中的知識。本文針對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常見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相關解決措施,進行有效的冷思考。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數學;解決措施
新課改下更為重視學生本身的學習需求,傳統的“一教一聽”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現代化教學課堂,學生的感受被不斷地重視,課堂的效率成為重點。在新課改下,教師需要提高對于學生本身的關注度,將“教師教”“學生學”相結合,利用小組學習方式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一、 新課改下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常見問題
(一) 小組合作參與度不足
很多小組成員在教師安排好小組學習任務后對于小組學習的熱情不足,導致冷場的出現。所以有部分同學在小組學習中并沒有進行有效的學習,尤其是數學成績差的學生往往成為小組學習中的“背景墻”。而這種參與度不足也會導致小組學習的整體熱情不高,影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
(二) 合作學習內容過難
在小組學習中,教師錯誤的認知導致學習效率低下。例如,教師認為小組學習中更應該對難題進行研究探討,忽略學生本身能力。過難的數學應用題導致學生難以展開系統的探討,學生沒有辦法成功解決抑或是只有相當一小部分學生有能力解答,導致出現低效率小組學習狀況。
(三) 教師過度參與
教師過度參與小組學習的課堂,這種現象往往出現在第一次進行小組學習的課堂中,教師由于經驗不足過分地關注小組學習的狀況,導致小組學習失去其自主性和探究性。教師對于問題情景創設不成功,無法保證課堂上的良性互動,甚至教師過分引導學生接近答案導致小組學習失去意義。
二、 新課改下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實施的冷思考
(一) 科學設計小組學習內容保證人人參與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小團體性的學習,因此合理配置每一個團體的成員就顯得分外重要。要保證學習任務能夠合理有效完成的同時保證每一個學生的參與度,也就是保證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平衡每個小組間的綜合素質,保證每一個小組既有優生又都有差生,鼓勵優生帶差生。同時要求每一個小組成員都必須寫個人學習任務感言,保證每個人都能夠學習到新的東西。
(二) 依據初中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合理配置問題
根據課程要求合理配置小組學習問題,保證問題的難度合理性,構建問題情境,提高問題的生活趣味性,幫助學生回歸“生活”,將問題帶入現實生活保證學生小組的投入性。在構設問題時根據學生的總體水平進行綜合性考量,旨在明確任務的完成度,提高開放性課堂的學習效率。在教學實施期間幫助學生、引導學生,可以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將學生思維調動起來。
(三) 教師準確定位
教師必須認識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定位是什么,保證教學定位準確,保證師生間合理互動。教師不能在小組學習中充當一個說教者,小組學習重在學生自己的討論而不是教師的說教,教師要充當一個引路人和組織者,對學習的大方向進行引導。
(四) 鼓勵學生充分運用發散性思維,多維度思考問題
在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在小組活動之前要強調“發散性”思維的重要性,要求學生從多個層面去理解這一實際數學問題,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去思考、解決問題。多維思考是小組學習的優勢,可以更大地開發學生的多維視角,讓更多的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充分利用每一個學生的思維鏈,防止了思維的僵化,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態度。
三、 新課改下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案例分析
(一)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案例一及其分析
[案例] 當a<0時,a2是否還等于a呢?問題提出后,教師提出上節課知識重點,當a≥0時,a2=a。接著教師提出小組學習合作要求:“請同學們分組合作解決這個問題,每6個人一組,選出一個組長,一個發言代表,要求每組有一個實例。發言代表將研究結果公布全班。班長進行數據統計。”經統計,共6個小組,6個組長。
師:請六名組長到老師這里領取稿紙,將本組的實例研究過程寫下來,課后進行展示。
……
師:經過大家的討論和講解,我們得出了什么結論?
生:當a<0時,a2=-a,也就是a2=a.
[案例分析] 通過分組活動對二次根式化簡的學習,提高了學生們對于數學的興趣以及對于自主課堂的紀律意識,小組交流加強了學生間的友誼。如果教學中忽視了課堂紀律和教師主觀引導,那么一節課下來只會是一個消極的效果。
(二)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案例二及其分析
[案例] 估計豆子總量。教師引入課程,請同學們利用樣本估計總量的統計方法估計教師待會兒給大家發放的豆子數量。請大家分為三個小組,每組選一名組長到教師這里領取實踐工具(豆子,量杯,顏料)。
生(一組):我們首先抽取部分豆子進行標記。接著發現,一個一個的標記很慢。
生(二組):我們可以把顏料放在杯子里,再把豆子倒進去,這樣標記得快。
生(二組):樣本標記完成,已經開始記錄了!
生(三組):進展過慢,樣本還未標記完成。
生(一組):發現量杯過小不好攪拌,于是找了一個大桶,把抽取的涂色豆子和原來的麥子進行攪拌。
……
生:老師有350粒,老師我們有420粒……
師:請大家數一數,計算估計與實際差距。
學生熱情高漲。
生:結果出來了,一組相差10粒,二組相差15粒,三組相差40粒。
[案例分析] 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任務,學生們熱情高漲,通過q=mp/n值與實際數值對比可知學生對樣本估計總量的方法也基本掌握。這個小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解決問題思維能力,同時不拘泥于課本,學生的創造力得以發揚。
四、 結論
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著重要的教學意義,有利于初中生更好地理解數學課程,將數學思維運用到生活中。教師要區分于傳統課堂,更好地把控小組學習實踐課堂,更好地定位自己,突出小組學習活動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許海濤.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合作學習”存在問題與改進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2] 和娜娜.初中數學探究式有效教學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
[3] 韓國福.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