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聰威
摘要:在社會的發展下,教育改革對小學學校提出了越來越多的教學要求,小學教學中應該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進小學的學習成果,使學校的小學生德智體美共同進步。教課方式的選擇在學生們的學習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老師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上課情況,進行因材施教。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選用策略
引言:最近這幾年,由于我們國家教育改革的不斷完善和改進,許多小學學校中科學課被改成自然課,自然課是學生們學習科學文化的主要方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對中國科技的發展有重要作用。教育改革后使科學發展深入學生們的心中,是當前非常值得解決的教育問題。所以,教育部門增強小學學校的科學課程,這一改變對教育行業有著積極的影響。
一、 目前小學學校科學課中常用的教學方式
1. 多媒體教學法。在科技的發展下,許多的科技手段經常被老師用于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和教學模型這樣的科技工具,把教學的內容通過科技手段向學生們展示出來,并且通過這樣生動形象的演示,使小學生們對課程理解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加牢固。
2. 親身體驗教學方式。學校老師在教課的時候,結合課程的內容營造現場的感覺,讓學生們深入體驗課程的內容,每個學生都要參與進去,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學生們通過親身的體驗,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們對科學的學習興趣。
二、 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現狀
相信許多家長和從事教育有關行業的都知道,科學課程的教課與其他學習課程相比,是比較難教的。現代社會競爭主要是人才的競爭,因此,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應該使學生們知道科學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科學有許多好處,不僅使小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世界,熟練地掌握科學規律,還能在生活中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再一方面還能增強小學生們的閱歷。小學階段的學生們有著很強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所以如何對他們進行科學的教育是非常關鍵的,教師們應該用正確和正規的方式去教育學生們,使學生們更好的學習科學知識并且運用到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增強學生們的動腦能力。盡管教育改革使教學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還有一些教學方法仍然有問題,并且影響著學校的科學進程。下面是教學中主要出現的問題:
1. 不重視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許多學生都是處于被動的一方,教師并沒有去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并且也沒有用好的方式使學生們參與到課堂中,在一定程度上教學效果不是很好。
2. 教學方法缺乏合理性,老師經常會按照自己的教課方式來對學生們進行授課,并沒有按照學生們的學習情況而制定方式。不是所有的教學方式都能用到教學中。
3. 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選用策略
第一,重視自主學習。學習科學的基本目的除了要求學生們能夠熟練地掌握科學知識,經過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鍛煉學生們的動腦能力,培養學生們的理性思維,能夠利用學習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因此就需要小學學校加強重視學生們獨立學習的能力。那么怎么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這就要求老師們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才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激勵學生們的想象能力,使學生們能夠在課堂上有膽量和勇氣去回答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們獨立思考的學習方式,學生們只有在課堂上勇于向老師提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們的興趣,使他們自己對學習有好奇心,并且主動學識知識,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教師的引導,總結科學的知識點,使科學知識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知識體系。大多數的學生在進行預習的時候,很容易會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和以往的習慣,有自己的學習方式。然而這樣的學習方式比較適合學生們自己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了學生們的興趣和好奇心。所以培養學生們良好規范的學習方式,學校和家長都有責任去幫助學生們,能夠使學生們主動去學習,只有學生們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才能增強學習科學的教育成果。所以,小學教學中一定要著重培養學生們的主動學習能力。
第二,豐富教學方法。面對每個小學學生們的思維和性格特點,科學老師應該在已有的教學方法下,研究和發展更多的教學方式,增加課堂學習科學的樂趣。所以,科學老師一定要根據學生們的性格和思維特點,制定和完善教學方式。怎樣才能增強課堂的樂趣呢,科學老師應該熟練地掌握實踐教課的方式,選用好的實驗使學生們參與進去。例如,讓學生們到戶外去動手測驗溫度、觀察溫度在一天中的差別。并且要求學生們自己思考出現溫差的因素,使學生們更好的認識科學知識。像這樣的實踐動手學習科學知識,不用擔心學生們的安全問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們對學習科學的興趣,使學生們能夠積極的參與課堂學識。學生們在親自參加小實驗的過程中,科學文化知識通過這種方式表現出來,可以使學生們更加直接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從而更好的熟練掌握科學知識。這個教學方式非常有利于學生們學習科學課程。除了這些,科學教師還需要把學生們帶到戶外以及參觀科學博物館等等。
第三,重視科學創新。利用學習科學能夠提高學生們的科學創新思維,提高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小學學生中也需要著重培養科學創新能力,這是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要求,并且經過教育改革后各個學校也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引導。
三、 結語
結合上面所說的,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學學校中的科學課程的設立,主要是想要培養和提高學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科學創新意識,學生們在學校學習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我們國家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因此,負責教科學的老師們一定要避開不好的教學方式,運用成熟的教學方式,加強對小學科學學習方式的培養和研究,進而在加強學生們的獨立實踐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基礎下,研究出最適合學生們的教課方式。
參考文獻:
[1]楊小鳳.基于標準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評價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2]周孌.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選用策略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3]呂潔.農村小學英語互動教學實施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4]李水霞.新課程下小學科學課程實施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