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納
摘要:新課改的主要目標就是要以人為本,為社會發展培養所需要的多層次、多元化、高素質的人才。在這樣的目標要求下,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必須認真對待語文課本,充分發掘、利用其價值,以更好地完成語文教學任務。
關鍵詞:課本;閱讀;人文價值
語文課本在語文教材系統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是在語文教學中居于首要地位的必不可少的教學工具,是教師教授知識,學生學習知識,師生交流的一個重要媒介。在基礎教育階段,對語文的學習主要是字詞句的掌握,以及對單篇文章的閱讀、分析。但語文課本的價值究竟有哪些?許多學生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在學習中,如何對待語文課本?如何充分發掘其價值、發揮其作用?做到這些又從哪些方面入手?這些都是不能回避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充分了解掌握字詞
在高中階段對語文的學習,沒有特別明確的漢字和詞匯量的要求,這就使得部分學生認為語文學習不像英語那樣嚴格,能“讀”會“寫”即可,但“讀”與“寫”的尺度是什么,“讀”多深,“寫”多好,在具體的語文學習中又難以把握。因此,我們的很多學生在語文學習的時候,并不注重對字詞的掌握,教師對這些也往往強調不夠。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到了高中階段在這方面仍存在很大缺陷:“讀”的時候,“讀”不透,只了解大概;“寫”的時候,錯字連篇,言不達意。因此,在高中的語文學習中,我們必須重視每篇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
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在學習中,遇到不認識的字詞,讓他們自己主動通過查字典來解決問題,特別對一些形近字、多音字、古今字、通假字的理解和掌握。在剛進入高中時,盡量要求每個同學都有一本《現代漢語字典》和《古代漢語字典》。在課文的預習過程中,把認識、掌握生字詞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做,讓學生自己通過查字典去清除字詞方面的障礙。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引導。通過自己的備課、教課,及時發現課文中的生字詞;通過聽學生的朗誦,發現學生易讀錯、寫錯的常見字詞;通過學生的寫,發現那些“能認會讀”卻很容易寫錯的字。在教學的過程中對這些字詞加以強調,從點滴抓起,逐步積累。同時,還要注意通過一些針對性的練習來檢測學生對該課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二、 引導學生體味課文豐富的思想價值
高中語文課本中所選的文章,每一篇都是文質兼美的范文。對這些文章的學習,不僅要掌握這些范文的語言和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獨特之處,更重要的是還要引導學生體味、把握文章豐富的思想價值。
文藝作品尤其是文學對人思想的影響不是赤裸裸的游說,更不是一種強力的灌輸,而是無聲無息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潤物細無聲”。在學習課文的時候,一定不能忽略對文章思想價值的把握,如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展現出的革命家的博大胸懷,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和大無畏的革命氣概;魯迅在《祝福》中對封建禮教的罪惡的批判和揭露;汪曾祺在《胡同文化》對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沒落的感傷無奈以及棄舊求新的渴望等。通過對這些作品優美語言的體味來把握其深刻的思想價值,用這些優秀范文的思想和情感來對他們進行熏陶,蕩滌他們的身心,使他們成熟完善,身心更加健康。
同時,還須注意的是:在對課文思想價值的把握上,還要讓學生學會批判地接受作家在作品中流出的情感態度。積極吸收蘊含于作品中的積極健康的思想,摒棄一些消極的思想情緒,(比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蘇軾《赤壁賦》對生死的看法中透露出的一些消極情緒),對這些消極思想產生的深層原因還要進行客觀分析,并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同時,學習課文,還要結合我們所處的時代的特點和個人實際,加以發展運用,與時俱進,為我所用。
三、 培養閱讀和寫作能力
語文教學的最重要任務就是:一要培養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二是在學生具備一定閱讀鑒賞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寫作有所啟發,提升其寫作能力。
課文為我們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閱讀平臺,這個平臺又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高水平、高價值的文學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從國別來看,既有中國的又有外國的;從作品時代來看,既有現當代的又有古代的;從題材來看,既有詩歌小說,又有散文劇本。當然,還囊括中外不同時期的不同流派的代表作。通過對這些作品的閱讀鑒賞,不僅能使學生了解掌握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不同體裁甚至不同流派的文學作品的不同特點,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使學生們掌握了鑒賞這些作品的不同方法,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使他們能夠運用這些方法去分析鑒賞其他一些課外的文學作品。借助于課文這個平臺,才能讓學生們更好地去掌握“語境中關鍵詞語和關鍵句子”的意義,才能學會“信息篩選與整合”,才能把握“推斷和預見”等等。從而使學生閱讀鑒賞能力得以充分發揮和提高。
另一方面,課文也為他們的寫作提供了一個樣板。課本中所選的文章,都是一些堪稱典范的優秀文章,這些文章無論從遣詞造句,語言運用,還是從其表現的思想意義、價值來看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如朱自清散文的優美語言,令人嘆為觀止的修辭技巧表達方式;魯迅小說典型的敘事結構,高超的人物刻畫技巧,以及巧妙的情節安排;汪曾祺、郁達夫作品的深刻的思想價值和對這些思想準確無誤的表達;還有先秦散文,唐詩宋詞,元、明、清的戲劇、小說等。這都為他們提供了寫作的樣板,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們的自主閱讀感悟,讓他們學會選擇寫作素材,組織文章題材,進行伏筆照應,進行議論抒情等基本寫作技巧。
四、 體味其人文價值
語文是人類創造的一種文化,人類創造它的目的就是讓它承載文化,讓它作為文化的載體而使人類得以交流,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因此,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我們決不能忽略其豐厚的人文價值。對于語文課文來說,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用現代的文化觀念批判地學習閱讀文本中的文化價值,不斷地積淀他們的文化素養,提高他們的文化氣息和學養。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們必須清晰認識到語文課本的價值,充分發掘其價值,合理利用其價值,以更好地完成語文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