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心理教育和心理教學課程兩者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在現階段職業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將心理健康教育等同,對兩者的內在含義進行混淆,不利于高職學校職業化水平和職業教育素質的提升。本文主要對對高職生職業心理和職業心理教育的關系研究作為著手點,對高職院校如何實現高職生職業心理教育進行深入的探究,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職業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 關系 建議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8-0252-01
前言:
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重要的教育教學基地,在我國教育教學改革以及各種政策的下,實現了快速發展,高職學校的硬件設施以及軟實力與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并沒有差多少,但是高職學校在社會地位以及高校陣營中始終處于示弱的地位上,究其原因,是由于高校學生本身的職業心理與職業心理教育不對稱。基于此,地高職生職業心理與職業心理教育的關系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勢在必行。
1.高職生職業心理分析
心理上的訴求能夠為人們的社會行為以及發展提供重要的動力支持。近年來,我國的高職院校在政府的支持下實現了快速發展,高職院校的數量和質量實現了有效的提升,并且高職學生也實現了增加,但是當前發展過程中,由于高職院校中的職業心理教育不到位,導致高職生本身的職業心理較弱,對于本身所選擇的職業沒有明確的定位。根據對某高職學校學生的調查顯示,該高職學生學生中對自身學習的專業并沒有較大的自豪感,許多學生來該校都是家里人幫助選擇的,一些人甚至對學習的專業非常不喜歡,這樣的職業心理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對其心理接受度以及知識的學習水平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另外通過調查結果能夠反映出當前的高職學生對學校以及專業并沒有較高的歸屬感,雖然會收到后期職業心理教育的影響,但是當前發展中呈現出較大的離散性,對高職學生的發展以及教育上存在極大的消極性影響。
在對高職生進行調查過程中,其中針對高職生的價值取向有一項調查,對某高職學校100名學生進行調研,詢問其畢業后的價值取向,其中將近90%的學生選擇畢業后進行自主創業或者直接就業,僅有11%的學生選擇繼續提升學歷。這一調查結果更加直觀的體現了高職學生的價值取向。而高職學生的價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心理等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另外,當前發展過程中,高職生在學習時更加偏向于對技術方面的學習,針對所學習的技術不同,高職學生在心理上已經形成較為明顯的職業定勢,在學習中對專業化的技術知識都非常關注,而針對文化知識方面的關注水平較低,高職學生的學習心理對技術和文化知識的重視程度不同,其中存在著偏頗。
2.推進高職生職業心理水平提升的重要策略
2.1促進職業心理教育逐漸向系統化發展
實現職業心理教育需要長久的堅持,在這一方面,為了保證職業心理教育的有效性,高職院校必須針對其建立完善的職業心理教育體系。首先將校園文化高中院校的職業教育創新性的融入到一起,并且需要對其進行人文關懷以及成長上的關愛,通過分層式的教學職業心理教育方式促進學生職業心理的有效強化;根據職業心理教育的要求實現相應體系的有效構建,注重學生的差異化和個性化,對學生的普通心理進行分析,實現與職業心理的有效結合,為學生職業心理的形成奠定重要的基礎。
2.2將職業心理教學融入到基礎教學中
從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制度上來看,每一個高職學生在其中的職業心理都隨著教學的深入而出現一定的變化,許多學生在教學結束后其本身的職業心理價值觀都出現了變化, 雖然這樣的變化是學生在接受教育后出現的自主性變化, 但是高職學校有義務為學生職業心理素養的發展變化提供優質的環境,并創造有效的條件,引導高職學生形成正確健康的職業心理。例如,某高職學校創新性的設計了心理教育工程,通過有效的職業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學生在逐漸的學習和引導中逐漸走出自身的困惑,逐漸找回信心,為高職學生養成正確健康的職業心理奠定重要的基礎。
另外在通過職業心理教學過程中,具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實現高職生職業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策略。例如針對剛剛進入高職學校的學生進行初期的心理教育,促使學生回復自信,其次在針對入學時間較久的學生通過教育增強學生的信心,最后通過職業心理教育,促進學生自尊、自信、自強、自愛,推動高職院校學生的發展。
3.結語:
總之,要想有效促進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上的有效提升,必須在高職院校積極實現職業心理教育的開展。通過高職院校的職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促進高職學生職業心理的健康化,在逐漸的實踐和交流過程中,促進高職院校逐漸形成完善的職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促進高職院校內在教育質量以及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周曉玲, 邱開金. 高職生職業心理與職業心理教育的關系研究[J]. 心理科學, 2008(5):1255-1257.
[2]林冰. 高職生專業承諾、職業自我效能和心理健康的狀況及其關系研究[D]. 福建師范大學, 2006.
[3]周海英. 某職業技術學院新生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及干預研究[D]. 山西醫科大學, 2014.
[4]龔民, 李烺, 謝曼君. 網絡環境對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11(3):194-195.
作者簡介:
蘇婭(1983.08.04-),女,蒙古族,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