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興+王洪穎
摘要:新課程改革提倡“以人為本”,注重學生創新培養,促進實踐能力的提高,“探究”無疑就成為了各個學科進行課程改革的重點內容。探究就是直接可以實現新課程改革目標的重要途徑。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性,通過對開展的現狀進行分析,最后提出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小學課堂;課堂教學;探究性學習
一、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性
1. 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首先學生要給自己定好位,成為課堂學習真正的主人,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這樣才能為探究學習搭建好平臺。在教師的主導下,對學生的認知能力、情感熏陶和知識儲備進行引導。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使用激勵的手段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互動,使學生能夠自主的學、創造性的學,探究性學習正是以問題為導向的自主性學習。
2. 小學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促進學習方式變革
在學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不論是首當其沖的教學內容的確定,選擇何種教學方法,還是最后的教學評價等,都能促進學習方式的形成。從傳統的學習方式中提煉精華,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
3. 小學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轉變教學觀念
學科教學是學校課程的主體部分,如何進行傳統的教學觀念仍處于破待解決的問題。傳統的教學注重學生知識的灌輸,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運用探究性學習,側重學生自主的參與,注重學習過程的歷練,促進學生知識學習的穩固和擴展。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探究的同時也可以促進教師自身的發展,純凈教師也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4. 促進學校發展,推動教學改革
對學校而言,探究性學習改變了傳統的教師教和學生被動學的模式,真正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符合新課改的一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體現校本研究的核心。把一種全新的學習和視為方式引入教學的過程,實現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其意義深遠。
二、 小學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現狀
1. 學校對學科開展探究性學習重視度不高、缺乏認識
學校對學科開展探索性學習的重視度不夠,更因為是缺乏系統的認識。探究性學習不能僅僅是一個科研課題的研究項目,更是一項國家進行素質教育改革的重心所在,不只是一種學習方式的創新,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探索性學習要貫穿到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來,滲透到學生學習中每一個環節和知識點,具體到單個的字和詞的學習,這不僅僅就是知識的學習,更是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使學生主動參與,遇到問題和困難積極應對,有抵抗挫折和風雨的能力,這種精神和素質是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要不斷學習的。所以學校要對探索性學習高度重視。但是在實踐中學校對于探索性學習的地位定位不清,所起的作用不明確等現象屢見不鮮。
2. 亟待提高教師對探索性學習的認識
有的教師把探索性學習進行過分的推崇,認為探索性學習可以完全替代傳統的教學方法,甚至否定了教師傳到授業解惑也的根本,對于探索性教學進行泛化,對于學生的學習完全放手,整個的學習過程不聞不問,誤認為就是探索性學習的自主學習,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更是學生誤入歧途,與教學的本質背道而馳,違背教學的規律。
三、 小學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模式與策略
1. 創設問題情境,為探究性學習巧設鋪墊
興趣是探究的起點。根據小學生的年齡階段的特性,他們的好奇心強,知識面還窄一些,對于新鮮的事物都非常感興趣,所以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等因素,創設情境,通過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的探索、發現問題的能力,在進行及時和適當的指導,使學生在這種模式中能夠進行知識的學習,有成就感,樂于參與到探索中來,培養終身的探索意識。
2. 通過活動,創設情境
在教學過程提倡學生們多說、多動、多想、多看等活動,是學生個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一位教育家說過:“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所以讓小學生多多的進行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學知識,把表象的形象思維進行深化,創建學生融會貫通的能力。平時引導學生對任何事物進行觀察并思考,從而發現規律,探索答案,培養探索精神。
3. 在學科探究性學習中創設情景的注意原則
(1) 教師創設教學情境時要根據對象的特點和認知水平,從實際運用的角度出發,創設情景不能生硬,要找到與相關知識的貼近點,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習興趣。
(2) 創設的情景要圍繞課程的教學目標,并貫穿到學生探究學習的整個過程中,進行時時的把控和指導,不能偏離設置初期的觀測點。
(3) 教師在設置的情景中,要以積極的引導為主,不能過早的告知學生結果,使學生的視為得不到充分的擴展,所以教師要運用多種手段來指導,例如語言的表達、教學進程的把控和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指導,教師和學生的交流要具有隨機應變性和耐心。
參考文獻:
[1]陸建中.小學新課程課堂教學課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44-47.
[2]郭景揚,練麗娟,陳振國.課堂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137-141.
[3]王曉艷.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探索的魅力[J].小學教學參考(綜合),2009(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