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琦
【摘要】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我們需要面對不同的困難。其中,我們通過分析孔子曾說過的“知之、好之、樂之”,這是一個先驅對我們學習遇到困境的解決之道。作為學習的三大境界,最后一點的“樂之”是最為重要的。在學習過程中,只有掌握學生的興趣,才能夠真正激發學生的潛在學習能力。所以,我們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需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真正做到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又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陶冶自身情操。對于一個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在課堂教學中要首先注重高效的學習情境以及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真正樂趣,最終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最好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才能夠專心致志地接受教學的熏陶。對此,我們要求教師掌握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而不是像以往那樣把自己作為主導作用,不僅僅只是將知識一味地灌輸給學生。由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華夏文明的知識都蘊藏在每一節語文課中,所以具備了一定的文學性和重要性。只有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才能夠排除他們對語文學習產生厭惡情緒的想法。通過精美的語言以及感人至深的故事等,拓展出一片豐富感人的內涵視野,由此傳達出獨特的人文氣息。從小學開始就教育他們學會真善美,然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往往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最終導致很多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甚至產生厭惡的情緒。所以,我們通過在語文課堂上改變之前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以此來改善語文學習的枯燥。那么,我們該如何通過課堂教學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呢?接下來,我們就通過幾個方面來提出一定的見解。
一、以學生為主體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我認知觀,同時也擁有著一顆脆弱的心靈。他們往往會因為老師一句話而改變自己的世界觀,所以老師的親善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能否對該學科提起一定的學習興趣。有些學生會因為喜歡這個老師就對該學科提起了興趣,所以我們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來展開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感覺到快樂。
(一)尊重學生的想法
每一個學生或者個體都具備了獨特的人格魅力,所以難免會存在著差異。而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做到因材施教,通過對比不同的學生差異來創建相應的學習情境。為了讓他們能夠學有所得,所以就必須提供給他們表現的機會,最好是通過課堂上的提問或者討論來給予學生一定的表現機會。而且在遇到學生答錯的情況下,也要合理分析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以一個平等的身份來看待學生的思維方式,通過尊重學生來贏得他們的感情。最終使得學生能夠真正信任老師,在建立起溫馨感情的同時也能夠和諧相處,這種師生感情在課堂教學上能夠獲得一定的效果。
(二)走進學生內心
由于小學生的內心是純潔無瑕的,他們往往會對周邊的事物感覺好奇,活潑好動也就賦予了他們天生的觀察力。教師在課間活動時,通過走進學生群體的方式,來和學生一起參加活動。在活動過程中,真正做到走進學生的目的,從而模糊了師生界限的同時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了解到學生感興趣的部分,和他們打成一片后,就會成為他們的朋友,而不僅只是老師。老師也應該將愛的種子播散進學生的內心,在關心學生的同時建立起平等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在建立起信任渠道的同時,也能夠更容易在教學課堂上開展興趣教學。
二、創建生動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教材中課文往往蘊含著更深層次的語文意境,透過文字本身來挖掘出文學的魅力能夠為課堂帶來一定的生機活力。情境是一種精美的感言,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從而在求知欲和好奇心上提起一定的興趣。只有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夠提高整體課堂的教學環境。
我們可以在語文課堂中運用生動親切的語言來豐富課堂教學的樂趣。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這篇課文時,我們能夠通過課件來展示鳥的天堂的圖片,然后播放鋼琴曲《秋日私語》來營造出一定的氣氛,在舒緩優美的音樂聲中教師朗讀課文。教師動聽、甜美的聲音往往會帶領著學生走進課堂的意境,仿佛真的置身于鳥的天堂中,在帶給學生美的感悟的同時,也帶領學生走進探究語文內涵的課堂環境中。
我們還能夠在制作多媒體課件過程中,把課件做得盡可能完美。例如在《美麗的葡萄溝》這篇課文中,將葡萄溝的美景以及各個品種的葡萄做成課件來讓學生欣賞到課文中描寫的美景,讓學生感悟到文字帶給他們的震撼,最終點燃他們的學習興趣。或者我們也能夠通過生動幽默的故事來提升課堂的學習氛圍,在《狐貍和烏鴉》《農夫與蛇》等課文的學習中,剖析寓言故事的深層次內容能夠為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終學到課文中的啟迪內容。
三、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
由于小學生的內心較為脆弱,教師應該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榮譽感。在課堂上,應該通過贊賞和表揚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營造出快樂的課堂環境。對學生來說,他們想要面對的是美好的事物,而教師應該盡可能地將語文呈現出美好的模樣,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多和學生接觸,以了解他們內心獨特的美。教師在課堂外也要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美,以及在課堂上大膽地表現生活中的美。在課文中也能夠感悟到真實的喜悅,教師對此應該表示肯定,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進行課文的解析和教學,從而在之后的學習中鋪墊語文的魅力。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明白語文是一種高于生活的藝術。實際上,語文也是一種來源于生活的學科教學,我們應該在生活中感悟到語文美的同時,也教授學生發現生活中語文美的方法。把在生活上的發現運用到語文課堂上,這是一種完美的學習過程,由生活過渡到課堂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總之,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師應該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認識到興趣的重要性。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