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智廣
摘要: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何種方式進行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如果不管方法盲目的讓學生進行課文的學習,學生很難全面的把握課文中的精髓,為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細讀感悟、體會描寫順序、抓住字眼理解詩意等角度對課文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讓學生更好的學好課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何種方式進行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方法到位,學生能夠更快地把握課文內容,反之則會多走很多的彎路,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經驗談論一下如果更好的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講授。
一、 學會細讀感悟,讓學生理解課文情感
首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細讀和感悟,對于每一篇課文來說都有一些細節需要學生們仔細思考和品讀,作為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找到這些重點的語句,引導他們對語句進行思考和感悟,從而更好地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如四年級下冊《云雀的心愿》這一課,教師通過自己搜集的圖片和視頻展現給大家。情景一:“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種樹,讓沙漠重新變成綠洲。這是我的心愿?!睅煟涸迫傅男脑甘鞘裁茨??云雀為什么不喜歡沙漠,有沒有原因?學生通過細讀感悟出:由于人們亂砍濫伐,樹木越來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護,慢慢就變成了貧瘠的沙漠。情景二:“云雀再繼續往前飛又看見一條大河,水位很高,渾黃的河水像脫韁的野馬,咆哮著向下游沖去,幾處河堤被沖垮了,一些村莊淹沒在洪水之中?!睅煟骸芭叵笔鞘裁匆馑迹繛槭裁凑f河水像脫韁的野馬?生:上游森林被砍光了,“森林水庫”沒有了,到了汛期河水泛濫成災,所以就會兇猛地向下游沖下去。師:“蓄水”是什么意思?森林是怎樣蓄水的?生:森林的樹冠就像一把把大傘,可以擋住一部分雨水,不讓它們直接沖刷地面。森林的土壤蓄水能力更大,雨水滲透到土壤里很多都會儲存起來。情景三,師:“媽媽,我們的家真涼快呀!”看看圖片,同學們說一說為什么森林是一個巨大的空調器呢?生:夏天,森林枝葉繁茂,擋住強烈的陽光,自然涼快些;冬季由于樹木的遮擋,林子里的熱量不容易散失,所以就暖和。師:按照“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句式,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是通過細讀感悟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徹底地領悟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讓他們樹立起從小就要保護好我們的環境的意識。
二、 把握描寫順序,讓學生掌握文章脈絡
每篇課文都有一定的描寫順序,學生只有把握住這些不同的描寫順序,才能在后期的學習過程中更好地對課文內容進行理解,也才能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認識,為此教師應在講授課文前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描寫順序。
如小學四年級上冊《田園詩情》這課,學生有必要先了解描寫順序,比如涉及人物外貌一般都是從整體到局部,局部描寫要從上到下如:‘乍一看,她個子挺高,身材很好,不胖不瘦,是塊跳舞的料。細看,她留著齊耳短發,頭上總是一左一右的夾著兩只發夾,把頭發緊緊地攏在耳朵后面,顯出一張光滑白凈的臉龐。她眼睛不大,細細長長的,但很有神采,鼻子微微上翹,給人一種俏皮的感覺。通過對人物的描寫讓學生了解描寫順序的重要性。然后教師可以把《田園詩情》的奶牛圖、郁金香圖和駿馬圖分別播放出來,學生先憑著感覺嘗試一下描寫順序,如奶牛圖就是由遠及近的一種描寫順序,從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一頭頭黑白兩色的奶?!1撤莱泵珰帧恳活^牛具體動作;又如駿馬圖整體到局部的描寫順序,成群的駿馬彪悍強壯——腿粗如樁——鬃毛隨風飛揚。通過第5、6自然段想想夜晚時的荷蘭田園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通過自己的聯想描繪出來,也正是通過這樣的鍛煉讓學生學會描寫人和事物的邏輯順序,讓讀者能夠清晰地了解文章大體結構和景物順序,給人一目了然的畫面效果。
三、 抓字眼明詩意,讓學生體會詩歌情感
在進行詩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詩的關鍵詞眼,引導學生對這一字眼進行深入的分析和闡述,明白詩歌中本身所表達的藝術情感,然后再對課文內容進行把握,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
如四年級下冊《池上》,教師先引導學生想象一下在充滿生機的田野、鄉間,讓我們張開想象的翅膀,來到美麗的荷花池,我們能看到些什么?猜猜在這個小娃娃身上發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通過小組交流想一想“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這句詩的意思,怎樣的荷塘,怎樣的白蓮?小孩偷采白蓮?也是通過比較凸顯的字眼“撐”和“偷”寫出了天真頑皮的小娃娃,他不懂得藏匿蹤跡,沖開浮萍回來,只見身后浮萍分開,一時合不攏。突出了童心、童真和童趣。在學生理解詩句之后,教師可以再次引導:假如我們就是撐船的小娃娃,記錄下你看到、想到的情景……在生活中是否還能聯想其他關于描寫兒童生活的詩句,如“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還有“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等等。讓學生通過對古詩詞的學習,使他們喜歡上詩詞,熱愛上詩詞。
總之,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讓學生更好地學好課文,一定要講究一些技巧和策略,盲目地學習和講授都是不可取的一種教學方式,為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學會細讀感悟、把握描寫順序、抓字眼明詩意,在深入閱讀和分析過程中更好地提升對課文的認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度,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提升自身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伏鳳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黑龍江教育,2014,09.
[2]田春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策略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