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穎
【摘要】新課程理念作為2011年《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內容之一,已從理念轉變為實踐指導原則。這意味著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應充分體現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實驗中,并對課程改革發揮作用,當然這也包括課堂教學評價。
【關鍵詞】小學語文;評價策略;研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導下的課堂評價應遵循的原則,包括內容、評價的基本方法和不同之處等,這些問題還沒有得到令人信服的回答。這里也只想提出一個概念,拋磚引玉,為語文課程改革的課堂教學評價做一點探索。
一、小學語文新課標的基本理念
2011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基本理念是:首先,語文教學應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修養和審美情感;其次,語文教學應注重語文的熏陶、感染和積累,讓學生在語文學習和實踐中形成終身受益的語言能力;然后,語言教學應鼓勵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使語言學習過程成為積極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最后,語文教學應拓寬語言學習和應用領域,為學生的語言學習創造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和更完善的學習條件。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原則
在上述基本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學評價應當遵循怎樣的原則呢?我們認為應當遵循如下幾項原則:
第一,評價應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為了評價學生的語言學習,有必要避免重視語文知識的學習和語言能力的形成,而忽視了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修養和審美情感的提升。因此,評價應強調完整性和全面性,并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調查。
第二,評價應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體差異。語文教學評價的重點是學生,而教學評價則認為只關注教師是過時的。學生的評價,主要是評價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收入,應該以對所有學生的評價為出發點。然而,評價必須注意每個學生,特別注意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應注意學生的不同興趣、不同形式和不同的學習需求;評價應有利于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漢語的發展。
第三,注重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在以往的教學評價中,定性評價太多,定量評價很少,許多評價只是基于評價者的感受和經驗,所以評價的結果不夠令人信服。特別是語文教學的評價,似乎更難提出定量的要求。
第四,評價應倡導評價實體的多樣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是當前評價改革的重要概念和方向。對一個中國班級的評價,特別是評分,不應由一個人或一方作出,而是應從不同的來源進行評價。例如學生的評價、教師的評價等。評價應在多學科的互動活動中進行。
第五,評價應采取多種形式,即使對一個班級的評價不僅應是一種評分形式,而且應伴有問卷、考試等方式。擴大評價的信息來源,可以使評價更加客觀、準確。
三、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方案的補充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提出的思路符合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需要加以補充和修訂。
第一,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第一項。根據語文學科的要求,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全面審視。
第二,注重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根據語文課堂教學的特點,考慮新課程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要求,應轉變為堅持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作為評價的重點。也就是說,課堂評價的主要內容是從與促進學生語言素養有關的課堂教學要素中進行。
第三,要堅持多元化的評價。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提出這樣一個命題的內容: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要堅持多樣化,促進學生、教師評價;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結合;通過適當的問卷、測試和其他形式的評價;評價應在收集各種信息后,形成評價的最終結果。
四、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方案設計
(一)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
語言學習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不可能沒有差異。學生的語感并不完全一樣,對課文的理解也不完全一樣。特別是在提倡民主、崇尚個性、鼓勵創新的課堂中,學生的差異更為明顯。可以說,沒有差異,就沒有語言教學的生命力。因此,語文課堂評價必須注意個體差異,面向全體學生。
(二)倡導教學民主,促進合作學習
語文教學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而學生與學生的合作是學生體驗自己體驗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因此有必要在課堂中促進合作學習。
(三)提倡評價多元,避免單憑經驗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是保證評價結果客觀、公正的重要依據。在語文教學中,只有一節課,很難看到學生的素質的飛躍,很難看到老師的真正技巧。因此,為了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有必要通過各種渠道、各種形式對教師進行評價。只有一個人,即使是所謂的專家,也很難準確地評價一個班級,因為他不了解學生的過去和現在,不了解教師的條件和課外技能。
課堂教學評價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新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下,評價體系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實踐才能真正確立。因此,有必要加深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我們需要總結過去課堂評價的經驗和得失,需要了解新課程改革的現狀和問題。總之,我們需要繼續學習、理解和實踐,只有這樣,才能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構建一個新的評價方案。
參考文獻
[1]張孝儒.勵語春風花千樹——淺談鼓勵性語言在教學中的作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2(5).
[2]孫玉芹.談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激勵性評價[J].寧夏教育,2012(4).
(編輯:張曉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