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佳+劉士新
摘要:21世紀是全球化的時代,英語作為溝通交流的工具無論是在哪個領域都是必不可少的。英語教學領域在隨之不斷增強,然而矛盾也日益突出。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的呼聲愈演愈烈。對此,需要不斷轉變英語教學模式。
關鍵詞:全球化;英語教學;教育模式
近日,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改變英語“高考必考、中小學必修”的地位,將英語學科從高考必考學科改為選考,從中小學生必修課改為選修課,提升學習效率,減輕學習負擔。部分人認為英語學之無用,除了考試也不會用到,卻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背單詞、學習語法,毫無疑問,這種結論對教育的理解顯然有失偏頗。
一、 英語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和發展,高校英語教學方法正從傳統的知識灌輸型教學模式逐漸向注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與英語交際能力的教學模式轉變。然而,在實踐過程中仍存在的根本問題也是屢見不鮮。近年來,各種打著不同旗號類型的英語補習班出現在各城鎮角落。廣大學生家長也是不惜付出時間、金錢培養自己的孩子學英語,從每天早起的晨讀到挑燈夜戰的背單詞。在學校里學生更是接受著“上不完”的英語課,各種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自習課全變成了英語輔導課,而課堂上的學習效果也不是很樂觀??菰锏氖谡n模式使學生厭煩,看小說、玩手機、睡覺、分神的情況無時不存在。從根本上來看,仍沒有真正的做到教育模式轉變,我們所要關注的不是是否取消英語,而是應該怎么推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的問題,如何更有效地學習英語。英語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占據重要位置,通過行政手段取消英語高考科目,社會對英語學習的熱情也不會消退;另一方面,從實踐來看,取消英語高考也不是當前高中英語考試改革的趨勢。許多地方通過降低分數權重、采取多次考試,以及改革教學內容等方式推進高考英語改革,已經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學習英語的過程對中國學生來說確確實實要花費很多精力和時間,現階段我國的英語教育從幼兒園開始到大學,大多數人學習了十多年的英語到畢業后仍停留在初中水平,甚至口語流暢度不如一些英語母語國家的小學生。高強度的學習反而效果差之千里,這樣的英語教育模式值得我們每一個國人深思。雖然我們不是英語系國家,存在一個環境上的先天劣勢。但學習和應用一門語言,需要更多的是實際運用,我們知道把一個小孩放到美國半年,他就可以與人自由溝通。那么我們是否應該在語言環境這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我們的英語課堂重在講解選擇填空、語法作文來應對考試,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語言使之發揮其作用。解決當前的問題是要減少英語在所有學科中學習時間所占比重,高效率的學習。一般而言,影響英語教育質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學校方面的政策與管理、教師的英語水平和教學法等知識、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以及學習策略等,這些是直接影響英語教育質量的基本因素。
二、 轉變英語授課模式提高學習效率
學校在設置課程時應以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為基本,遵循英語綜合技能、文化素養和專業英語的有效結合。在加強學生語言基本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作為21世紀的新一代,英語課堂要增加與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同步的時事以擴寬學生的知識面,也要相應增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英語娛樂新聞以正確引導三觀,或是播放國外教育視頻等形式以開闊學生視野轉變思維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使他們真正領略英語的獨特魅力。還可以增加一些科技英語、貿易英語、報刊雜志、廣告等相關內容,使學生視野開闊,拉近與世界的距離,而不是局限于書本。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表達、溝通和交流,因此,英語課堂教學應以師生互動的交際模式為主,著重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所以,英語教師講解以語法、語言點和詞匯為中心,過分強調死記硬背、“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合理的。不光要學好知識,更要學以致用。這樣才能避免英語學習只能停留在其表層,不能提高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問題。除此之外,社會的高速發展也帶領學生不斷接受現代文化熏陶,早已摒棄呆板更習慣于互動模式。綜上,英語課堂教育模式要適應時代的發展,也要迎合青年學生的身體心理發展。教師應以學習引導為主,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指導學生如何通過網絡軟件學習,如何高效地使用工具書,如何用英語完成某些相關的任務等。教師還可以組織靈活的教學活動,如:組織學生英語話劇表演,師生角色互換,舉辦英語口語大賽,通過多媒體放映英語電影,以英語角的形式組織學生與外國人交流等。這些不同的教育模式都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帶著未知在學習中尋找答案,同時也能拓寬視野,提高他們溝通合作的能力。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高校的英語教師們應該審時度勢,轉變教育方法,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育,努力使自己成為教育方法的探索者、建設者和領導者。勇于探索新的教育理論,面對教育中出現的新問題及時解決,促進國家教育事業不斷進步,在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使他們真正高效地學習到英語技能并運用到實際工作生活中。
總之,英語高考制度要改毋庸置疑,但是怎么改,還需三思而后行。當今世界全球化,英語還需向實用性發展,繼續服務于社會不斷向前。轉變英語教育模式以高效學習,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廣、綜合素質優秀的應用型人才才是根本之所在。
參考文獻:
[1] 趙紅霞.中國英語教育特點及趨勢研究[D].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碩士),2007,(04):21-22.
[2] 王守仁.關于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1).
[3] 樊永仙.高考英語改革背景下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探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3.
[4] 文秋芳,蘇靜,監艷紅.國家外語能力的理論構建與嘗試[J].中國外語,2011,(3).endprint