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嶸業
摘 要: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近幾年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也有著大量農村居民遷往城鎮,導致農村學校生源大量的流失,特別是一些優秀的生源,往往小學剛剛畢業,便由于各種原因走向城鎮的中學。在這種大環境下,農村的學校學生逐漸減少,逐漸走向小班化的教學道路。初中物理的教學也自然地走向了小班化。如何提高農村學校初中物理小班化課堂的教學效果呢?本文就這一問題展開探討,并提出了幾點看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小班化教學;農村教學
對比于大班的教師無法兼顧每個學生的缺點相比,小班化教學方式的形成意味著每個學生受到老師的關注度增大,增加了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同時每一個學生的活動空間變大,能夠更好地進行課外活動以及增加了學生參與物理實驗的機會。教師能夠有足夠的時間了解學生的個性和學習水平以及學生之間的差異,制訂符合每個學生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技巧,能夠因材施教,兼顧到更多的學生。
一、 設置學習合作小組,共同學習進步
小班化教學模式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每個班級的學生數目少,教師能夠兼顧到每一個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觀察每個學生的性格和智力水平,這對于教師教學方式的規劃與選擇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在了解到每個學生的智力、學習水平,以及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自身優勢的情況下,把學生進行分組,組成學習合作小組,用于以后物理教學中實驗、探討以及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比如,在學生剛剛進入初中教學時,教師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分析,根據學生的性格、智力水平,把學生進行分組,三到五人一組,小組成員性格、成績互補。每個小組的成員在分組成功的那一刻,以后的物理實驗、作業、學習都集合在一起,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樣也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進步,完善自己;成績相當的學生可以互相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得到結果,豐富自己的知識點,擴展自己的思維模式,小組成員在學習上相互監督、即時地相互檢測所學知識,以及相互復習,鞏固知識點,共同學習進步,取得更好的成績,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好勝心。
二、 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深入思考問題,擴展思維模式
農村學校大多消息落后,教學設備和實驗器材相對較少,因此,小班化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在使用這些教學設備時有更多的機會。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教學設備設置問題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深入了解物理知識。
(一) 使用多媒體,設置問題情境
在農村教學中,由于各種的原因,學生不能像城鎮初中那樣有更多的機會把物理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導致學生學到的知識只是“死知識”,達不到開展物理課程的目的。小班化教學方式對于農村學校的這一情況卻能夠應對,人數少、活動空間大的特點更能夠讓學生清晰深刻地了解到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比如在學習《光現象》中《光的折射》這一節時,教師可以先使用多媒體,播放生活中關于光折射現象的視頻,再通過多媒體講解光折射的原理以及原理解析圖,教師在重點的地方進行詳細的講解,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把知識點了解通透,然后教師再利用借用小工具,像三棱鏡、小平面鏡、水杯等,動手做實驗,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再次深刻記憶光反射的原理以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 多次進行物理實驗,增強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
農村學校中物理實驗的設備相對較少,大多學校只有一套實驗器材以至于學生對于實驗很生疏、陌生。小班化的教學方式能夠增大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的機會,讓學生能夠使用實驗器材進行探究、分析問題,增加學生物理的綜合素質。想要達到這一教學效果,就需要教師對實驗器材使用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與機會接觸物理實驗。
三、 因人施教,設置個性化作業和個性化教學檢測
小班化的教學方式給予了教師足夠的時間去了解班級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性格特點,能夠了解每一個學生對于問題的想法,做到作業當面查、問題當面說、檢測分層次、學習方法因人而異等,教師可以根據每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針對每個層次的學生設置個性化的課后作業和多樣式的教學檢測方法,真正做到“減負增效”。例如,教師首先讓學生記錄備忘錄,主要記錄學生在學習中容易出錯的知識點、學得特別好的知識點、學生自己對于問題奇妙的解決方式和分析問題新穎的角度以及每一周的自我小結四方面的內容,教師隔一周收一次,以此來了解學生的學習進程以及能力的優缺點;然后教師根據所得到的結果設計“個性化作業”,作業每個學生不盡相同,但符合學生的能力,能夠讓學生快速地得到進步;接著教師根據學生對作業的完成度以及作業達到的效果把每個學生的“個性化作業”進行適當的修改;最后再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優缺點設計“個性化檢測方式”,教師在每一單元或者每個章節的教學完成后,讓學生根據設計的“個性化檢測”進行測試,每個學生的檢測方式也不盡相同,卻能夠全面地檢測學生對內容的掌握,讓學生了解自己學習的優點以及不足之處。
結語
小班化教學是現在農村主要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整體素質以及長期發展能提供有效幫助。在小班化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可以設置學習合作小組,讓成績好的帶動成績差的,成績好的互相監督,相互探討,整個小組共同進步;再設置問題情境,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思考深入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的起源;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學生的性格,設置相符合的學習技巧和課后作業以及教學檢測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成就感與自信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愉快努力地學習。
參考文獻:
[1] 殷晶淼.實行小班化教學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J].基礎教育參考,2010,(10):62.
[2] 吳倩.初中階段小班化學習模式中的班級管理探索[D].蘇州:蘇州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